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网络课程中交互行为调查研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30 23:26: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网络课程中交互行为调查研究

作者:晏晨莎

来源:《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 2017年第2期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课程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使用和追捧,然而在网络课程中教学交互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拥有先进的交互技术,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实现我们期待的高质量效果。本文通过对263个网站教学交互的类型、模式和工具的不同特点进行综合分析,试图为网络课程设计者和学习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网络课程;交互;教学

一、引言

近年来,网络课程在人们的学习中应用日益广泛,各类网络课程层出不穷,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而且为用户自主选择时间和地点进行知识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但有些网络课程网站设计者忽视教与学的交互性,弱化教学交互学习的重要性,很大程度地影响了网络课程的学习效果。本文通过对网络交互的类型、模式、工具进行综合分析,试图为网络课程的设计者和学习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交互类型分析

Wanger将交互定义为:“个体与小组间的相互作用,至少需要两方和双边的行动。”而教学交互常常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媒介的师生、生生、自我的交流。网络课程中的交互是一种学生和学习环境之间的交互。不仅是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之间交互,也包括用户和学习资源之间的交互。

师生交互是学习者和教师之间的交互。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应该是教与学的有机统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充当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但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弱化,教师的角色也随之淡化。网络课程中稳定的师生交互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自信心,从而更好地汲取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生生交互是学生之间的交互。学习伙伴在互助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一件任务时,通过共同学习、讨论、分享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互帮互助的学习环境中获得知识。

自我交互指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在网络课程的学习中,学习者通过观看视频、做课后练习、论坛讨论等多种学习活动,不仅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而且能更好地激发思维。

笔者通过对263个网络课程网站的分析(如表格一所示),发现网络课程网站设计还存在以下问题:没有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依据一定的教学基本理论合理地安排学习内容,设计学习过程,组织课堂活动;交互类型比较单一,比较注重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交互。

三、交互模式分析

网络交互模式可分为同步和异步两类。

同步交互是不依赖地点的交互,在这种交互活动中,参与者必须同时但不必处于同地,即我们所称的“即时聊天”。同步交互的优点就是反馈及时,这类交互模式比较适合需要众人立

即交流反馈得到结果的活动。它的缺点是时间要求一致,在同一时间参与讨论的用户必须在线。

异步交互是指不受时间和地点约束的交互活动,通常采取书面语形式,主要有 E-mail、 BBS等形式。用户将内容发送给对方或在论坛里发帖子,在一段时间后得到反馈信息。异步模式的优点主要在于它的时间灵活性和信息共享性。用户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通过这些方式使问题得到解决。异步模式的缺点在于它等待的时间较长,很难通过此种模式组织集体讨论。在此种模式下,反馈信息的速度由被反馈人来决定。时间上不能控制,如果他人没有收到或是看到信息的话,问题将长时间得不到解决。

四、交互工具分析

目前主要的交互工具主要有电子邮件、聊天工具、BBS、博客等。电子邮件和 BBS 是最常见的两种交互工具。电子邮件是典型的个人交流工具,而聊天工具则是一种实时的基于网络的文本/语音/视频交互活动的工具,通常可以用于一对一交谈或多人交谈。对263个网站的综合分析如表二所示:

网络课程网站中以一种和两种交互工具为主,在大学网络课程网站中没有交互工具的占有很大的比例,交互的工具不具有多样性。学生在进行网络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对于不明白、不清楚、不透彻的问题可以使用课程中的交互工具得到解决。因此,网络课程网站设计交互工具应该具有多样性,方便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学习需要的交互工具,更好地获得与巩固知识。

五、几点启示

第一,交互工具实质上是不同交互模式和类型的组合,不同的交互工具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因此,网络课程网站设计者应该综合使用不同的交互类型、模式和工具,充分考虑该交互工具的优点和缺点,综合多种工具的优势,从而达到最优的效果。

第二,网络课程网站设计要注重灵活性。不同模式和工具之间有着不一样的呈现类型,在设计过程中不能使用单一的方式,尽量多样化灵活设计,充分发挥不同交互工具、交互模式优势,提高课程学习效果。

第三,网络课程网站设计要注重权威性。网络课程网站设计者必须基于学习和教学理论,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为主导者。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既切合时下教材和潮流,又不偏离原本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设计要须符合用户的年龄心理和学习特征,站在科学理论的角度设计出合理有效的活动。

参考文献:

[1]陈宝军,杨改学.试论网络课程的教学交往本质[J].中国远程教育,2003,(1):25-28.

[2]罗辉.网络课程开发制作的现状与对策[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4):33-34.

[3]陈丽.远程学习的教学交互模型和教学交互层次塔[J].中国远程教育,2004,(5):24~28,78.

[4]戴心来,陈齐荣.网络课程的教学交互及其设计探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09):69~72.

[5]顾清红.远程学习环境中的交互性[J].常熟高专学报,2000,(2).

[6]胡勇,王陆,异步网络协作学习中知识建构的内容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30-35.

搜索更多关于: 网络课程中交互行为调查研究 的文档
网络课程中交互行为调查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z1654iik14zk8m0hvkq6k2tg1xu6l00s2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