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新2018-2019人教版小学数学1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9:14: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 学 计 划

一年级是孩子们正式进入到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起始。无论是知识的学习、数学思维的培养、学习习惯的养成等,都需要老师倾注更多的精力去引导他们。那么在教学之初,就必须要全面去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本册教材的主要内容、目标、教学策略等,以帮助自己更好地进行教学。 一、学情分析

刚进入到学校的孩子们,他们的原有基础也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在幼儿园阶段已经学会数10以内的数和简单的一位数加法和减法,有的什么都不会。这种情况下进行教学,确实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又需要慢慢养成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学会一些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需要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编排。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 三、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五、课时安排

(一)准备课:数一数 比一比(3课时) (二)位置:(3课时)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课时)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2课时)

(四)认识图形(3课时)

(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5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4课时)

(六)11~20各数的认识(4课时)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2课时)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课时) 数学乐园(1课时)

(七)认识钟表(2课时)

(八)20以内的进位加法(11课时) (九)总复习(4课时)

第一单元 准备课

课题:数一数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是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事物,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会按一定的顺序和方法数数。

教学难点:准确数出物体的数量,并能用正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数数结果。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大家高兴吗?你们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能增长本领,能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你们想不想学好数学呢?下面老师先带你们去参观一下美丽的校园吧!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出示课本第2~3页的主题图。

教师:瞧,我们的校园多美呀!仔细看一看、数一数,你们都有哪些发现呢?

学生汇报:有一位老师,许多小朋友,一面红旗…… 2.教师引导学生数图中事物的数量。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找到了许多物体,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每种物体到底有多少个。 (1)数出数量是1的事物。

教师:图中有哪些数量是1的事物呢? 学生个别汇报。

教师:说得真不错。像“1位老师、1面红旗、1个足球、1座教学楼……”这样数量只有1的事物,我们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带领全班学生读一读。 (2)数出数量是2的事物。

教师:下面我们找一找数量是2的事物,谁来说说看多有些什么?

学生汇报。

教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那么像这样数量是2的事物,我们就可以用几来表示呢?(用数字“2”表示)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2”,请全班学生读一读。

(3)依次数出数量为3~10的事物,教学方法同(1)(2)。

在学生数的过程中,教师依次出示3~10的数字卡片。 (4)教师:翻看课本第4~5页,同桌互相说一说数量是1~10的物体。

学生同桌之间进行互动,按顺序依次说说数量是1~10的物体。

三、反馈完善

1.小结数数的方法。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刚才我们数了很多事物,小组讨论一下,怎么数数才能又对又快呢?

学生小组讨论再集体交流。

预设小结:数数时,要一个一个按顺序数,可以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数,也可以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数,这样就不会多数或少数了;如果数的是画在书上的图,可以用笔点着数,或者数一个用笔做一个记号,这样数就又对又快了!最后数到几,就说明一共有几个物体。

2.认读1~10各数。

教师:今天我们认识了1~10这十个数字,现在你能按顺序把这10个数字摆一摆吗?拿出你们手中的数字卡片,摆给同桌看。

学生同桌互相摆数字卡片,教师巡视。 教师:你会按顺序把这10个数字读一读吗? 学生齐读1~10各数。 3.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的第1、2两题。 4.联系实际生活,数身边的实物。

教师:看来生活中有许多的事物都能用数字来表示。请小朋友仔细找一找,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事物能用这些数字来表示呢。

学生观察,汇报。 四、反思总结

最新2018-2019人教版小学数学1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1za0u9oxjw34ka295j7z7yqpo85se700d7h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