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总则(试行)(DD 2004—02)
根据表E1—2得到判断矩阵T:
93
?u11u12?u1m???u21u22?u2m??T? ?????????um1um2?umm???E1.3 计算重要性排序
根据判断矩阵,利用线性代数知识,精确地求出T的最大特征根所对应的特征向量。所求特征向量即为各评价因素的重要性排序,归一化后,也就是权数分配。一般情况下,阶数较高,可以用下面介绍的近似解法。 E1.3.1 方根法
(1)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元素的乘积Wi,Wi??uj?1mij,(i.j=1,2,…m)
(2)计算Wi的n次方根Wi?mWi
(3)对向量W?(W1,W2,?,Wm)作归一化或正规化处理,即
ai?Wi/(T?Wj?1mj)
则,A=(α1,α2,…αm)即为所求特征向量。
(4)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max
1?max?m?i?1m(TA)i ai式中,(TA)i表示向量TA的第i个元
?(TA)1??u11u12?u1m??a1???????(TA)uu?u221222m??????a2? TA?????????????????????(TA)m????????um1um2?umm??am?E1.3.2 和积法
(1)将判断矩阵每一列归一化:
uij?uij?uk?1m(i,j?1,2,?m)
kj(2)每一列经正规化的判断矩阵按行相加:
Wi?
?uj?1mij(i,j?1,2,?m)
(3)对向量W?(W1,W2,?,Wm)T作正规化处理:
94
地质调查标准汇编 水文、工程、环境地质调查勘查第二分册
ai?Wii?1,2,?m
j?Wj?1m依次所得到的A?(a1,a2,?,am)T即为所求特征向量。(4)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max:
1?max?m?i?1m(TA)i ai式中,(TA)i表示向量TA的第i个元素。
E1.4 检验
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或对事物认识的片面性,通过所构造的判断矩阵求出的特征向量(权值)是否合理,需要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和随机性检验,检验公式为:
CR?CI/RI
式中,CR为判断矩阵的随机一致性比率;
CI为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它由下式计算:
CI?1(?max?m) m?1
?max为最大特征根;
m为判断矩阵阶数; RI为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RI由大量试验给出,对于低阶判断矩阵,RI取值列于表E1—3。对于高于12阶的判断矩阵,需要进一步查资料或采用近似方法。即令
CR??max?mm?1
当CR﹤0.1时,即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说明权数分配是合理的;否则,就需要调整判断矩阵,直到取得满意的一致性为止。
表E3 层次分析法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值
M RI 1 0.00 2 0.00 3 0.58 4 0.90 5 1.12 6 1.24 10 1.49 11 1.51 7 1.32 8 1.41 9 1.45
E2 调查统计法
调查统计法是指从野外调查填写的重点区段和点位的调查表统计得出权重。其方法如下:
E2.1 按照与评价相同的指标体系,提取野外调查点各点的因素指标量化值和评价目标值;
E2.2 运用多元回归分析、信息量法等数学方法,寻求这些指标值和评价目标值之间的对应函数关系;
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总则(试行)(DD 2004—02)
E2.3 进行一致性检验; E2.4 函数关系式中各指标的系数即为其权重。
附录F 总则用词说明
F1 调查工作程度用词说明如下:
“了解”,以搜集资料为主,辅以地面调查。 “基本查明”,以地面调查为主,辅以验证性勘查、试验工作。“查明”,以地面调查和控制性勘查、试验为主。 F2 要求严格程度用词说明如下: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采用“必须”。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应”。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宜”或“可”。
9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