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天一中学2019届高 三 语 文 练 习 卷参考答案
1.A(借鉴:借用别人的可供自己刑照学习的经验或吸取的教训,以便取长补短。鉴戒:引 为教洲,使人警惕。削足适履:比喻过分迁就现成条件。生搬硬套: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搬 用别人的方法、经验等。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头晕目眩:头发 昏,眼发花,感到一切都在旋转。)
2.A(⑤说悲剧的直接作用,①说悲剧的最终作用。故⑤在①前。从“虽然”“但是”看·, ④应在⑧前。从④句“这样的情绪”看,②应在④前,“这样的情绪”才有所指。) 3.B(依据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的特点选择。正确搭配:“雨意欲晴山鸟乐,寒声初到井 梧知”“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棹声”“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声拂琴 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4.C(C项夸张,其余为比喻。)
5. A抵触,忤逆(但从不与人为难)
6. B【又好于长桥上鼓腹拍击腹部,以应歌节歌,众环围绕着听,生目不见闭眼不看,向人声乃益高(只是)听到人声后,唱得更加响亮。】 7. (1) 我生平不知道为了自己来求见(官员),只是喜欢喝酒罢了。(3分)
(2) 我刚为您刻了一枚印章,自己很是满意,(我)等不到天亮,急着想让您看看(印章),还有什么事比这还急的呢?(5分)
(3) 我的印章一定会传之后世,我的后代延续了,我又有什么可担忧的呢?(2分) 8. 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姜次生形象的主要特点。(4分) 行为怪诞(1分);执着痴迷 (1分);心怀故国(2分)。
9.(5分)答:作者先对韦偃做总体评价“画无敌”;(2分)其次通过写画家作画的过程轻松、洒脱、迅捷来表现其作画的精湛;(1分)再次通过画家做画工具“秃笔”,侧面表现其技艺的高超;(1分)再后通过画的两匹马生动形象来表现作画水平的高超。(1分)
10.(6分)答:尾联作者由画中的两匹马,联想到当时国家时局危急,难以找到画中一样的千里马同英勇的人们一起同生共死。(2分)表现作者渴望人才被选拔,能够为国效力,匡济时危的思想。(2分)这正是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爱国主义本色相符。(2分) 诗歌解说
在诗中诗人首先用“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两句,开门见山地指出韦偃要离开成都到别的地方去,所以他特别到草堂来向诗人辞行;而画家也十分清楚地知道,杜甫喜欢他所作的画,这是因为他的绘画技艺,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当时还没有人能与他相匹敌。这就非常概括地对韦偃高超的画技做出了恰当的评价,说明这位画家的艺术技巧极其精湛,不是一个寻常之辈。
接着,诗人记叙了韦偃作画的经过。“戏拈秃笔扫骅骝,数见骐麟出东壁。”这两句诗是说,画家提起秃笔好像在闹着玩似的,不费吹灰之力,竟一挥而就地画出了千里马,它们形象生动可爱,宛若珍兽骐麟一样,蓦然间就出现在草堂的东壁之上。“扫骅骝”,就是随意涂抹即成了千里马。“出东壁”,指神骏的良马出现于东壁。这里的“扫”字和“出”字,用的十分贴切、形象,把画家挥毫作画、下笔有神的情态,都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这也不难看韦偃画马所具的深厚基础和过硬本领。 “一匹龁草一匹嘶,坐看千里当霜蹄”。一匹马正在低头吃草,另一匹马却昂首长嘶,它们健壮的外形,进取的渴望,都惟妙惟肖,跃然纸上。像这样四蹄可以践踏霜雪的良马,毫无疑问是可以日行千里,并能承担重任的。这同杜甫在《秦州杂诗》中所描写的战马形象:“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非常相似。
9
“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亦同死!”就是说,国家处于危急存亡之时,能到哪里去寻找像画中一样的千里马,同英勇的人们同生共死、匡济时危呢?!这里说明了良马是多么难得,而发现良马的确远非易事阿!它同诗人在 《高都护骢马行》中所说的“此马临阵久无敌,与人一心成大功”的意思完全一致。杜甫在写作此诗时,正值内乱外患,战争不息的多事之秋,显然这两句诗不是无因而发,它正寓以渴望人才,选拔贤能,颇有“忧时思将帅”的深刻含意。这也充分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感世伤时的崇高思想感情。
11.(8分)(1)泉香而酒洌(2)枯藤老树昏鸦(3)夙兴夜寐(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5)唯见江心秋月白(6)一尊还酹江月 (7)等闲识得东风面(8)譬如北辰
12.(5分)答:生活拮据(生存艰难);内心矛盾纠结;暴躁易怒;自尊心强;率直,孩子气。(一点一分)
13.(4分)答:使用了心理描写和夸张手法,(2分)写出“我”内心的痛苦和矛盾:既为处境困窘而烦躁,又为和爱人吵架的不理智行为而痛悔。(2分)
14.(6分)答:①郎华心里瞧不起画广告,但却又不迫不及待去做,做不到又极力为自己狡辩,表达作者对这种矛盾易变的人性的反思。②一对年轻人为生活所迫,想做广告员而不得,表达作者对旧时底层艺术工作者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感慨。③面对四十块钱的工资,明明心中有自己的道德底线,却还极力的争取,表现了生活压力强大压倒良知,生存大于一切。④在去联系电影院画广告的过程,郎华多次与“我”发生冲突,说明贫贱的生活也能让曾经亲密的人变得不再亲密,表现作者对艰辛生活的无奈。(一点两分,写出三点即可)
15.(3分)A( B“人生总有其不可消除的痛苦,而重情轻利的人所体味到的辛酸悲哀,更为逐利之辈所梦想不到”;C“人生的真价值是保持自己的真性情” D“我无意以审美之情为救世良策”;)
16.(3分)C(论证的观点是“待人接物有一种闲适之情”) 17.(6分)率性而行,适情而止,保持真实“自我”;通过创造实现真实的“自我”,追求审美情趣;待人接物要有一种闲适之情,一种不为利驱、不为物役的淡泊的生活情怀。(每点2分)
18(3分)D 。
19.(3分)A “中国知识内容付费的用户规模和增长率持续上升”表述错误。
20.(6分)答:①领头企业将提供更高附加值的服务;②未来知识付费将提供更多的能提高工作效率或收入的知识(或经验以及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见解);③知识付费将更加强调社交性和分享的匹配;④知识付费供给内容的“头部化”、系统化趋势明显加剧;⑤用户信用体系、知识评价系统进一步完善,平台操作更加规范化;⑥将出现针对特定细分领域的知识付费平台。(每点1分)
1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