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16?金华)一座楼梯的示意图如图所示,BC是铅垂线,CA是水平线,BA与CA的夹角为θ.现要在楼梯上铺一条地毯,已知CA=4米,楼梯宽度1米,则地毯的面积至少需要( )
A.
米
2
B.米
2
C.(4+)米 D.(4+4tanθ)米
22
【分析】由三角函数表示出BC,得出AC+BC的长度,由矩形的面积即可得出结果. 【解答】解:在Rt△ABC中,BC=AC?tanθ=4tanθ(米), ∴AC+BC=4+4tanθ(米),
∴地毯的面积至少需要1×(4+4tanθ)=4+4tanθ(米);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矩形面积的计算;由三角函数表示出BC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7.(2016?长沙)如图,热气球的探测器显示,从热气球A处看一栋楼顶部B处的仰角为30°,看这栋楼底部C处的俯角为60°,热气球A处与楼的水平距离为120m,则这栋楼的高度为( )
2
A.160
m B.120
m C.300m D.160
m
【分析】首先过点A作AD⊥BC于点D,根据题意得∠BAD=30°,∠CAD=60°,AD=120m,然后利用三角函数求解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过点A作AD⊥BC于点D,则∠BAD=30°,∠CAD=60°,AD=120m, 在Rt△ABD中,BD=AD?tan30°=120×在Rt△ACD中,CD=AD?tan60°=120×
=40=120
(m), (m),
第13页(共26页)
∴BC=BD+CD=160故选A.
(m).
【点评】此题考查了仰角俯角问题.注意准确构造直角三角形是解此题的关键.
8.(2016?南通)如图,为了测量某建筑物MN的高度,在平地上A处测得建筑物顶端M的仰角为30°,向N点方向前进16m到达B处,在B处测得建筑物顶端M的仰角为45°,则建筑物MN的高度等于( )
A.8(
)m B.8(
)m C.16(
)m D.16(
)m
【分析】设MN=xm,由题意可知△BMN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所以BN=MN=x,则AN=16+x,在Rt△AMN中,利用30°角的正切列式求出x的值. 【解答】解:设MN=xm, 在Rt△BMN中,∵∠MBN=45°, ∴BN=MN=x,
在Rt△AMN中,tan∠MAN=∴tan30°=解得:x=8(
=
,
,
+1),
+1)m;
则建筑物MN的高度等于8(故选A.
第14页(共26页)
【点评】本题是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考查了仰角和俯角的问题,要明确哪个角是仰角或俯角,知道仰角是向上看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俯角是向下看的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并与三角函数相结合求边的长.
9.(2016?重庆)某数学兴趣小组同学进行测量大树CD高度的综合实践活动,如图,在点A处测得直立于地面的大树顶端C的仰角为36°,然后沿在同一剖面的斜坡AB行走13米至坡顶B处,然后再沿水平方向行走6米至大树脚底点D处,斜面AB的坡度(或坡比)i=1:2.4,那么大树CD的高度约为(参考数据:sin36°≈0.59,cos36°≈0.81,tan36°≈0.73)( )
A.8.1米
B.17.2米 C.19.7米 D.25.5米
【分析】作BF⊥AE于F,则FE=BD=6米,DE=BF,设BF=x米,则AF=2.4米,在Rt△ABF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DE=BF=5米,AF=12米,得出AE的长度,在Rt△ACE中,由三角函数求出CE,即可得出结果. 【解答】解:作BF⊥AE于F,如图所示: 则FE=BD=6米,DE=BF, ∵斜面AB的坡度i=1:2.4, ∴AF=2.4BF,
设BF=x米,则AF=2.4x米,
在Rt△ABF中,由勾股定理得:x+(2.4x)=13, 解得:x=5,
∴DE=BF=5米,AF=12米, ∴AE=AF+FE=18米,
在Rt△ACE中,CE=AE?tan36°=18×0.73=13.14米, ∴CD=CE﹣DE=13.14米﹣5米≈8.1米; 故选:A.
2
2
2
第15页(共26页)
【点评】本题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0.(2016?广东模拟)如图是一个3×2的长方形网格,组成网格的小长方形长为宽的2倍,△ABC的顶点都是网格中的格点,则cos∠ABC的值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D=90°,AD=3×1=3,BD=2×2=4,然后由勾股定理求得AB的长,又由余弦的定义,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如图,∵由6块长为2、宽为1的长方形, ∴∠D=90°,AD=3×1=3,BD=2×2=4, ∴在Rt△ABD中,AB=∴cos∠ABC=故选D.
=.
=5,
【点评】此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以及勾股定理.此题比较简单,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二.解答题(共13小题)
11.(2016?成都模拟)计算:(﹣)+()
0
﹣1
﹣|tan45°﹣|
第16页(共26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