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满分75分 时间90分钟
第I卷(30分)
一、选择题(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不选、错选均得0分,每小
题1分)
1. 下列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
①葡萄糖 ②果糖 ③蔗糖 ④麦芽糖 ⑤淀粉 ⑥纤维素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④⑤⑥ D. ①②④
2. 科学家将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放进蒸馏水中,造成红细胞破裂出现溶血现象,
再将溶出细胞外的物质冲洗掉,剩下的结构在生物学上称为“血影”。其主要成分是
A. 无机盐和蛋白质 B. 蛋白质、糖类 C. 脂肪、蛋白质 D. 磷脂、蛋白质
3. 一个动物细胞周期中,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时期依次是
①间期 ②前期 ③中期 ④后期 ⑤末期 A. ①② B. ②③ C. ④⑤ D. ①④ 4. 同一个体内的各类细胞所含酶的
A. 种类有差异,数量相同 B. 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 C. 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 D. 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 5. 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光反应不需要酶,暗反应需要多种酶 B. 光反应消耗水,暗反应消耗ATP
C. 光反应固定二氧化碳,暗反应还原二氧化碳 D. 光反应一定需要光,暗反应在暗处才能进行
6. 抽出叶片中的空气后放入盛有新制的冷开水的锥形瓶中,研究环境因子对光合
作用的影响。下表四组中可以说明CO2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是
1 2 3 4 光照 厚纸遮光 光照 光照 20℃水浴 20℃水浴 冰水降温 20℃水浴 新制的冷开水 加少许NaHCO3粉末 加少许NaHCO3粉末 加少许NaHCO3粉末 A. 1 B. 2和4 C. 3和4 D. 1和4 7.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及其子孙后代共同的宝贵财
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基因重组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B. 生物的多样性归根到底是由DNA的多样性决定的 C. 外来物种的入侵是我国生物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
D. 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大熊猫培育中心,都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
8. 经测定,叶片A中的K、P等矿质元素,不断地被运送到叶片B,下列关于叶
片A和叶片B 叙述正确的是
A. 叶片A细胞中分解作用大于合成作用 B. 叶片A比叶片B叶龄小 C. 叶片A生长速率大于叶片B
D. 叶片A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叶片B
9. 如图关于糖代谢的路径中在人体内无法完成的是
食物 C6H12O6 肌糖元
②
① 脂肪 甘油 肝糖元 乳酸
③ 脂肪酸 ④
A. ④ B. ③ C. ② D. ①
现有一瓶葡萄糖液,内含有适量酵母菌,经测定瓶中放出CO2的体积与吸收O2的体积比为5∶4,这是因为(假设两种细胞呼吸的速率相等) A. 有1/5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B. 有4/5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C. 有4/7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D. 有3/7的酵母菌在进行有氧呼吸
如图所示是燕麦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照射的情况,下列叙述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A. 生长素由②向①移动 B. 生长素由④向③移动 C. 生长素由①向③移动 D. 生长素由②向④移动
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上的传递方向正确的是 A. 树突→轴突→细胞体 B. 树突→细胞体→轴突
C. 轴突→树突→细胞体 D. 细胞体→轴突→树突 如图为动物细胞示意图,它属于 A. 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极体 B. 卵原细胞
C. 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极体 D. 卵细胞
下列关于植物个体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个体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发育成胚的过程 B. 玉米胚的发育先于胚乳的发育
C. 成熟的花生种子无胚乳,原因是没有双受精 D. 荠菜胚是由顶细胞发育而来的
一个DNA分子中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含有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60个。复制几次后,共消耗了810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则该DNA复制了 A. 2次 B. 3次 C. 4次 D. 5次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图为白化病可谱图,其中II2和II3婚配产生的后代是白化病的概率是
17.
18.
19.
20.
21.
1111 B. C. D. 4693豌豆花的颜色受两对基因E、e和F、f控制,假设至少每一对基因中有一个显性基因时(E__F__)花就是紫色的,基因的其它组合是白色的,则下列杂交中亲本的基因型是
P 紫花 × 白花 ↓
F1 3/8 紫花,5/8白花
A. EEFf×eeff B. EeFF×Eeff C. EeFf×eeff D. EeFf×Eeff 基因型为AaB的绵羊,产生配子名称和种类可能是 A. 卵细胞XAB、XaB B. 卵细胞AB、aB
BB
C. 精子AX、AY、aX、aY D. 精子AB、aB
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过程中,将二倍体普通西瓜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植株成熟后接受普通二倍体西瓜的正常花粉,所结果实的果皮、种皮、胚芽、胚乳细胞的染色体组数依次为 A. 4、2、2、4 B. 4、4、3、6 C. 3、3、3、4 D. 4、4、3、5 下列关于基因频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中出现的比例
B. 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其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C. 自然界中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着,基因频率的变化是导致基因库变化的原因
D. 自然选择是影响基因频率的重要因素之一
图中依次表示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关系的是 A.
A ①
A B
②
C B
③
A B 或 A B ④ B ←A
注: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活条件,箭头代表营养流动方向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④②③ D. ③①②④
22. 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关于此图的不正确分析是
A. A是生产者
B B. 只有E、F间的关系是捕食与竞争 C. 处于不同营养级的生物有E
A C E
D. 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E
23. 请预测一段时间内,某食物链a→b→c中,a肯定比
D F b 具有
A. 更大的个体体积 B. 更大的有机物干重 C. 更广阔的生存区域 D. 更多的个体数 24. 建设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不包括
A. 实现物质的分层次多级利用 B. 实现能量的循环,使废物资源化 C. 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 D. 减轻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
25. 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各种污染数不胜数,下列名词与环
境污染无关的是
①温室效应 ②赤潮 ③酸雨 ④光化学烟雾 ⑤臭氧空洞 ⑥潮汐 ⑦大脖子病
A. ⑥⑦ B. ⑤⑦ C. ②④ D. ②⑤⑦ 26. Na+和K+的主要吸收部位和排出部位分别是
A. 小肠、小肠和大肠、皮肤 B. 小肠、小肠和肾脏、肾脏 C. 大肠、小肠和肾脏、皮肤 D. 大肠、大肠和皮肤、皮肤 27. 下列不属于下丘脑作用的是
A. 对体温具有调节作用
B. 对垂体激素的释放具有调节作用 C. 对人体内水的平衡起调节作用 D. 对语言的表达起调节作用
28. 下列都属于免疫系统效应T细胞所产生的淋巴因子的是
A. 干扰素、胸腺素 B. 组织胺、白细胞介素 C. 组织胺、胸腺素 D. 干扰素、白细胞介素 29. 能使人产生病理反应的是
A. 血清中的抗体 B. 皮肤细胞上的抗体 C. 血清中的白细胞介素 D. 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30. 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
A. 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 B. 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 C. 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 D. 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