⑷尖轨前部顶面受车轮踏面和轮缘的轧、挤、辗作用。 6.预防、整治尖轨轧伤与侧面磨耗的措施有哪些?
答:⑴防止尖轨跳动及确保尖轨竖切部分与基本轨之间的密贴; ⑵加长顶铁,使尖轨尖端不离缝: ⑶将垂直磨耗超限的基本轨及时更换;
⑷必要时安装防磨护轨,减少尖轨侧面磨耗。 7.尖轨扳动不灵活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⑴尖轨爬行,两股前后不一致; ⑵拉杆或连接杆位置不正确;
⑶尖轨跟端双头螺栓磨损或间隔铁夹板磨耗严重,螺栓上紧后影响扳动; ⑷基本轨有小弯,滑床板不平直:
⑸拉杆、连接杆、接头铁螺栓孔壁磨耗扩大,螺杆磨细。 8.预防、整治尖轨扳动不灵活的措施有哪些?
答:⑴串动尖轨、基本轨使之处于正确位置,将尖轨跟端螺栓方正,锁定爬行; ⑵调整拉杆或连接杆位置;
⑶焊补或更换磨损超限的双头螺栓、间隔铁和夹板; ⑷整正滑床板;
⑸保持尖轨跟端轨缝符合设计规定,不允许挤成瞎缝。 9.预防、整治导曲线轨距扩大的措施有哪些?
答:⑴在导曲线外侧设置轨撑,可隔一根枕木或连续设置: ⑵整治轨撑离缝消除假轨距;
⑶在导曲线外股接头处安装桥型垫板; ⑷更换腐朽岔枕;
⑸混凝土岔枕要消除扣件挡肩和轨底边离缝,使其达到足够扭力矩。
10.导曲线钢轨偏面磨耗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由于导曲线外股没有设置超高,长期受离心力作用,导致反超高和上股钢轨偏心磨耗。
11.预防、整治导曲线钢轨偏面磨耗的措施有哪些? 答:⑴在导曲线上股铺设 1/20 的铁垫板; ⑵根据需要设 6mm 超高,在导曲线范围内按不大于 2‰顺坡; ⑶保持连接部分钢轨无接头相错。 12.导曲线不圆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尖轨跟端和辙叉前后开口尺寸不合标准,支距点位置不对,支距尺寸不标准和作业不细,维修不当以 及列车车轮冲击作用造成导曲线不圆顺。
13.预防、整治导曲线不圆顺措施有哪些? 答:⑴保证支距点位置和跟端支距正确; ⑵保持轨距尺寸并使递减率合乎要求; ⑶导曲线目测圆顺,消灭鹅头;
⑷个别处所,通过拨道和改正轨距解决。 14.辙叉垂直磨耗和压溃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车轮通过有害空间时,对心轨和翼轨产生冲击作用,辙叉心处的岔枕经常发生吊板;破坏道床坚 实性是引起辙叉垂直磨耗和压溃的主要原因。
15.预防、整治辙叉偏磨的措施有哪些?
答:焊补偏磨辙叉;可倒换方向使用;加强偏磨部位捣固,且兼顾辙叉水平状态。 16.辙叉轨距不合标准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答:查照间隔和护背距离不合标准,护轨轮缘槽、辙叉轮缘槽尺寸不合标准是造成辙叉轨距失格的原 因。
17.辙叉轨距不合标准预防、整治措施有哪些? 答:⑴拨正直股方向;
⑵调整辙叉及护轨轮缘槽尺寸,使其符合标准; ⑶打磨作用边“肥边”,焊补伤损心轨、翼轨; ⑷整修查照间隔、护背距离,使其符合规定。 18.产生曲线方向不良的原因是什么?
答:⑴路基排水不良,翻浆冒泥,下沉、溜坍的病害,引起路基变化,致使曲线正矢、水平、高低、 轨距也跟着变化;
⑵拨道时凭经验,靠眼力,线路经常外拨,为减少拨道量,长期采用简易拨道法,造成误差积累产生 曲线头尾方向不良。
⑶整正线路方向,只单纯拨道,没有结合水平,高低的综合整治;拨道时,没有预留合适的回弹量;钢轨硬弯,接头错牙,轨底坡不一致;拨道前未均匀轨缝;拨道后不及时回填夯实道床;起道时放置起道 机位置不当,捣固不均匀等引起方向不良。
⑷线上材料腐朽,失效或不足,均促使曲线方向发生变化。 19.提速道岔应满足的允许通过速度有哪些? 答:直向:旅客列车为 160km/h;货运列车 23t 轴重时为 120km/h;货运列车 25t 轴重时为 90km/h。 侧向:各类列车均为 50km/h。
20.提速道岔连接部分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答 :⑴导曲线半径为 350717.5mm,实际起点在尖轨尖端后 298mm 处,终点位于尖轨跟端后 14363mm 处 。 ⑵从尖轨跟端开始,每 2m 设一支距点。 ⑶道岔连接部分及岔后部分垫板分为 A、B、C、D 四种,应定位安装。 21.提速道岔固定型辙叉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答:固定型辙叉采用高锰钢整铸式,铸成 1:40 轨顶坡,趾端及跟端均采用接头夹板固定联结,辙叉 下设垫板。辙叉翼轨缓冲段冲击角减小为 34',以减小车轮对辙叉翼的水平冲击力,有利于提高直向过岔 速度。
22.提速道岔护轨的结构特点有哪些? 答:⑴护轨为分开式,采用 50kg/m 钢轨制造。护轨顶面高出基本轨 12mm,护轨垫板上设弹片扣压基本轨,并穿入销钉压紧弹片。
⑵固定型辙叉道岔,直向、侧向采用不等长护轨,长度分别为 6900mm、4800mm;可动心轨辙叉道岔,只设侧向护轨,长度为 5400mm。护轨用的螺栓采用防松螺母。
⑷直向护轨缓冲段冲击角减小为 30°,以利于提高列车过岔速度。 23.对提速道岔的轨枕有哪些要求? 答:混凝土岔枕底宽为 300mm,顶宽为 260mm,高度为 220mm 木岔枕宽度为 260mm,高度为 160mm,转辙部分木岔枕最短长度为 2700mm。岔枕一律按垂直于直股钢轨布置,岔枕间距为 600mm。
24.提速道岔道床的养修标准是什么?
答:道床应采用一级道砟,岔枕下应有不少于 300mm 厚度的清砟,砟肩宽度应不少于 400mm,砟肩堆高由岔枕顶面往上 100mm,枕盒道床丰满、密实,低于轨枕面 20~30mm。
25.什么是无缝线路的固定区?
答:长钢轨中间不能伸缩的部分称为固定区,其长度根据线路及施工条件确定,最短不得短于 50m。 26.什么是无缝线路的伸缩区?
答:长钢轨两端能随轨温变化,进行一定程度的伸缩,其伸缩量可以控制在构造轨缝允许范围内,称 为伸缩区。伸缩区长度根据计算确定,一般为 50~100m。
27.什么是无缝线路的缓冲区? 答:2~4 根标准轨或厂制缩短轨地段,作为与下一根长钢轨或道岔等联结的过渡段,称为缓冲区。当采用普通绝缘接头时为 4 根,采用胶结绝缘接头时可将胶接绝缘钢轨插在 2 节或 4 节标准轨中间。
28.提速道岔工电结合部常见故障有哪些?
答:⑴道岔转换卡阻,主要反映为道岔转换杆件与钢岔枕间碰卡; ⑵道岔不密贴,主要反映在单股行车的道岔上,原定位时道岔密贴,但在扳到反位时,往往扳不到位 , 严重的离缝 30mm 以上,回到定位时又造成定位不密贴;
⑶道岔出现红光带; ⑷道岔表示不良。
29.什么是无缝线路的温度应力?
答:如果钢轨完全被固定,不能随温度变化而自由伸缩,则在钢轨内部产生应力,这种由于钢轨温度变化而在钢轨内部产生的应力,称为温度应力。
30.无缝线路温度应力和轨温变化幅度、钢轨长度的关系是什么?
答:长钢轨内部温度应力和轨温变化幅度成直线比例关系,而和钢轨长度 L 无关,这就是无缝线路得 以铺设的主要理论依据。所以在一定轨温变化条件下,只要轨道稳定能够得到保证,钢轨长度可以不受任 何限制。
31.影响钢轨温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钢轨温度的因素比较复杂,它不但受气温、风力、日照程度的影响,而且还与地形、线路方 向、测量部位和测量条件有关。
32.什么是锁定轨温? 答:锁定轨温是长轨条铺设施工时实际的锁定轨温。此时钢轨内部不存在温度应力。一般指钢轨合拢 、 钢轨落槽后及拧紧接头螺栓时,所测的轨温平均值作为锁定轨温。
33.什么是设计锁定轨温?
答:设计锁定轨温是设计无缝线路时采用的锁定轨温。它通常是在保证无缝线路的强度与稳定的条件 下由计算确定的。这样的锁定轨温要保证长轨在冬天不被拉断、夏天不发生胀轨跑道事故。
34.什么是扣件阻力?
答:扣件阻力是指各种中间扣件及防爬设备阻止钢轨相对于轨枕纵向位移的阻力。扣件阻力必须大于 道床纵向阻力。
35.道床纵向阻力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道床纵向阻力的大小受道砟材质、颗粒大小、道床断面、捣固质量、脏污程度、轨道框架重量等 因素的影响。
36.什么是应力放散?
答:就是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将无缝线路全长扣件、防爬器等全部松开,让它自由伸缩,把钢轨 内部的温度应力全部放散掉,然后再重新锁定线路。应力放散改变了长钢轨原来的长度,也改变了锁定轨 温。
37.进行应力放散时要求做到什么? 答:沿钢轨全长放散要匀,放散量要够,最后锁定轨温要准。同时要求结合放散应力,整治线路爬行 。 38.无缝线路(不改变长钢轨长度),如何进行应力调整? 答:无缝线路应力调整(不改变长钢轨长度),可在比较接近实际锁定轨温的条件下,采用列车碾压法 。 列车碾压法是指在调整地段,适当松动扣件和防爬器,利用列车碾压振动和轨温变化,也可辅以适当撞轨 , 将温度应力调整均匀。利用列车碾压方法,比较简单易行,主要适用于部分调整。
39.标准轨地段胀轨跑道的原因是什么?
答:线路爬行、轨缝挤瞎是发生胀轨的基本原因;线路上有硬弯轨、方向不良及道砟不足是助长发生 胀轨的原因;在瞎缝地段进行减弱或破坏线路稳定的养路工作,如扒开道砟、拨道、起道、拆开接头或改 道,都可能造成胀轨跑道。
40.无缝线路地段胀轨跑道的原因是什么?
答:轨道温度压力增大;道床横向阻力和轨道框架刚度降低;铺设施工时锁定轨温偏低,低温焊复断 缝;施工作业造成锁定轨温不明,违章作业,线路爬行;线路不平顺和各种附加力的影响。
41.钢轨温度压力偏高的地段,发生胀轨跑道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答:在固定区或固定区与伸缩区交界处的钢轨温度压力偏高,当道床阻力减少时,容易发生胀轨跑道 ; 在容易产生压力峰的平交道口和无砟桥前,以及曲线始终端、竖曲线的坡底、制动地段等处所,钢轨温度 压力局部偏高,容易发生胀轨跑道。
42.气温回升季节,发生胀轨跑道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答:气温逐渐升高的季节,日间轨温接近于锁定轨温,在正常进行无缝线路养护维修作业时,由于日 夜温差大,钢轨内部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压力,影响线路的稳定,甚至发生胀轨跑道。
43.无缝线路钢轨折断如何进行临时处理? 答:无缝线路钢轨折断或断缝大于 50mm,以及紧急处理后,不能立即焊接修复时,应封锁线路,切除 伤损部分,两锯口间插入长度不短于 6m 的同型钢轨,轨端钻孔,上接头夹板,用 10.9 级螺栓拧紧。在短 轨前后各 50m 范围内,拧紧扣件后,按正常速度放行列车,但不得大于 160km/h,并且做好记录。
44.无缝线路起、拨道作业有何要求?
答:无缝线路起道要有足够道砟,起道前要先拨正线路方向;起、拨道机具不得安放在铝热焊缝处; 列车通过前,起道要顺坡捣固,拨道要拨顺;扒开的道床,要及时回填饱满和夯实。
45.对跨区间无缝线路道床有哪些要求? 答:采用一级碎石道砟。Ⅲ型枕砟肩宽度为 400mm,Ⅱ型枕及道岔范围内为 450mm;边坡坡度为 1:1.75; 砟肩堆高 150mm;轨枕盒内道床应填平,并低于承轨槽顶面 20~30mm。
46.设置外轨超高数值大小,主要应考虑哪些问题?
答:应以保证行车安全为前提,外轨超高不能太小,要保证列车以较高速度通过时不致因离心力发生 脱轨和倾覆事故;外轨超高也不能太大,要保证低速列车通过曲线时产生的向心力,即使有侧向大风也不 致发生向内侧倾覆的危险。
47.为什么会存在未被平衡欠超高和未被平衡过超高?
答:由于各次列车通过曲线时的速度不可能完全相同,且与计算超高时的平均速度也不相同。因此外 轨超高不可能与列车速度完全适应,必定会产生未被平衡的离心力或向心力。为了保证旅客舒适,要限制 这些力的大小,一般是把这些力换算成未被平衡的超高加以限制。超高不足部分称为欠超高,超高剩余部 分称为过超高。
48.曲线整正的基本原理中两条假定的内容是什么?
答:假定曲线两端切线方向不变,即曲线始终点拨量为零;假定曲线上某一点拨道时,其相邻测点在 长度上并不随之移动。
49.曲线整正的基本原理中四条基本原理的内容是什么?
答:①现场正矢的合计等于计划正矢的合计;②曲线上任意点的拨动,对相邻点正矢的影响量为拨动 点拨动量的二分之一,其方向相反;③曲线上各点正矢之和为一常数;④曲线上各点正矢差之代数和为零 , 即曲线终点的拨量等于零。
50.为什么有的曲线需要确定头尾标桩后,再进行曲线计划正矢计算?
答:有的曲线因直线方向变化,头尾位置不对,以致测量出的现场正矢数很不正常。如果在这基础上 去计算和拨正曲线,不仅拨道量大,而且曲线也不能圆顺。在这种情况下,应先通过计算,找出曲线中央 点,确定曲线头尾位置,重新测量现场正矢与计算拨量。
51.锁定轨温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变化?
答:钢轨被锁定之后,除长轨条两端的伸缩区之外,其余部分(之间的固定区)的钢轨长度不能随轨温 变化(伸缩),如因养护不当长度发生了变化,则轨温也随之变化。若钢轨伸长,则锁定轨温升高;若钢轨 缩短,则锁定轨温下降。
52.跨区间无缝线路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答:⑴相邻两个单元轨节锁定轨温不同,因此经过应力调整,在两个单元轨节最终焊联接头前后,将 会产生一段锁定轨温(过渡段),在养护维修及进行爬行观测、分析时应予注意。
⑵跨区间无缝线路内铺设的道岔必须设在固定区。位于跨区间无缝线路的道岔,由于自身结构的特点 , 在道岔的辙跟及叉跟附近存在较大的附加纵向力。因此,在进行岔区养护维修作业时,应严格执行作业轨 温条件。
⑶跨区间无缝线路需进行应力放散时,一般应采取钢轨切割、开口放散的方法。 53.预防、整治辙叉垂直磨耗和压溃的措施有哪些?
答:⑴加强辙叉底部捣固,特别是叉心和辙叉前后接头处的捣固; ⑵借助于更换岔枕的机会,彻底加强辙叉底捣固; ⑶在辙叉底岔枕顶面垫胶垫,以缓冲受力; ⑷用竖螺栓扣板把辙叉固定在垫板上,如 AT 型道岔那样,加强辙叉的整体稳定性。 ⑸可在辙叉部位的岔枕上安设特制铁座,用弹条Ⅰ型扣件固定辙叉位置。 54.提速道岔尖轨在结构上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⑴尖轨比普通道岔的尖轨长,60kg/m 过渡型 12 号尖轨为 7.7m,AT 型 12 号道岔为 11.3m,60kg/m 提速 12 号道岔为 13.88m。
⑵尖轨与辙叉的连接由普通活动连接改为非活动连接,减小了对车轮的冲击振动。 ⑶尖轨上设两处牵引点,心轨处设两牵引点,增强了刨切部分的密贴。
⑷尖轨采用分动外锁闭装置,由外锁闭装置保证列车的过岔安全,减少了转换力和密贴力,消灭了危 险空间,可大大提高转辙机的寿命及可靠性。
⑸采用三相交流大功率转辙机,减少了电缆投资及转辙机引起的故障。提速道岔外锁闭装置是指其锁 闭地点在转辙机外部,分连动与分动两种。
五、计算题
1.测得某处钢轨头部的垂直磨耗为 6mm,侧面磨耗为 8mm,问其总磨耗是多少? 解:由总磨耗=垂直磨耗+(1/2)侧面磨耗可知
总磨耗=6+(1/2)38(mm) 答:其总磨耗是 10mm。 2.某段无缝线路锁定轨温为 26℃,最低轨温值为-24℃,最高轨温值为+58.4℃,50kg/m 钢轨,F= 65.8cm2,求钢轨的最大温度力。
解:?t1=26-(-24)=50℃,?t2=26-(58.4)=-32.4℃,则
最大温度力 Pt=25365.83(26+24)=82250kg 答:钢轨的最大温度力为 82250kg。
3.在直线地段进行垫板作业,已知基本股纵向凸凹量为+8mm(凸为负,凹为正),另一股与基本股水 平差为-2mm(基本股水平高为正,低为负),试问在另一股用何种规格垫板进行作业?
解:基本股垫落量=该股纵向凸凹量=+8mm
另一股垫落量=基本股垫落量+水平差=+8+(-2)=+6mm 答:因为垫板厚度规格分为 2、3、4、7、10、15 等 6 种,所以选用 2mm 与 4mm 垫板各一块即可满足要求。 4.在宽混凝土轨枕线路进行垫沙起道作业,己知标准股轨面下沉量为 9mm,暗坑量为 4mm,对面股暗 坑量为 3mm,两股钢轨水平差为+2mm(标准股水平高为正,低为负),求标准股与对面股的垫砂量。
解:标准股垫砂量=轨面下沉量+本股暗坑量 标准股垫砂量=9+4=13mm
对面股垫砂量=标准股轨面下沉量+本股暗坑量+两股钢轨水平差 对面股垫砂量=9+3+(+2)=14mm 答:标准股垫砂量为 13mm,对面股垫砂量为 14mm。 5.某处 50kg/m 钢轨地段,轨距为 1435mm,采用 70 型扣板扣件,已知内侧扣板号为 6 号,试求外侧号 码。 解:50kg/m 钢轨地段,按国家标准轨距每股内外侧扣板号码之和等于 16所以外侧扣扳号码为 16-6=10(号)
答:外侧扣板号码为 10 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