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淮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 文 试 题
2020.7
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试题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项目填涂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书写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4分)
一、(12分,每小题2分)
下面文字是同学摘抄在读书笔记上的美文片段,请阅读并完成下面小题。
坦荡如坻的原野上,千万棵萱草擎着黄花兴高彩烈地绽放,汇聚成浩浩汤汤的花海。它们开得泼泼洒................洒,(也/却)香得羞涩而含蓄。微风吹拂,碧绿的叶伴着金黄的花婆娑起舞 ① 清淡的暗香酝酿着,..........浮动着,弥散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近年来,樱花以东洋式雅致的(风骚/风韵),出尽了风头,可是开不..了几日,就落英缤纷,残红遍地,最终(无人问津/置之不理)。萱草却另有樱花所达不到的境界 ② 萱....草在盛开的同时,也在竭力为人们奉献 ③ 成为佳肴 ④ 成为良药。萱草作为母亲形象的独特代表,在世界母爱精神的百花因里散发出恒久的芬芳。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ng) 汇聚 坦荡如坻 着(qíA. 擎.汤(shāng) C. 吹拂 婆娑 浩浩汤.
(sè) 含蓄 兴高彩烈 B. 羞涩.D. 酝酿 弥散(sǎn) 落英缤纷
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却 风韵 无人问津 C. 却 风骚 置之不理
B. 也 风骚 无人问津 D. 也 风韵 置之不理
3. 在语段中对应序号横线处填入标点符号,最适合的一项是( )
A. B. ① ; 。 ② —— : ③ : —— ④ 、 、
C. D.
, ; ; : : —— —— , 【答案】1. C 2. A 3. D 【解析】 【1题详解】
考查汉字字形和字音的识记。 A.坦荡如坻--坦荡如砥; B.兴高彩烈—兴高采烈; D.弥散(sǎn)--弥散(sàn) 故选C。 【2题详解】
考查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却”表转折关系,“也”表并列关系。“开得泼泼洒洒”与“香得羞涩而含蓄”表并列关系,故“也”符合语境;“凤韵”指风格韵味,可用来形容书画、风景等:“凤骚”,一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二指举止轻佻。结合“东洋式雅致”分析,“风韵”符合语境;“无人问津”,比喻事物已遭冷落,无人探问;“置之不理”,指放在一边而不予理睬。结合“可是开不了几日,就落英缤纷,残红遍地”分析,“无人问津”符合语境。故选A。 【3题详解】
考查标点符合的正确使用。“微风吹拂,碧绿的叶伴着金黄的花婆娑起舞 ① 清淡的暗香酝酿着,浮动着,弥散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并列分句,①分句中已有逗号的,并列分句之间用分号;②“萱草却另有樱花所达不到的境界”,表示提示下文,用冒号;③“为人们奉献”指“成为佳肴”,“成为良药”,故“为人们奉献”应用破折号,表解释说明;④“成为佳肴”与“成为良药”表示并列关系的短语,中间用逗号。故选D。
4.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萱草、椿树常被用来比喻母亲、父亲。为祝贺文宇兄弟二人的父母结婚二十周年,你
准备奉上一副贺联,并拟出上联“椿萱并茂”,最佳下联应是( ) A. 举案齐眉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互相尊敬。与上联意思重复; B.父爱母慈:与上联意思重复,并且结构不一致;
C.“棠棣”出自《诗经·小雅·常棣》篇,是一首申述兄弟应该互相友爱的诗。“常棣”也作“棠棣”。后常用以指兄弟。“椿萱”对“棠棣”,分别指父母和兄弟:“并茂”对“同馨”,意义分别为健康、美好;
D.孝悌:孝敬父母、尊重爱护兄弟姐妹。上联的“椿萱”比较文雅,而“兄弟”太直白,并且“并茂”和“孝悌”结构不同; 故选C。
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科学家描绘出大豆最全基因图谱,此成果可以更好地提升分子育种实验。 B. “云毕业典礼”上,校长的谆谆教诲使即将踏上人生新征途的我们明确了方向。 C. 三个欧洲国家通讯公司的技术人员对中国5G网络的传输方式产生了浓厚兴趣。 D. 这种新型疫苗的接种对象是为胰岛功能容易受损的人群而研制的特效药物。 【答案】B 【解析】
【详解】A.成分残缺,缺少“提升”的宾语,可以在句子后面加上“的水平”; C.存在歧义,“三个欧洲国家通讯公司的技术人员”语义指代不明; D.句式杂糅,删去“的接种对象”或“而研制的特效药物”; 故选B。
6.下面对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这几句中的“三”并非确指。都是泛指多数或多次。
B. 我国历史上曾用干支纪年与皇帝年号纪年。“崇祯五年”为皇帝年号纪年;“丙辰中秋”中的“丙辰”为干支纪年,“丙”属天干。“辰”属地支。
C. 文言文中有很多表示年龄的词语,“垂髫”“加冠”“不惑”“始龀”“耳顺”五个词语在这里的顺
B. 父爱母慈
C. 棠棣同馨
D. 兄弟孝悌
序,是按它们所表示的年龄由小到大排列的。
D. 律诗通常每首八句,也有十句以上的。绝句每首四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律诗、绝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称为“五言”或“七言”。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中的“三”都是确指,“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中的“三”是泛指:
C.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始龀,刚刚换牙,指七八岁;加冠,男子满二十岁;不惑,四十岁;耳顺,六十岁;
D.律诗通常每首八句,也有十句以上的,称为“排律”。八句律诗共四联,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绝句四句,不分联; 故选B。
二、(15分) (一)(8分)
(选四题作答,全答则按前四题计分) 7.根据提示,填写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子曰:“________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__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4)范仲淹忧国忧民,心怀天下,在《岳阳楼记》中道出了震撼古今的心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爱莲说》中,周敦颐以“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花中君子品格的赞美和对人类美好精神境界的追求。
【答案】 (1). (1)温故而知新 (2). 折戟沉沙铁未销 (3).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 露从今夜白 (5).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6). 当时奢侈今何处 (7). (4)先天下之忧而忧 (8). 后天下之乐而乐 (9). (5)出淤泥而不染 (10). 濯清涟而不妖 【解析】
【详解】古诗词名句默写要求:一、不能添字,不能少字;二、字的笔画要准确。此题要注意“戟”“销”“抟”“今”“奢侈”“淤”“濯”“涟”等字不要写错。
(二)(7分)
8.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献身科学的探索者,也是反对压迫和殖民主义的战士。作者通过他表达了对科学、社会正义和人类平等的不懈追求。
B. 《长征》既有对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浓墨重彩的描绘,也有对众多无名红军战士细致入微的刻画,展现了红军历尽艰险转战大半个中国的历史。
C. 《艾青诗选》常借“太阳”表达对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我爱这土地》中,诗人化身为“鸟”,抒发了自己对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
D. 《飞向太空港》这部长篇小说,全面详实地记录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航天人成功地用“长征三号”火箭将美国“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太空的过程。 【答案】D 【解析】
【详解】D.《飞向太空港》是报告文学,而非长篇小说,故选D。 9.阅读《儒林外史》中的两个片段,回答问题。
①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的齐齐整整,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扶着立了起来。周进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被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金有余道:“你看,这不是疯了么?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死了人,为甚么这‘号啕痛’也是的?”周进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不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②严贡生将钥匙开了箱子,取出一方云片糕来,约有十多片,一片一片剥着,吃了几片,将肚子揉着,放了两个大屁,登时好了。剩下几片云片糕,搁在后鹅口板上,半日也不来查点。那掌舵驾长害馋痨,左手扶着舵,右手拈来,一片片的送在嘴里了。严贡生只装不看见。……严贡生道:“还说是云片糕!再说云片糕,先打你几个嘴巴!”……严贡生转弯道:“既然你众人说情,我又喜事匆匆,且放着这奴才,再和他慢慢算账!不怕他飞上天去!”骂毕,扬长上了轿,行李和小厮跟着,一哄去了。船家眼睁睁看着他走去了。
(1)《儒林外史》中,因与范进同病相怜而使范进中举的人是__________。
(2)《儒林外史》特别善于通过富有意味的细节来塑造人物、揭示主题。请选择一处细节描写进行赏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