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2课 磁铁怎样吸引物体
【科学教学目标】
1、通过探讨使小车用运动起来的方法,复习拉力、推力的知识,认识磁铁的磁力作用。 2、通过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到,磁铁有隔空、隔物吸铁的性质,并利用磁铁的这一特性玩一玩“蝴蝶飞”游戏。
3、了解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运用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磁铁的磁力作用及磁铁隔空隔物吸铁的特性。 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磁铁的磁力作用,知道磁铁能隔空、隔物吸铁。 【器材准备】
小车、各种形状的磁铁、实验记录单、纸片、布片、餐巾纸、剪刀、回形针、细线等物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磁铁能吸引什么》,请大家来说一说磁铁能吸引哪些东西?这些东西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2、教师引导:正如大家刚才说的,磁铁能吸引铁和镍,那么同学们知道磁铁是怎样吸引铁和镍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将来探究第二课。
3、揭示课题:2、磁铁怎样吸引物体 二、探究如何让小车动起来
1、教师出示一辆简易的小车,小车由四个轮子和铁片组成。 引导:同学们,这是一辆小车,你们能让这辆小车动起来吗? 2、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探讨使这辆小车动起来的方法。
预设:可以拉。在小车上系一根细绳,用手拉动小车,可以使小车运动起来。 3、全班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要使这辆小车动起来,我们可以借助拉力或推力,用手拉动小车或推动小车,都可以使小车运动起来。不过,现在老师要求同学们在不接触小
9
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车的情况下让小车动起来。下面同小组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交流,再验证一下自己的方法管不管用。
4、教师巡视,相机了解学生想出了哪些使小车运动起来的方法。 5、全班交流并展示学生们想出来的方法,看看这些方法效果怎样。
6、教师引导:同学们,刚才大家想了各种办法,在不接触小车的情况下,让小车动起来。大家想的办法有的效果不是太好,如用嘴吹,利用风力使小车运动起来。有的效果比较好,如只用一块磁铁就使小车运动起来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试验一下,如何用磁铁使小车运动起来。
三、实验探究:不接触小车,如何让小车运动起来? 1、实验材料:一辆小车、一块条形磁铁。
2、实验方法:把小车平放在桌面上,手拿一块条形磁铁,把条形磁铁的一端,对着小车慢慢靠近,利用磁力使小车移动。然后再换磁铁的另一端试试。
3、实验要领:在实验中要把握好条形磁铁靠近小车的位置和手拿磁铁移动的速度,不要忽快忽慢。这个实验可以多做几次,效果会更好。
4、学生实验之后说一说本小组的实验情况,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不接触小车,也能使小车运动起来。
5、教师再次引导:同学们,刚刚我们拿的是条形磁铁做实验,那么其它形状的磁铁,是不是也能做出同样的效果呢?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选一种形状的磁铁,再来做一做实验,看看效果怎么样?
6、学生做完实验之后,交流试验情况,教师引导:看来不论用什么形状的磁铁,都能不用靠近小车使小车运动起来。实验做完了,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磁铁不用靠近小车,就能使小车运动起来?
7、全班交流讨论,教师相机作出小结:磁铁不用接触小车就使小车运动起来,利用的是磁力。因为磁铁有磁力,磁力可以吸引铁,小车就是用铁片制作而成的,所以磁铁不用接触小车,就可以使小车运动起来。
8、教师引导:下面我们继续来试一试,在小车和磁铁中间隔着一些物体,磁铁还能让小车动起来吗?
教师出示一些物品,如纸张、塑料片、布片、餐巾纸等较薄的物品。
10
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9、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边实验边观察实验的现象,完成实验记录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的情况,并相机加以提示。
全班交流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磁铁隔着这些物品,为什么还能在不接触小车的情况下,使小车运动起来?
10、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刚刚我们说到了磁铁有磁力,只要在磁力的范围之内,磁铁都可以在不接触小车的情况下,使小车运动起来。虽然小车和磁铁之间隔着其他东西,但是并不影响磁铁磁力的作用。
四、课堂拓展
1、教师引导: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磁铁吸引物体靠的是磁力,磁铁还能够隔空、隔物吸铁。了解了磁铁的这一特性,下面我们来玩一玩“蝴蝶飞”的游戏。
2、出示材料:剪刀、纸片、回形针、细线、磁铁。 3、介绍制作方法:
先把纸片剪成蝴蝶形状,再在中间夹上回形针,然后用细线系上,一个漂亮的小纸蝴蝶就完成了。
4、玩法:同桌合作玩这个小游戏,一人抓住细线,另一人拿着磁铁去吸引纸蝴蝶,并不停的移动小磁铁,这只蝴蝶就会飞起来了。
五、板书设计
磁铁怎样吸引物体 磁铁利用磁力吸引物体
第3课 磁铁的两极
【科学教学目标】
1、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2、两个磁极接近,有时相互排斥,有时相互吸引。磁极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3、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假设性解释。 4、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来检验推测。 【教学重难点】
11
科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重点:鼓励学生设计不同的实验方案,研究磁性强弱的问题,从某方面对不同的实验方法做出比较和评价,体会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指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要注意收集数据,利用数据验证磁铁的两个磁极磁力最强。
难点:通过活动,认识到磁极间有吸引和排斥两种不同的作用:这种吸引、排斥的作用是相互的;磁铁的两个磁极不完全相同,磁极不同,作用不同。
【器材准备】
小组准备:小钢珠、大条形磁铁、回形针,没有标识的磁铁。
教师准备:蹄形、环形等不同形状的磁铁,若干纸条(在黑板上直观记录条形磁铁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时使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实物出示)看,这是什么?(小钢珠和条形磁铁)如果把小钢珠放在条形磁铁的中间,一松手,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猜测。
2、我们来试试吧!教师演示(多做几次)看到了什么?(小钢珠在磁铁上总向两边滚) 3、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学生猜想,做出假定性解释。 二、磁铁什么地方的磁力大:
1、是不是真的像大家说的那样,同一块磁铁各部分的磁性不一样强呢?那我们猜条形磁铁哪些部位磁性最强?
2、这只是大家初步的想法,怎样用科学的实验数据或现象来证明我们的观点呢?要比较磁铁的各部分磁性谁更强,可以怎么比?
3、学生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4、交流汇报实验方案。
(1)、如果要测磁铁各部分能吸起回形针数,该怎么做?磁铁是放在桌上好呢还是挂起来?可以在条形磁铁的哪些部位放回形针?为节约时间我们可以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点,板书条形磁铁,并选择五个点,回形针怎么放?我们可以一个接一个放(演示)现在放了几个?如果再放上去要掉下来了,算吸起几个?注意一定要轻轻的放上去,细心一些。要不要记下各部位吸起的回形针数,记在哪里?在记录纸上就有这种实验方法的记录处,我们来看一下,分别在磁铁的A、B、
C、D、E处下面的括号中记录下来?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