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有效教学设计的实践经验总结
在参加工作的这几年里,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喊着课改,在教学过程中还是经常出现\穿新鞋,走旧路\的现象. 课堂教学不能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 其实,学习的主要方式是课堂教学, 而课堂教学的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
如何设计合理而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案已经成为众多教师思考的问题. 下面,我就高中数学有效教学设计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些观点. 一、有效的教学设计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从教学的出发点来看,课堂教学设计应科学、 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设计的起点, 对课堂教学活动起着调整和控制作用. 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 目的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要充分体现数学教学不只让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 还要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以及发展他们的个性品质,使其学会学习. 二、有效的教学设计必须要有适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好的方法,我从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身上学到了不少,但教无定法, 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只有灵活、机动地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才能最好、最优地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一 )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
例如,学习数列时,在研究了等差数列的定义以及相关性质后再学习等比数列,我就把时间留给学生, 引导学生通过类比的方法去思考、总结,去发现其中的相似处与相异处. 根据平时与学生的接触,我发现很多学生不善表达,可能理解了一个问题,但让他说却思绪混乱. 因此,我还有意创设有利于学生尽情表达的氛围, 使学生有愿意说的欲望,敢说的勇气,争着说的胆略.
另一方面, 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表达技巧,使他们会说、能说、善说,这对他们在解题中格式的规范性, 分析问题的条理性方面是很有帮助的. (二 )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
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是\教学之本\教师选用教学方法时应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学生的学习基础,个性差异都是教师要考虑的因素. 去年我所带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在个性上有很明显的差异, 一个班的学生活跃,课堂气氛浓厚,表面上热火朝天,但不够扎实;另一个班课堂稍微沉闷,但学习脚踏实地. 于是,前一个班我就加大落实力度, 以免表面工夫影响了他们对知识的透彻理解, 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