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在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
2、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课前准备
整理在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各类语言材料;小组合作演一演语言类节目。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在本单元的课文学习中,我们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机智巧妙、幽默风趣的语言艺术。小林和小东两位小朋友学完课文后很有自己的感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读对话,交流感受
1.学生自读“交流平台”,想想是否也有同感,或者还有自己的独特的体会与感受。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读文感受。(教师巡视课堂,使小组内的交流能围绕“说话”这个话题展开。) 3.全班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
(1)指名结合本单元的课文谈感受,其余同学进行质疑、补充。 例1:我觉得《晏子使楚》一课中“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这句话把齐国人口众多说得很形象生动。
例2:我觉得相声特别有意思,因为里面有很多语言很幽默,它不是直接地告诉我们说话不要罗嗦,而是通过有趣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了这个道理。 ……
(2)指名结合课外的知识与资料谈感受,其余同学进行质疑、补充。 ①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或见闻谈怎样说话。如同学之间有时因为一句话不中听而闹矛盾;有时因为话说得委婉巧妙而化干戈为玉帛。 ②结合课外阅读知识谈怎样说话。如:有一次周恩来总理接受外国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
66
记者采访时,外国记者问了他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西方人走路时总昂着头,而中国人走路时总是低着头?这个记者的本意是想贬低中国人,给周总理难堪,可是周总理略一思索,说:因为西方人走的是下坡路,而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那位西方记者对周总理的敏捷才思和机智从容十分佩服。 (3)教师小结。
希望同学们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继续关注、学习语言,在交流中有意识地练习用得体、精当的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不断丰富自身的语言,提高口头表达的能力。 三、教后小记: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和展示台)
一、探究新知
同学们,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有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那就是对联。(请学生谈谈对对联的了解。) 1.读对子,读准字音,想想意思。
2.出示文中的四句对联,学生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流利。 3.指名读,正音。 二、感知新知
教师点拨:你们再认真读读这几句对联,看你有什么发现。 1.生自读,反复吟诵,感悟特点。 2.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讨论。
回文联:由前往后读,由后往前读都可以 数字联:中有数字,并且对仗整齐。 叠字联:联中有叠词出现,并且对仗整齐。 顶针联:前一句的尾字为后一句的首字。
4.全班再读这些对联,体会特点,大致了解对联的内容。 5.全班交流。师适时点拨。
67
6.课外拓展:
(1)教师提供对联,学生诵读,感悟特点。 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2)交流课外收集的对联。
师:你还见过类似这样的对联吗?有积累这样的对联吗? 顶针联:“松叶竹叶叶叶翠,秋声雁声声声寒。”“开口便笑,笑古今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地难容之事。”
数字联:“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六合插地,七层四面八方。” 回文联:“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水水山山处处明明秀秀,秀秀明明处处山山水水。”
叠字联:“重重喜事,重重喜,喜年年获风收;盈盈笑语,盈盈笑,笑频频传报捷。”
(3)说说你喜欢这些对联吗?为什么?
可以从内容上说,对联的内容包罗万象,有写景、有说理……可以从语言形式上说,对联短小精悍,对仗工整,富有音乐感,读来朗朗上口…… 三、背诵积累
1.学生读课文中的对联,试着背诵。 2.同桌互相背诵。 3.指名背诵。
4.自由选择老师提供或同学交流的对联抄写背诵。 四、展示台
展示、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可以 1.表演课文中剧本或故事中的片断。 2.相声表演。
3.展示自己收集的谚语、歇后语、广告词等等,并交流看法。 4.播放收集的相声或小品、电视剧的精彩片断,观看并交流。 5.动手设计广告词、提示语等。
发挥资源共享的作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形式中、在自主的语言实践中,调动探究感悟语言的兴趣、热情,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开拓眼界。
68
五、教后小记:
第四单元习作辅导
教学目标:
1、学会把一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突出感动的地方,并注意情感的自然流露;
2、会在生活中寻找感人的材料,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学会在叙事中恰到好处地抒情、议论。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习作要求
从同学们上一节课的讲述中,老师知道你们在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经历过一些让自己深受感动的事情,可是我无法完全分享咱们班的每一位同学记忆中精彩纷呈的感人故事。这样吧,把你们那精彩而具体的,最令人感动、难忘的事写下来,老师就全知道了。我们今天就来进行一次习作《记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二、习作指导
1.看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① 这是一篇记事的文章;② 应把自己的感受最深的部分写具体)
2.课文中又告诉我们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呢? 3.回忆从这组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
4.想一想自己准备怎样写,才能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打动人心。
三、习作例文
让我感动的一件事
在五月十二日下午,一场震惊全国的大地震,牵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很多跟我同龄的孩子,都在这场可怕的灾难中失去了家人,失去了朋友,甚至失去了他们如花一样的生命。这样的灾难令每个人都难过,但是在接下来的几天救援活动中发生了许多让我们感动的事。在灾难面前,灾区的人民用她们的勇敢、顽强,用她们的爱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在电视上看过这样一样一个报到:抢救人员发现那位母亲时,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 。透过那一堆废墟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下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古怪。救援人员搬开她的身体,发现了躺在她身体下的那个孩子,那孩子毫发未伤。孩子身上,放着母亲的手机,上面有母亲临
69
死前输的一条短信,短信写着:亲爱的宝贝,如果你活着,一定要记得妈妈爱你!救援人员都为这母爱创造的奇迹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为这位伟大的母亲致敬。
看了着个报道,让我想到了以前我对妈妈的种种态度。有时候妈妈教育我,我却觉得厌烦,觉得妈妈唠叨。有时候我做错事妈妈骂了我,我就觉得妈妈不爱我了。现在看来,其实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母爱永远都是最伟大的,每个妈妈都会爱自己的孩子,只是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而已。母爱的力量真是伟大啊,甚至有些时候还能创造出奇迹来。
这次地震给许多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但是人们在灾难面前表现出的坚强,勇敢,和浓浓的爱,也创造出了感天动地的人间奇迹。只要每个人都献出一点爱,那么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幸福,安宁,更加美好!
习作讲评
7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