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模拟物理试卷
第1卷选择题(共34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你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吗?下列由大到小排列的是( ) A.地球、太阳、银河系 B.分子、微生物、原子 C.电子、原子核、分子 D.银河系、太阳、地球 2.关于能源及其利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煤、石油、天然气属于一次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能源,可间接、直接利用且不会污染环境,开发前景广阔 C. 核电站发电和原子弹爆炸时核裂变发生的链式反应,都是不加控制的 D.核能的利用一定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3.有一天,雾、露、霜、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关于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雾说:我是水汽化而来 B.露说:我是水蒸气液化而来 C.霜说:我是水凝固而来 D.雪说:我是水升华而来
4.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提升重物,动滑轮重为20牛顿,绳与动滑轮间的摩擦及绳子重不计,第一次把重为100牛顿的货物匀速提升,这个过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l;第二次把重为200牛顿的货物匀速提升,这个过程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2,则( )
A. l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次声波都是特殊的声波,不能发生反射 B.足够强的超声波才能被人听见
C. 超声波具有的能量一定大,次声波具有的能量一定小 D. 超声波可以用来探测人体的病变
6.如图所示,将同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丙三种液体中,静止时小球漂浮在甲液面上,小球悬浮在乙液体里,小球则沉入丙液体的底部,则小球在三种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关系, 正确的是( )
7.《舌尖上的中国Ⅱ》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饮食文化的关注.四川的腊肉、香肠受到人们的青睐,火锅更是以麻、辣、鲜、香吸引着众多食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较远的地方就能闻到火锅味,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 B.在腌制腊肉时,要把盐涂抹均匀,是因为盐不会扩散 C.灌制好香肠后,要晾在通风的地方,是为了防止水分蒸发 D.往火锅里加入食材,食材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
8.透过放大镜观看周围的物体时发现,近处的物体是正立、放大的,而稍远处的物体是倒立、放大的,更远处的窗户则是倒立、缩小的。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经过讨论形成了下面四个问题。你认为最有探究价值且易于探究的科学闯题是( )
A 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有哪些种类? B.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与哪些因素有关? C.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能成什么样的像? D.凸透镜的成像情况与物、镜间的距离有何关系?
9.小虎同学骑车上学,因为赶时间经常忘记收起自行车支架便骑车或没有锁车就离开,因此在兴趣小组活动中,他请同学们一道设计提醒锁车的电路,要求:当车的支架支起(开关 Sl闭合)时,蜂鸣器响起,提醒锁车;当车上锁(开关S2断开)后,蜂鸣器停止发声,他 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其中符合要求的是( )
10.“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如图所示是利用金属探测仪寻找城市垃圾堆中金属的情景,当探测仪的探测线圈靠近金属时,在金属导体中就会产生变化的涡电流,如果探测仪能检测出这种变化,就可以判定探测线圈下而有金属,这种探测仪的工作原理利用了( )
A.磁极间存在着力的相互作用 B.磁场对通电导体有力的作用 C.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D.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
11.各种形式的能量都不是孤立的,它们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转化,且能量的转化是有方向的,下面几幅图按能量转化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③④① C.②①③④ D.①③④②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滚动,是因为足球受到的惯性的作用 B.化石能源和太阳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C.汽车轮胎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 小轿车的安全带做得较宽是为了增大压强和保证安全
13.如图四项运动项目包含了一些物理知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跳水运动员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小 B.足球在草地上停止滚动,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
C -举重运动员将杠铃举在空中静止时,他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相互平衡 D. 篮球运动员抛出的篮球在空中先上升后下落,是因为力改变了篮球的运动状态 14.有许多日常用品应用了物质的物理属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撑杆跳高应用了撑杆的弹性 B.冰箱门吸应用了磁铁的磁性
C.导线用铜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铜的密度小的特性 D. 炒锅用铁物质制造是应用了铁的导热性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相同 B.用吸盘挂钩挂铲子,是利用大气压强 C.振动的物体一定会发出声音
D. 土豆沉入水盆底部,是由于水的压强随着水的深度增加在变大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6分)
三、非选择题(共56分),
16.如图甲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 cm.在测量物体A的质量时,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物体的质量为 g。
下午,2015人民财经年会在人民日报社召开,在本次财经年会的第三个分论坛,“变革与颠覆——汽车行业新格局,,主题讨论中,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司长冯飞先生表示,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如图是新能源汽车落地式交直流充电桩,在给汽车充电过程中____能转化为____能。
18.利用发光二极管工作的全息LED屏幕能组合成唯美的画面,发光二极管具有 ___ _导电特性,它的主要材料是____ 。
19.如图所示的钳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工具,它的钳柄上刻有花纹、钳口较薄。使用钳子剪铁丝时,它是____杠杆,用力越大,铁丝越容易剪断,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 有关。
(22题)
20.音叉发声时,用手握住音叉 停止,声音消失;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 声吓走,说明水能 。
21.一个2N的桃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请画出桃子所受桌面对它支持力的示意图。
22.春节期间,肖旭的妈妈晚上做饭时,闭合油烟机上的照明开关时,发现油烟机上的照明灯不亮了,妈妈担心会带来满屋子的油烟,于是肖旭试了一下开关,告诉妈妈不用担心, 并想用图给妈妈作说明。请你帮她完成电路设计。
23.如图所示,当铁锤松动时,握住锤柄迅速向下撞击坚硬的地面,锤头会紧紧地套在木柄上,请用惯性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24.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一,相同____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 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 出的热量 . 25.济南轨道交通取得新进展,目前已基本确定的项目包括R1线、R2线一期工程(小高庄 至郭店段)和R3线一期工程(龙洞至新东站段),线路总长80.6公里,总投资约437亿元。其中:R1线长26.4公里,R2线一期工程(小高庄至郭店段)长35.2公里,R3线一期工程(龙洞至新东站段)长19公里。这三条轨道交通线拟2018年建成。近期启动的R1线长26.4公里,设车站9座,投资约120亿元。计划采用的地铁机车,最高时速为80km/h,机车质量大约为30吨,机车的最大牵引力约为104N。试求:(若除不尽,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即可)
(1)若地铁列车以最高时速沿R1线行驶,单程直达耗时多少?
(2)假设这段时间内牵引机车一直是在最大牵引力作用下工作,则牵引机车做功多少?
(3)已知该机车与轨道的接触面积约为0.05rri2,则该机车在平直轨道上空载运行时,对轨道的压强多大?
26.张华家买了一个家用电吹风,其简化电路图如图乙所示,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
(1)当吹冷风时,电吹风正常工作2min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2)电热丝的电阻值为多大?
(3)当电吹风正常工作并且吹热风时,l min内电流通过电热丝产生的热量是多少?此时该电吹风转化为内能的效率是多少?
27.小恩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探究前他先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器材调好后,他将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
(1)若无论怎样移动蜡烛,都不能在光屏上接收到蜡烛的像,说明光屏处于的范围了。
(2)小恩同学继续实验,他将透镜和光屏移动到图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 (选填“大”或“小”)些
(3)小恩摘下自己的近视眼镜,“戴”在凸透镜左侧和蜡烛之间的某一位置上,这时需要将光屏向_ 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恩上午第二课下课后,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恩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其理由是
28.小怀在进行实心球投掷训练时,发现同学们投掷距离不完全相同,他猜想实心球的投掷距离可能与投掷的角度和出手时的速度有关。为了提高大家的投掷成绩,他利用能改变射出 水流速度的水枪进行了如图探究。
在研究水流落地点到枪口的距离s与枪管和水平方向夹角O的关系时,要保持 不变。 ①分析表一或表二的数据,可初步得出:在水流射出时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枪管与水平 方向的夹角为____ 时,射出的水平距离最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