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河南省2019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理综
1.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和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高温处理后的蛋白质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肌细胞膜上含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 内质网发生功能障碍会影响动物细胞间的相互识别 D. 大肠杆菌拟核中的DNA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答案】D 【解析】 【分析】
还原糖遇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条件下呈现砖红色反应,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呈现紫色反应。DNA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双链DNA中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的基本骨架;碱基对排列在内侧。两条链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遵循碱基的互补配对原则(A-T、C-G)。
【详解】A、高温处理后的蛋白质仍有肽键,故仍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A正确;B、神经—肌肉接头相当于突触,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肌肉细胞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B正确;
C、糖蛋白位于细胞膜上,膜蛋白需要经过内质网加工,故内质网若发生功能障碍会影响动物细胞间的相互识别,C正确;
D、大肠杆菌拟核中的DNA是环状的,不含有游离的磷酸基团,D错误。 故选D。
2.CO2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下列有关CO2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细胞内液中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 B. 适当提高胞间CO2浓度,植物的光补偿点将增大 C. 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D. 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元素以CO2的形式循环 【答案】B 【解析】 【分析】
1
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有氧呼吸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以二氧化碳形式传递。 【详解】A、人体细胞经过有氧呼吸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二氧化碳,故细胞内液中CO2浓度高于组织液,A正确;
B、适当提高胞间CO2浓度,光合速率加快,呼吸速率不变,植物的光补偿点将减小,B错误;
C、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正确;
D、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元素以CO2的形式循环,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D正确。 故选B。
3.如图表示某种卵胎生蜥蜴孕期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产生幼仔的性别比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的
A. 该种蜥蜴的性别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B. 图示3种温度下,25℃时该种蜥蜴幼仔的雌雄比例最接近 C. 若有10只蜥蜴在32℃环境中出生,则可能全为雄性 D. 在自然状态下,该种蜥蜴的雌雄比例一定是大致相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2
高考模拟生物试题
由图可知,在不同的温度下产生的幼仔的性别比例不同,25度-32度之间,随着温度升高,雌性的比例下降,雄性的比例上升。
【详解】A、由图可知,不同温度下雌雄的比例不同,说明该种蜥蜴的性别受环境温度的影响,A正确;
B、图示3种温度下,25℃时该种蜥蜴幼仔的雌雄比例最接近,32度时只有雄性,B正确; C、由图可知,32度产生的幼仔几乎全是雄性,故若有10只蜥蜴在32℃的环境中出生,则可能全为雄性,C正确;
D、由于在自然状态下所处的温度未知,该种蜥蜴的雌雄比例无法确定,D错误。 故选D。
4.Ⅰ型糖尿病患者的机体会排斥胰岛B细胞,使患者体内胰岛素含量低而患病。美国研究员通过一定的技术使胰腺中的少部分D细胞具有和胰岛B细胞一样的功能,同时又不影响机体的正常活动,进而从根本上治愈了Ⅰ型糖尿病。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Ⅰ型糖尿病患者的机体可通过效应T细胞攻击胰岛B细胞 B. 经过改造的D细胞能分泌胰岛素,也能对血糖水平作出反应 C. 神经递质在胰岛素分泌的过程中可作为信息分子 D. 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一段时间后才被灭活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Ⅰ型糖尿病患者是由于免疫系统破坏胰岛B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属于自身免疫病。通过技术处理,使少部分D细胞可以治愈糖尿病。说明D细胞可以分泌胰岛素,且胰岛素可以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发挥相同的效应。
【详解】A、由题意可知,Ⅰ型糖尿病患者属于自身免疫病,可能效应T细胞攻击胰岛B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所致,A正确;
B、经过改造的D细胞能分泌胰岛素,也能对血糖水平作出反应,在血糖升高时分泌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降低血糖,B正确;
C、血糖调节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神经递质、血糖在胰岛素分泌的过程中均可作为信息分子,C正确;
D、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后立即被灭活,D错误。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