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担心 食品安全问题调查
食品安全已经越来越成为不同类型消费者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消费者担心哪些方面食品安全问题?相关机构进行了一项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
消费者担心食品安全问题
【材料四】
(1)▲
近年来,中小学生食物安全引发全社会高度关注。日前,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发布《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针对学校集中用餐安全问题作出部署,为保障师生的食品安全提供了坚实基础。
从目前情况看,我国的“学校集中用餐”制至少有三方面可以进一步完善。首先,应确定校级以上的“学校集中用餐”责任主体,由责任主体负责制定地区餐费标准,设置非营利机构或委托有资质的餐饮企业,以属地为中心形成统一的采购、制作、运输系统,改变目前自办食堂、委托、外包、外购等状况。其次,进一步健全法规体系。对食堂面积、设施设备条件、人员资质等可以在就餐过程中学习食材生长、饭菜烹调、学校餐食制作及运送、健康合理膳食等方面的知识,为健康人生打下基础;通过备餐及分餐过程中的小组分工培养合作能力;通过收拾餐具、我后打扫过程培养责任心。最重要的是,体验到与同学一起吃饭的乐趣。因此,“学校集中用餐”应纳入旨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有目的、有计划的“食育”范畴,而不是只限于顾及安全与健康的“就餐”行为。
(摘编自《人民教育》2019年第8期)
10.请给材料二和材料四各拟一个小标题。(每个标题15字以内)(4分)
▲
第 6 页 共 14 页
1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2分)
A.随着现代农牧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转基因产品风险已成为食品安全主要的风险类型。 B.甲醛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有机物,但防腐效果并不好,因此不允许在食物中添加甲醛。 C.材料三图表显示:只有1%的人担心注水肉问题,说明注水肉不再成为食品安全问题。 D.“学校集中用餐”不应只顾及安全与健康的“就餐”行为,还应顾及教育教化功能。 12.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请你结合相关内容分别提一条保障食品安全的建议。(4分) ▲ 1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任务。(4分)
近期,媒体曝光了个别不合格的牛奶产品,引起了消费者对牛奶安全问题的担心。重阳节到了,同学们准备去敬老院看望老人,由你负责到超市买几箱牛奶,老师提醒你要着一下牛奶包装盒上的标签。标签上的信息包含产品名称、产品类型、配料、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地址、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贮存条件、净含量等。
购买时你应该关注牛奶包装盒标签上的哪些信息?请根据材料三图表内容简要说说。 (四)古诗阅读(4分)
南行别弟
(唐)韦承庆
澹澹长江水,悠悠远客情。
落花相与恨,到地一无声。
[注释]①此诗为作者流放岭南与弟相别之作。
14.这两首写离别的诗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4分) ▲ (五)文言文阅读(14分) (一)
王荆公再罢政,以使相判金陵。筑第于南门外七里,去蒋山亦七里,平日乘一驴,从.
第 7 页 共 14 页
①
②
卢溪别人 (唐)王昌龄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 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数僮游诸山寺。欲入城,则乘小舫,泛潮沟以行,盖未尝乘马与肩舆也。所居之地,四无人家。其宅仅蔽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有劝筑垣墙,辄不答。元丰末,荆公被疾,奏舍此宅为寺,有旨赐名报宁。既而荆公疾愈,税城中屋以居,竟不复造宅。
(选自《东轩笔录》,有删改)
[注释]①王荆公:指王安石。②使相:官职名。③肩舆:轿子。
[二]
荆公退居金陵,蒋山学佛者俗姓吴,日供洒扫,山下田家子也。一日风堕挂壁旧乌巾,
①②
吴举之复置于壁。公适见之,谓曰:“乞汝归遗父。”数日,公问幞头安在,吴曰:“父村.老,无用,货于市中,尝卖得钱三百文供父,感相公之赐也。”公叹息之。因呼一仆同吴以
③
元价往赎,且戒苟以转售,即不须访索。果以弊恶回犹存,乃赎以归。公命取小刀自于巾.脚刮磨粲然黄金也盖禁中所赐者。乃复遗吴。 .
(选自《墨庄漫录》,有删改)
[注释]①乞:给:②幞(fú)头:古代男子用的一种头巾。③弊恶:破旧。 15.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去蒋山亦七里 ▲ .(2)公适见之 ▲ .(3)且戒苟以转售 ▲ .(4)乃复遗吴 ▲ .
16.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公 命 取 小 刀 自 于 巾 脚 刮 磨 粲 然 黄 金 也 盖 禁 中 所 赐 者 17.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3分) 其宅仅蔽风雨,又不设垣墙,望之若逆旅之舍。
▲ 18.两文都写罢政后的王荆公,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语段简要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
③
第 8 页 共 14 页
三、写作(68分)
19.下面是新华网《议起来》栏目的一次活动,请参与讨论,在留言区发表你的看法。(8分) 【议题】南京小学生尤逸轩的作文《藏在角落里的我》走红网络,被网友称为“一股清流”。她写道“自己长大后想当木匠”“也许我并不需要考哈佛北大,只要快乐就好”。
【议起来】有人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木匠也光荣;但也有人认为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对此,你怎么看?
【留言区】 ▲ 要求:(1)观点明确。(2)语言文明,表达得体。(3)100字左右。 2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同一段路,这一回我觉得很短,另一回又觉得很长;同一件事,有时我觉得有趣,有时则感到乏味;某个时候我什么都能做,换另一个时候义什么都不想做……
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感受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抒发感想。
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个人信息,如地名、校名、人名等。
第 9 页 共 14 页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书写(5分)
(1)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清楚,即可得满分。
(2)卷面虽有修改痕迹,但仍保持整洁、规范,也可得满分。 (3)书写潦草,涂改过多过乱,卷面不整洁,酌情扣分。 一、积累(16分) 1.(1)弥 旷 怡
评分标准:共3分。每空1分。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臂当车(螳臂挡车) 评分标准:共1分。写出其中一个成语即可。 (3)B
评分标准:共2分
2.(1)猛志固常在(2)溪云初起日沉阁(3)伤心秦汉经行处(4)贫贱不能移(5)①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评分标准:共10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漏字、增字不得分。 二、阅读(61分) (一)名著阅读(10分)
3.《西游记》中女儿国国王相中唐僧后准备留他为国王,自己不惜屈尊为王后,唐僧不答应,最后孙悟空用计获得通关文牒,并帮助唐僧脱身。《镜花缘》中女儿国国王相中林之洋后准备招他为妃,林之洋想尽办法却脱不了身,受尽折磨,最后在唐敖的帮助下才得以脱身、 评分标准:共2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
4.《西游记》叙述唐僧在女儿国的经历,意在突出唐僧西天取经途中不受外界诱惑的坚定意志。《镜花缘》叙述林之洋在女儿国的经历,描述女子所受的痛苦,意在表现女儿国的风俗习惯,揭露封建陋习。
评分标准:共2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
5.【示例1】我认为他们都很机智。孙悟空一路上与妖魔鬼怪斗智,如三借芭蕉扇这一情节
第 10 页 共 14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