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出示并齐读:“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你一定有所感悟吧?那么,你想对鲁滨逊说些什么呢?你又想对自己说些什么? 2.课外拓展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或《世界名著历险故事大观》。 板书设计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梗概: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获救回国
感悟:在困境中,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6* 骑鹅旅行记(节选)
教学目标
1. 默读节选片段,说说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2.猜猜在小说有趣的动物故事中的神奇之处。读读原著。 教学重点
默读节选片段,说说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的变化。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介绍这本书和作者。
1.老师介绍:这是世界上唯一的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儿童文学作品。这是一本在瑞典乃至全世界家喻户晓的图书,一本和作者同时印在纸币上的图书,作者瑞典女作家拉格洛芙因为这本书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她唯一为儿童写的长篇童话。 这部作品生动讲述了小男孩尼尔斯骑鹅旅行的有趣经历,描绘了作者的祖国瑞典的美丽河山,书中还穿插介绍了大量瑞典的民间传说,让小读者在阅读中懂得了真诚、勇敢、友爱和爱国,并获得了丰富的地理和历史知识。 2.找找书上介绍做好则和这本书的地方读一读。 二、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一个不爱学习,喜欢恶作剧的顽皮小孩“尼尔斯”,因为一次捉弄了小妖精,而被小妖精用魔法变成一个只有拇指大小的人。他骑在他家的大白鹅背上,跟着一群大雁出发作长途旅行。尼尔斯被雄鹅带进了雁群,原以为会受到大家热情的欢迎,却因为自己臭名远扬而遭到雁头领阿卡的厌恶,尼尔斯决心痛改前非,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渐渐的,尼尔斯成了雁群中的一分子与拯救雁群的英雄,得到了阿卡及雁群的信任,他的性格与脾气也慢慢地改变了……
通过了这一次奇妙的旅行,尼尔斯增长了许多见识,结识了许多朋友,也碰到过好几个凶恶阴险的敌人。他在种种困难和危险中坚强的克服,受到了锻炼,改掉了原先调皮捣蛋的毛病,成
了一个品德高尚,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最后终于回到家中,恢复原形,变成了一个好孩子。 三、书中有哪些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1.书中有哪些人物?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她们各自的特点吗?(尼尔斯、莫顿、阿卡、狐狸斯密莱等等) 2.你最喜欢谁?为什么?
(1)说说尼尔斯:尼尔斯由一个不懂事的小孩,他出生在农民家庭,起初家里有些贫穷,后来经过父母的努力慢慢的开始宽裕起来,可是他整天捉弄动物,后来惹火了住在牛棚里的小精灵,被变成了与小精灵一样大小,甚至还能听懂各种动物的语言。在跟随莫顿和雁群飞行的过程中,学会了帮助别人、遵守诺言、为朋友能牺牲自己的大男孩。
(2)说说莫顿:莫顿是尼尔斯家的鹅,是不愿服输的代表,一开始饱受大雁的歧视,但为了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在挫折中成长,还遇到了自己心爱的一半——邓芬,它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赢得了大雁的尊重,赢得了爱情,也创造了自己幸福生活。
(3)说说阿卡:阿卡是慈爱、智慧长者的化身,是雁群的领头人,它和养子老鹰“高歌”之间的母子亲情是那样的高尚和伟大。
四、文中哪件事让你最感动?找出来仔细读一读。 五、读了这本书你有什么感想?
1.动物不仅是人类的好朋友,更是人类的好帮手。鸽子可以送信,能在茫茫大海里搜寻遇难的飞行员,昆虫传授花粉,花草树木才会成长,我们才能吃上香甜的瓜果,喝上牛奶和蜂蜜…… 2.人们应该保护好环境,不要伤害动物,动物是我们真挚的好朋友,让我们放下手中的猎枪,不要残杀、驱逐它们,给动物一个安身之处。否则,当地球没有了飞禽走兽,没有了花草树木、河流,那将是个多么冷清,可怕、毫无生机的世界啊!
3.动物的情感和人的情感一样,丰富而感性。真的!有时人类自以为很强大,看不起渺小的其他生物。熟不知,它们却以另外一种方式报复人类的无知,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人,既然是万物之灵,就应该和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物和谐共处,一起珍惜地球提供我们的宝贵资源。 4.尼尔斯从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变成一个勇敢、帮助别人的好孩子。帮助别人是最快乐的,我也要做这样的孩子。“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给永远比拿愉快” 5.读完这篇故事,我学会了不能捉弄别人,要互相帮助。
6.本书不但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知道尊重他人,要热心帮助别人,更让我领略了瑞典的高山大河,森林草原,聆听了许多动人的古老传说。 六、读了这本书后你有什么愿望?
1.希望能有人让我变小,我会十分高兴地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让我们人类和动物互相帮助,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2.还希望有我们的作家把祖国的美丽山川和动听传说也写下来,让我们领略祖国的奇山异水,秀美风光;让我们在动听的神话传说中感受祖国博大深厚的传统文化。
7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教学目标
1.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吸引之处。
2.感知人物形象,寻找自己身边的伙伴的相同点,并阅读原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教学重点
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吸引之处。 教学难点
感知人物形象,寻找自己身边的伙伴的相同点,并阅读原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会生字新词,了解选段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吸引之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起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冒险吗?你有过冒险的经历吗?试着讲一讲。
2.贪玩、渴望冒险,不喜欢被约束,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一部美国同名长篇小说中的节选内容,(板书课题 《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书是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之一。(板书:马克吐温 美国作家)
3.(出示汤姆索亚的插图)这个小男孩叫汤姆索亚他惊心动魄的历险连大人都称羡不已,今天,我们一同来认识他。 介绍课前收集马克吐温的相关资料,简介作者,缩短了孩子与作者的距离,也缩短了与文本的距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学生字词。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或工具书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2)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 1)读词语:恐怖 吱声 发誓 轻蔑 津津有味 蔚蓝本 无所谓 凄惨 (读准“吱、蔑、津”3个字的读音。“怖、吱、蔚、凄”等字,利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忆字形。“津”字要与形近字“律”比较。“蔑”字比较复杂,书写是要写正确。) 2)理解词语。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不寒而栗:不寒冷而发抖。 轻蔑:轻视,看不起。 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凄惨:凄凉,悲惨。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思考: (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在坟场探险时目睹了一起凶杀案,汤姆勇敢地站出来指出真正的凶手。还讲同学蓓姬过生日时,汤姆又和大家一起去山洞探险,汤姆和蓓姬迷了路,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在山洞里发现了凶犯乔。脱险后,汤姆告诉人们乔在山洞里,应把他救出来,接受审判。当人们打开山洞时,发现乔已经饿死了。)
(2)你觉得汤姆索亚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文中哪部分内容直接写出了这一特点?
(汤姆索亚是个聪明、调皮而又富有正义感的男孩,而且喜欢冒险。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直接写出了这一特点。) (3)你又是通过哪些事情体会到的呢? (汤姆索亚的调皮、喜欢冒险主要体现在两件事上,一是他和哈克贝利半夜到坟场去练胆,二是他不顾同学的劝阻,到山
洞探险。)
(汤姆索亚的正义感主要体现在他勇敢地站出来,在法庭上指证杀死大夫的不是波特,而是 乔。当知道人们已用大铁门把山洞锁死时,又告诉人们乔还在山洞里,他犯了罪应判刑,但不能让他憋死在山洞里。)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通过同学们自己的阅读,我们知道了汤姆索亚这个男孩的特点,那么他的聪明、调皮、正义 感、冒险,课文又是如何具体来写的呢?下节课,我们再来仔细研究。 作业: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情节的吸引之处。
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汤姆索亚是一个调皮、喜欢冒险,而又十分勇敢、富有正义感的孩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还记得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笔下的那个小男孩吗?他有什么特点呢? 2.这节课,我们就来仔细地学习课文,相信这位小男孩就会留在你的记忆里。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汤姆索亚的聪明、调皮、正义感、冒险,在文中又是如何具体的描述的呢?请同学们仔细 读课文,你认为哪些情节写得精彩或者哪个地方最能打动你,多读几遍,从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呢? 汇报小组学习所得,教师点拨指导。
调皮、冒险: (1)汤姆索亚和哈克贝利半夜到坟场去练胆,目睹了一起凶杀案。
(2)山洞“谁也不知道里面有多深”,通道“黑乎乎的”说明山洞很危险。但汤姆索亚和蓓姬“走在最前面”“津津有味地欣赏洞里的景观”“不顾同学们的劝阻,一直往前走”,从这里可以体会到汤姆索亚喜欢冒险。
正义感:(1)汤姆索亚开始出庭时,看到乔铁青的脸,“心里害怕得要命”,说话“有点吞吞吐吐”后来他“话越来越多,声音也越来越大,越来越自然了”,他讲出了事情的经过。汤姆索亚觉得不去作证,波特就会受到冤枉,他良心不安。最后他打定主意决定出庭作证。从这里可以看出汤姆索亚富有正义感。 (2)当汤姆索亚从山洞中脱险后,他告诉撒切尔法官,乔还在山洞里,应该把他救出来审判他。进一步说明汤姆索亚是一个有爱心、富有正义感的孩子。 坚强:汤姆索亚和蓓姬在迷路后,没有找到回去的路,带的食物已经吃完了,蜡烛也快用光 了,两人又累又恶,蓓姬越来越觉得没有希望了,但汤姆索亚知道不能泄气,安慰蓓姬一定会找到出口回到父母的身边,这些说明了汤姆索亚是个坚强、关心他人的好孩子。 三、练习复述课文
1.说说你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的故事后有什么感想。 2.简要复述课文 先自己简要说说汤姆索亚的故事,再在小组里说说,最后面向全班说。 四、总结全文
1.学习了本篇课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把汤姆索亚历险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其他人听。 板书设计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马克?吐温 美国作家 汤姆和贝琪失踪后人们的悲痛心情 汤姆和贝琪归来后人们的喜庆场景 敢于冒险的精神 精彩片段 汤姆得意地讲述山洞历险的经历 汤姆看望生病的伙伴哈克
口语交际: 同读一本书
教学目标
1.学会借助批注梳理思路,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
2.表达观点时能以内容为依据,从书中找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 法。能够准确理解他人的想法,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讲的理由是否充分。 教学重点
1.学会借助批注梳理思路,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观点。 2.表达观点时要以内容为依据,从书中找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
能够准确理解他人的想法,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讲的理由是否充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 2.导入新课。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使同读一本书,不同的读者,心得体会也 可能不一样。今天让我们一起开展班级读书会,围绕同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的收 获。
二、明确交际要求。
1.读教科书,说说这次口语交际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 2. 互相交流,说说这次口语交际可以选择哪些方面的内容来讲。(①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②你怎样评价主人公?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③有没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困惑,或是感到奇怪?有没有完 全出乎意料、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情节?④读这本书的时候,你想到了哪些相似的书,或是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⑤故事的结局你喜欢吗?如果你来写这个故事,你会怎么写?……) 3.小组交流:本次口语交际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①引用原文说明观点,使观点更有说服力。②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讲的理由是否充分。) 三、互动交流,汇报心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