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大二附中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考
物理试卷
命题人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总分 高一集备组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来源:学科网ZXXK]A. 被压缩的物体其分子之间只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 B.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C. 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D. 理想气体对外做功时必需吸收热量
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爱因斯坦在光的粒子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光电效应方程 B. 动能相等的质子和电子,它们的德布罗意波也相等 C. 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D. 卢瑟福根据 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3. 关于天然放射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所有的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
B.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与外界的温度无关 C. 、 、 三种射线中, 射线电离能力最强
D. 一个原子核在一次衰变中可同时发出 、 、 三种射线 4. 下列现象中不是由表面张力引起的是
(
)
A. 草叶上的露珠呈球形 C. 使用钢笔难以在油纸上写字
B. 布伞有孔,但不漏水
D. 玻璃细杆顶端被烧熔后变成圆形
5. 铀核( )经过m次 衰变和n次 衰变变成铅核( ),关于该过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来源:学|科|网Z|X|X|K]
A. ,
B. 铀核( )的比结合能(平均结合能)比铅核( )的比结合能(平
均结合能)小
C. 衰变产物的结合能之和小于铀核( )的结合能 D. 铀核( )衰变过程的半衰期与温度和压强有关
6.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放着两个物体,其间用一根不能伸长的细绳相连,
开始时B静止,A具有 的动量(以向右为正),刚开始绳松弛。在绳拉紧 可能拉断 的过程中,A、B动量的变化量可能为 (
)
A. , B. ,
C. , D.
7. 如图描绘一定质量的氧气分子分别在 和 两种情况下速率分布情况,符
合统计规律的是
(
)
8. 甲、乙两种薄片的表面分别涂有薄薄的一层石蜡,
然后用烧热钢针的针尖分别接触这两种薄片,接触点周围熔化了的石蜡分别形成如图所示形状 对这两种薄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甲的熔点一定高于乙的熔点 C. 乙一定是晶体
B. 甲一定是晶体 D. 无法判断谁是晶体
9. 如图所示,在一个带活塞的容器底部有一定量的水,现保持温度不变,上提活
塞,平衡后底部仍有部分水,则
(
)
A. 液面上方水蒸气的密度和压强都不变
B. 液面上方水蒸气的质量增加,密度减小 C. 液面上方水蒸气的密度减小,压强减小 D. 液面上方的水蒸气从饱和变成未饱和
[来源:学.科.网]
10.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已知某金属的逸出功为 ,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
A.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吸收能量为
的光子而被激发
n∞5432EneV0-0.54-0.85-1.51-3.40-13.6B. 用能量为 的电子轰击处于基态
的氢原子,一定不能使氢原子发生能级跃迁
1C. 用 能级跃迁到 能级辐射的光子照射金属,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
电子最
大初动能为
于 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4种谱线
D. 一群处
11. 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比 : :2,
它们原来静止在平板车C上,A、B间有一根被压缩
了的水平轻质弹簧,A、B与平板车上表面间动摩擦因数相同,地面光滑。当弹簧突然释放后,A、B被弹开( 、B始终不滑出平板车),则有( )
A. A、B系统动量守恒
B. A、B、C及弹簧整个系统机械能守恒 C. 小车先向左运动后向右运动 D. 小车一直向右运动直到静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