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操作系统实验可变分区内存分配首次适应算法模拟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17:24:2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 . .

.. .. 可变分区存分配首次适应算法模拟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学 院:

指导教师: 林夕

二零一八 年 十一月

目 . . .

一、实验目的

主存的分配和回收的实现与主存储器的管理方式有关的,通过本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在可变分区管理方式下应怎样实现主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

二、实验容及原理

编写一个存动态分区分配模拟程序,模拟存的分配和回收的完整过程。 模拟在可变分区管理方式下采用最先适应算法实现主存分配和回收。 可变分区方式是按作业需要的主存空间大小来分割分区的。当要装入一个作业时,根据作业需要的主存量查看是否有足够的空闲空间,若有,则按需要量分割一个分区分配给该作业;若无,则作业不能装入。随着作业的装入、撤离,主存空间被分成许多个分区,有的分区被作业占用,而有的分区是空闲的。

当进程运行完毕释放存,系统根据回收区的首址,从空闲区链表中找到相应的插入点,此时可能出现以下4种情况之一:

1.回收区与插入点的前一个空闲分区F1相邻接,此时将两个分区合并 2.回收区与插入点的后一个空闲分区F2相邻接,此时将两个分区合并 3.回收区与插入点的前,后两个空闲分区相邻接,此时将三个分区合并

4.回收区既不与F1相邻接,又不与F2相邻接,此时应为回收区单独建立一个新表项 三、程序设计 1.算法流程

.. ..

. . .

3.详细设计

(1)定义两个结构体

struct kongxian //空闲分区 {

int start; //起址 int end; //结束 int length; //长度 }kongxian[N];

struct zuoye //作业分区 {

int start; //起址 int end; //结束 int length; //长度 }zuoye[N];

(2)init() //初始化函数kongxian 结构体为 0 1023 1024 print1() //打印空闲分区 print2() //打印作业分区 main()中具体实现算法:

printf(\请输入作业的占用空间的长度 \ scanf(\ flag=0;

for(i=0;i

if(kongxian[i].length>=len) //首次适应算法 {

flag=1; break; } }

if(!flag) {

printf(\存分配失败\\n\ } else {

//将该作业加入作业区里

zuoye[n2].start=kongxian[i].start; zuoye[n2].end=zuoye[n2].start+len; zuoye[n2].length=len; n2++; //作业数加1

if(kongxian[i].length==len) //该分区全部用于分配,删除该空闲分区

.. ..

操作系统实验可变分区内存分配首次适应算法模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0ha64bdbl2mdyx423a46cyp27lzc201brk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