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初步设计.
前 言
一、山西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的核准文件,参与兼并重组整合各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名称及隶属关系,兼并重组整合后煤业有限公司矿名及隶属关系。
二、编制矿井兼并重组整合设计的依据
1.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晋政办发[2007]35号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加快培育和发展大型煤炭集团公司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2. 山西省人民政府文件晋政发[2008]23号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实施意见》;
3. 山西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晋国资产权[2008]70文文“关于印发《关睛省属企业收购兼并重组地方煤矿矿业权评估核工业准(备案)工作意见》的通知”;
4.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晋政办发[2008]83号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地资源厅关于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所涉外资源采矿权价款处置办法和通知》;
5.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晋政办函[2008]168号文关于印发《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流程图》的通知”;
6. 山西省人民政府文件晋政发[2009]10号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有关问题的通知》;
7.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晋政办发[2009]100号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集中办理兼并重组整合煤矿证照变更手续和简化项目审批程序有关关问题的通知》;
8. 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X号文《关于XX市XX县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
1
山西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初步设计.
9. 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文件晋煤规发[2009]X号文“关于《山西省XX煤业有限公司资源重组整合地质报告》的批复”;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年制定的《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2005);
11.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2006年颁发的《煤矿安全规程》(2009年版);
12. 兼并重组整合矿井的采矿许可证(证号1400000XXXXXX); 13. 现场调研资料; 14. 设计委托书; 15. 其它设计的依据。 三、设计的指导思想 四、兼并重组整合设计的特点 五、设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设计生产能力:XXMt/a;
2.井巷工程量:总长度XXm,新增长度XXm,利用原长度XXm; 3.工业建筑总体积XXm3,胶带输送机走廊总长度XXm,新建工业建筑总体积XXm3, 新建胶带输送机走廊总长度XXm;
4.行政、公共及居住建筑总面积XXm2,新建行政、公共及居住建筑总面积XXm2;
5.矿井在籍人数:XX人; 6.原煤生产效率:XXt/工;
7.基本建设总投资XX 万元,其中井巷工程XX 万元,土建工程XX 万元,机电设备购置XX 万元,安装工程XX 万元,其他基本建设费用XX 万元,预备费XX 万元,建设期利息XX 万元;
8.吨煤投资:XX元/t;
2
山西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初步设计.
9.建设工期:XX个月; 10.原煤吨煤成本:XX元; 11.投资回收期:XXa。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3
山西XX.煤业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初步设计.
第一章 井田自然概况及兼并重组整合前各矿现状
第一节 井田自然概况
一、交通位置
矿井所在地理位置,交通情况,至附近大城市和车站的距离。 插图:交通位置图1-1-1。 二、地形地貌 三、河流水系
河流、湖泊、湿地的分布及范围,河流的流量,通航情况及最高洪水位等,所属水系。
四、气象及地震情况
本区属大陆性气候,据XX县气象站资料,本井田气候特点是温凉干燥,四季分明,冬季少雪,春季干燥多风,夏季雨量集中,秋季短促凉爽。据统计,年平均气温XX℃,冬季平均温度XX℃,最低气温在1月份,极端最低气温为-XX℃(XXXX年);夏季平均气温XX℃,最高气温7月份,极端最高气温XX℃。年降水量在XX~XXmm之间,年蒸发量为XXmm,蒸发量一般是降水量的X倍。每年X~X月为风季,风向多为XX风,风力一般X~X级,最大达X级。每年XX月至次年X月为结冰期,冻土深度常在Xm左右,历年最大冻土深度Xm。最大积雪厚度XXmm。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和《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图A1),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X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Xg。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