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 九华山 天堂寨 天柱山 巢湖 报恩寺 白云景区 齐云山 琅琊山 琥珀山庄 包公祠 环城公园 逍遥津 甘露寺 王溪山色 祗园寺 福建
永定土楼 九日山 开元寺 天游峰 鼓浪屿 鳌园 太姥山 九曲溪
胡里山炮台 南普陀寺 日光岩 鸳鸯溪 菽庄花园 万石岩 东山岛 泉州 广东
欢乐谷 从化温泉 越秀山 连州地下河 必背瑶寨 丹霞山 白云山
流花湖公园 万绿湖 英西峰林走廊 九泷十八滩 南华寺 光孝寺 镇海楼 人境庐 南澳岛 广西
星岛湖 龙脊梯田 桂林山水 阳朔 天坑 德天瀑布 漓江 象鼻山 七星岩 姑婆山 圣堂山 莲花山 纳灵洞 斜阳岛 涠洲岛 珍珠城 贵州
黄果树瀑布 织金洞 红枫湖 天河潭 梵净山 舞阳河 香炉山 青岩 黔灵公园 龙宫风景区 黄果树景区 九龙洞风景区 六盘水 滴水潭 侗寨鼓楼 陡波塘瀑布 香港
维多利亚公园 海洋公园 浅水湾 西贡 太平山顶 宝莲寺 铜锣湾 尖沙咀
圣约翰大教堂 凌霄阁 九龙城寨公园 香港太空馆 黄大仙庙 沙田马场 荃湾 南丫岛 北帝庙 青马大桥 海蚀洞 天坛大佛 大屿山 大浪湾 万佛寺 香港夜景 澳门
黑沙湾 莲溪庙 玫瑰圣母堂 融合门 澳门文化中心 竹湾海滩 谭公庙 白鸽巢公园 松山灯塔 关帝庙
东郊椰林 西沙群岛 五指山 东坡书院 大东海 琼台书院 万泉河 南山寺 鹿回头 台湾
太鲁阁 阳明山 合欢山 日月潭 鹅銮鼻 台北故宫 阿里山 玉山 秀姑峦溪 溪头 野柳 七美岛 林家花园 宝岛美景 兹湖 赤嵌楼 云南
大研古城 束河 碧塔海 松赞林寺 虎跳峡 梅里雪山 牦牛坪 拉市海 泸沽湖 纳帕海 哈巴雪山 天生桥 三江并流 金沙江 落水村 乃古石林 玉龙雪山 怒江 澜沧江 白茫雪山 明永冰川 中甸 独树成林 飞龙白塔 云杉坪 白水河 蝴蝶泉 洱海 白沙壁画 普济寺 西双版纳 孔雀湖
四川
都江堰 西岭雪山 九寨沟 黄龙 日则沟 树正沟 武侯祠 僰人悬棺 杜甫草堂 三星堆 则查洼 牟尼沟 米亚罗 盆景池 万年寺 剑岩 青城山 清音阁 洗身洞 贡嘎山 海螺沟 亚丁 峨眉山 乐山大佛 蜀南竹海 稻城 仙乃日 央迈勇 海子山 报国寺 二郎山 木格错 重庆
瞿塘峡 北山 缙云山 四面山 金佛山 渣滓洞 白公馆 歌乐山 宝顶山 巫峡 白帝城 三峡大坝 芙蓉洞 葛洲坝 丰都鬼城 石宝寨 甘肃
郎木寺 嘉峪关 悬壁长城 炳灵寺石窟 大地湾遗址 伏羲庙 嘉峪关关城 悬壁长城 炳灵寺石窟 大地湾遗址 麦积山石窟 崆峒山 莫高窟 山丹军马场 榆林窑 玉门关 青海
塔尔寺 青海湖 格尔木 茶卡盐湖 鸟岛 倒淌河 日月山 柴达木盆地北禅寺 东关清真大寺 倒淌河 海心山 孟达天池 南山公园 欧布拉黄河源 宁夏
西夏王陵 贺兰山岩画 沙湖 长江源 宏佛塔 海宝塔寺 玉皇阁 沙坡头青铜峡108塔 华夏珍奇艺术城 方塔 包兰铁路 宁夏平原 中卫高庙石空寺石窟 峡口 新疆 西藏
布达拉宫 珠穆朗玛峰 八廓街 纳木错 小昭寺 哲蚌寺 色拉寺 楚布寺神山 圣湖 班公湖 托林寺 强巴林寺 卡若遗址 扎什伦布寺
卡玛多塔林曲贡遗址 墨脱 雅鲁藏布大峡谷 然乌湖 日喀则 古格王朝羊卓雍湖 大昭寺 萨迦寺 夏鲁寺 绒布寺 藏王墓 昌珠寺 桑耶寺雍布拉康 拉姆拉错 罗布林卡 河 那拉提草原 霍尔果斯
园林旅游资源,作为休闲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游客参观、游览国内旅游景点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
中国园林都是历朝历代的达官贵人“珍藏之宝贝”和“奢侈之精神食粮”,无论是北方的皇室园林、江南的文人、官僚园林,还是岭南的商贾园林,莫不如此。而随着社会的市民化和旅游的产生和发展,园林资源成为旅游资源的的一部分、大众休闲旅游产品中的重要一种.广州、香港和澳门,其园林资源因其开创性,独特性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并成为受游客青睐的旅游景点之一。
穗港澳三地园林的的发展都面临着便随城市化或城市发展而产生的的人口增长、环境污染、可用绿地面积下降、城市过快扩张等问题的困扰。此外,经济发展优先的决策模式使政府往往以牺牲遗产建筑、城市绿地来助推经济的增长和“城市的进步”;这使城市园林资源、城市环境遭受破坏,城市文化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都可能面临进一步恶化的命运。广州、香港和澳门是岭南地区发展程度较高的三座城市,虽长期以来同处于广府文化圈,但由于历史原因,近代以来,广州与港澳便走上不同的发展轨道,三地的文化和园林资源也有各自的特性。此外,由于相对于广州而言,港澳的发展程度更高,社会各项制度的建设更趋完善,近代以来其对传统文化继承和保护更好,因此,其对建筑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有许多值得称赞的地方。所以,通过分析穗港澳三地园林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并对三地园林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比较,进而得出其异同点,探讨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得出港澳建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成功经验,对广州园林文化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保护,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也有助于推动广州旅游业的发展和岭南园林研究的深化。
(三)澳门园林文化旅游资源概述
澳门进入古代中国中央王朝版图始于秦朝,当时是南海郡管辖之地。澳门与香港一样,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开发较晚,直至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到来之前,澳门仍相当荒凉,人烟稀少,只是一个避港湾。所以从秦朝至16世纪中叶这一时期,澳门出现的园林建筑估计也就只有妈祖庙了,而现存最古老的妈祖庙是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的妈阁庙,而妈阁庙便是澳门的西文名称,可见妈阁庙在澳门历史中的地位。而葡萄牙殖民者的到来,不仅推动了澳门的开发,并促使澳门园林向多元化发展。澳门自1557年开埠后,寺院园林进一步发展,在中式庙宇方面,有佛教寺院园林观音庙、竹林寺、功德林和菩提园,妈祖庙园林普济禅院的天后宫、望厦康真君庙的天后殿、连峰庙的天后殿、马交石天后宫,其他寺庙园林位于十月初五街的康真君庙、莲溪新庙、包公庙、哪吒庙;在西式教堂方面,有天主教教堂圣保禄教堂、圣安多尼堂、圣老楞佐教堂、玫瑰堂,基督教新教教堂马礼逊堂。澳门中式寺院园林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庙里不只有一个菩萨”,像普济禅寺、连峰庙、望厦康真君庙都供奉着多个“神仙”;此外它们还有充当“中国驻澳办事处”或具有澳门华商举行重要会议的场所的功能,真所谓一庙多
用,例如妈阁庙、莲峰庙、观音庙。而西式教堂在澳门城市建筑布局方面有重要地位,如果将澳门半岛分为几个村,而一座代表性西式教堂就是一个“村委会办公室”,该村村民民居便以它为核心进行布局。正因为这种西式教堂有类似中国大陆宗祠的地位,它的公共性就更为明显,便要在教堂旁留出一片区域,以便大型公共活动或宗教活动举行时使用。私家园林开始产生和发展。在澳门的“港城”地位未被香港取代之前,澳门的商业贸易活动相当发达,商业的发展促进了澳门私家园林的发展,出现了一批私人宅园。在中式私家园林方面,有始建于1881年的郑观应的宅园、始建于1904年的卢廉若花园以及与卢园同样有苏州园林风格的张园和唐园等园林;在西式私人宅园方面,有初建于1770年的贾梅士花园住宅、建于
1921年的快活别墅、建于1917年的白宫和1930年军火库爆炸以前的“兵头花园”等园林。中式私家园林主要仿中国大陆的私家园林,如卢园、张园、唐园仿苏州园林,郑家大屋仿岭南园林,此外它们建筑局部又有西方建筑的因素,因此有中西结合的特点。而西式私人宅园风格往往与现代人工造景式花园风格更加接近。公园的建设也取得一定的发展,较早的公园有由贾梅士花园住宅转化而来的白鸽巢花园和建于1898年的华士古达嘉马花园,之后又出现一大批公园,例如二龙喉公园、松山公园、石排湾郊野公园、路环琼林、螺丝山公园、孙中山纪念公园等,这些大大小小的公园穿插于澳门城市之中,与各种风格的近现代建筑,共同造就了澳门独特的城市风景。澳门的公园一般规模不大,但就在很小的空间里造就的一个个布满花草树木的分外宁静的休憩之处,成为澳门市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
(一)穗港澳文化旅游资源之相同点
由于穗港澳同处于岭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穗港澳同属于广府文化圈,在历史进程中的相当一段时间里,港澳主要是接受来自作为岭南文化中心的广州“先进文化”的影响,直至今天,港澳居民大多数说粤语,很多风俗习惯与广州
相似。因此穗港澳的园林文化资源必然存在着许多相同、相似之处。 1.受西方建筑文化影响大,中西“混血儿”多 2.园林建筑经济、实用,多体现在中式园林上
澳门,妈阁庙因坐落在妈阁山上,其正殿、弘仁殿、观音殿和正觉禅林便沿弯曲的山路建造,没有墨守成规地采用一般的规整式;此
外,妈阁庙、普济禅寺、莲峰庙不仅仅是烧香拜佛的地方,更有充当会议厅、“中国驻澳办公室”等其他功能。
港澳本来土地资源就非常稀缺,可谓寸土寸金,因此在两个城市,不仅传统园林规模不大,许多现代普通公园也现代非常“迷你”、小巧。
1.港澳园林受西方文化影响更大、中西融合更深入
港澳是多元文化的的大熔炉,是多种文化和谐共处的典范之处,因此文化融合似乎已成为港澳的城市标签。就现存的西式园林而言,广州西式园林集中于沙面,而港澳西式建筑和西式园林几乎随处可见。就现存的中西结合的园林而言,广州东山区还有一些民国时期建造的花园式洋楼,如陈济棠公馆、陈廉仲公馆,此外在广州商业区还有一些骑楼建筑。而在港澳这样的园林建筑则多得多,例如在香港有圣玛利亚堂、圣三一堂、循道会、虎豹别墅、景贤里大屋等,在澳门有大三巴牌坊、郑家大屋、卢廉若公园、白鸽巢公园等。西方文化,在广州是“客人”的话,在港澳则是“亲人”。如在香港和澳门之间做比较的话,澳门园林的文化融合的程度深于香港,毕竟澳门开埠时间更早,中西文化面对面碰撞和交流的历史更悠久。 2.港澳中式传统园林的发展远不及广州
广州长期是岭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广州的开发和发展的历史也远比港澳悠久,港澳在开埠之前,除了出现几座寺院庙宇,园林的发展几乎还处于空白。因此广州中式传统园林的发展程度远高于港澳。广州曾作为两个地方王朝的的首都,有辉煌而短暂的皇室园林发展史。广州私家园林的发展历史也非常悠久,有唐宋两朝的士人私家园林、明清时期的商贾私家园林以及现在兴起住宅小区园林。酒家园林也始于广州。而港澳开埠后,随着商业、贸易的繁荣,私家园林才开始出现,酒家园林也是从广州“引入”。澳门中式寺院园林布局多仿广州建筑布局。
3.港澳现代园林建筑在规划建设、设计理念上比广州更先进
港澳在社会发展程度上整体上高于广州,因此港澳现代园林建筑在规划建设、设计理念上比广州更先进。在城市绿地上,广州城市绿地覆盖率至1999年底年为29.34%,而香港绿地面积在1992年就占香港总土地面积的68.7%,
而澳门虽然1999年的城市绿地覆盖率为23.3%,但澳门1999年的人均绿地面积为高于中国广州网于2006年10月9日在《广州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平方米》这篇报道发布的广州2006年的11.32m2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