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速铁路规范讨论稿2-26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2:11: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每个CPⅢ点至少应保证有三个自由测站上的方向和距离观测量。 ,CPⅢ平面网的外业观测网形如图3.6.8-1所示。(放条文说明中)再加与CPII联测方法 CPⅢ CPⅢCPⅢCPⅡ60mCPⅢ 图3.6.8-1 测站间距为120m的CPⅢ平面网观测网形示意图

受施工影响,通视条件困难时,可采用图3.6.8-2的网形进行CPⅢ平面网的外业观测。此时自由测站间距约为60m、每个测站应该观测8个CPⅢ点、每个CPⅢ点至少应保证有四个方向和四个距离的交会。 CPⅠCPⅡ60m60m 图3.6.8-2 测站间距为60m的CPⅢ平面网观测网形示意图

3.6.10 CPⅢ平面网水平方向应采用多测回全圆方向观测法进行观测。当观测方向较多时,可以采用分组全圆方向观测法。全圆方向观测应满足表3.6.10的规定。

表3.6.10 水平方向观测技术要求

仪器测回半测回归同一测回各控制网等级 等级 数 零差 方向2C互差 CPⅢ 05″ 1″ 3 4 6″ 9″ 9″ 9″ 同一方向归零后方向值较差 6″ 6″ 2C值 15″ 15″ 3.6.11 CPIII距离测量应满足表3.6.11的规定。

CPⅢ控制网距离应采用多测回距离观测法:盘左和盘右分别对同一个CPⅢ点进行距离测量,把盘左和盘右距离测量的平均值作为一测回的距离测量值;每个CPⅢ点距离测量的测回数应与水平方向相同,盘左和盘右测距较差应≤1.0mm,各测回测量的距离较差应≤1.0mm。(换成表3.6.11)

3.6.12 当CPⅢ平面网外业观测的半测回归零差、同一测回各方向2C互差、不同测回同一方向归零后方向值较差、同一CPⅢ点各测回距离较差不满足第3.6.9条、第3.6.10条、表3.6.11要求时,该测站外业观测值应部分或全部重测。(该条进一步阐述)

3.6.13 CPⅢ控制网应每隔600m左右(400~800m)联测一个CPⅠ或CP Ⅱ控制点,与上一级CPⅠ、CP Ⅱ控制点联测时,应至少通过2个自由测站或两个CPIII点进行联测。可以根据测量需要分段测量,测段长度不宜小于4km。测段间应重复观测不少于6对CPIII点作为重迭观测区域进行测段衔接。

3.6.14 CPIII控制网数据处理应采用铁道部主管部门鉴定合格的软件。数据处理软件应与全站仪数据采集接口兼容。平差计算前应对观测数据按第3.6.9条和第3.6.10条,3.6.11进行检核,检核合

20

格后,方可进行CPⅢ网平差计算。

3.6.15 CPⅢ网平差精度控制指标主要为:方向观测值的改正数≤±4″,距离观测值的改正数≤±2mm;CPⅢ控制网约束网平差的点位中误差≤±2mm,距离观测值的中误差≤±1mm,CPⅢ网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1mm。(分CPIII点和已知点分别列表)

3.6.16测段分段平差时,前后段独立平差重合点坐标差值应满足≤±3mm。满足该条件后,后一测段CPⅢ网平差,应采用后测段的CPⅠ、CPⅡ控制点及重叠段CPⅢ点进行固定约束平差。

3.6.17坐标换带处CPⅢ控制网计算时应分别采用相邻两个投影带的CPⅠ、CP Ⅱ坐标进行约束平差,并分别提交相邻投影带两套CPⅢ平面网的坐标成果,两套坐标成果都应该满足表3.6.4的精度要求。提供两套坐标的CPIII重合段长度应不小于800m。 3.6.18 CPIII控制网复测应符合规定(补充复测要求)(统计) 3.6.19 CPⅢ平面网的平差计算取位,应按表3.6.19中的规定执行。

表3.6.19 CPⅢ平面网平差计算取位

等级 CPⅢ平面网 水平方向观水平距离观方向改正数点位中误差距离改正数(mm) 测值(″) 测值(mm) (″) (mm) 0.1 0.1 0.01 0.01 0.01 点位坐标(mm) 0.1 3.6.20 CPIII测量成果资料应包括:

1技术方案设计书;

2平面控制网联测示意图; 3外业观测原始数据;

4平面控制网平差计算手簿; 5 平面控制网坐标成果表; 6仪器检定资料;

7测量技术总结报告。

21

4 高程控制测量

4.1 一般规定

4.1.1 高程控制测量分为勘测高程控制测量、水准基点高程测量、CPⅢ控制点高程测量。各级高程控制测量等级及布点要求应按表4.1.1 的要求执行。

表4.1.1 各级高程控制测量等级及布点要求

控制网级别 勘测高程控制测量 水准基点高程控制测量 深埋水准高程控制测量 基岩水准高程控制测量 CPⅢ高程测量 测量等级 二等水准测量 四等水准测量 二等水准测量 二等水准测量 二等水准测量 精密水准测量 点间距 ≤2km ≤2km ≤20km放在埋石中 ≤300km ≤100m 注:1 长大桥隧及特殊路基结构施工高程控制网等级应按相关专业要求执行;

2深埋、基岩水准高程控制测量可与水准基点高程控制测量为同一水准路线,布设深埋、基岩水准点主要是针对软土地段、地下水超采严重及地表沉降不均匀地区。放在埋石中

4.1.2各等级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应符合表4.1.2的规定。

表4.1.2各等级水准测量精度要求(mm) 水准测量等级 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 误差M△ ≤1.0 ≤2.0 ≤3.0 ≤5.0 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 差MW ≤2.0 ≤4.0 ≤6.0 ≤10.0 限 差 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 二等水准 精密水准 三等水准 四等水准 6L 12L 20L 30L 往返测 不符值 4L 8L 12L 20L 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 4L 8L 12L 20L 左右路线 高差不符值 —— 4L 8L 14L 注:1、表中L 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2、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路线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0.7 倍;

4.1.3 各等级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应符合表4.1.3 的规定。

表4.1.3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 等级 二等 精密水准 三等 四等

路线长度 (km) ≤400 2 ≤150 ≤30 水准仪 等级 DS1 DS1 DS1 DS3 DS3 水准尺 因瓦 因瓦 因瓦 双面 双面 观测次数 往返 往返 往返、左右路线 往返、左右路线 往返、左右路线 22

4.1.4 各等级水准观测应符合表4.1.4 的规定。 表4.1.4 各等级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按2006版国家一、二等水准电子部分修改完善) 等级 水准尺 类型 因瓦 因瓦 双面 三等 因瓦 双面 因瓦 水准仪 等级 DS1 DS05 DS1 DS05 DS3 DS1 /DS05 DS3 DS1 视距(m) ≤50 ≤60 ≤60 ≤65 ≤65 ≤80 ≤80 ≤100 前后视距差(m) ≤1.0 ≤2.0 ≤3.0 ≤5.0 测段的前后视距累积差(m) ≤3.0 ≤4.0 下丝读数 ≥0.3 下丝读数 ≥0.3 三丝能读数 视线高度(m) 二等 精密水准 ≤6.0 四等 ≤10.0 三丝能读数 4.1.5 线路跨越江河、湖海、深沟时,跨河水准测量应按现行《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有关规定执行。

4.1.6 观测读数和记录的数字取位:使用DS05 或DS1 级仪器,应读记至0.05mm 或0.1mm; 使用数字水准仪应读记至0.01mm;使用区格式木尺应读记至1mm。

4.1.7 水准测量计算取位应符合表4.1.7的规定:

表4.1.7 水准测量计算取位 等级 二等、 精密水准 三、四等 往(返)测距离总和(km) 0.01 0.01 往(返)测 往(返)测 往(返)测各测站高 距离中数 高差总和 高差中数差(mm) (km) (mm) (mm) 0.1 0.1 0.01 0.1 0.01 0.1 0.1 0.1 高程 (mm) 0.1 1

4.1.6高程控制点的标石规格及埋设应满足下列要求(放在附录中) 1、深埋点水准点规格

23

搜索更多关于: 高速铁路规范讨论稿2-26 - 图文 的文档
高速铁路规范讨论稿2-26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0nnn1723y3gzju6v8lg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