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全国金太阳联考新高考原创考前信息试卷(二十九)
化学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试题卷启封下发后,如果试题卷有缺页、漏印、重印、损坏或者个别字句印刷模糊不清等情况,应当立马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3、答题卡启封下发后,如果发现答题卡上出现字迹模糊、行列歪斜或缺印等现象,应当马上报告监考老师,否则一切后果自负。
4、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5、选择题的作答: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6、主观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7、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8、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 NO2、Cl2O7都是酸性氧化物 C. HD、HCHO都是极性分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酸性氧化物:与水只生成相应的酸,或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3NO2+H2O=2HNO3+NO,因此NO2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错误;B、水银是汞,属于金属单质,故错误;C、HD是H2,属于非极性分子,故错误;D、干冰是CO2,可燃冰主要是CH4,都是分子晶体,故正确。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等知识。
2.下列各组物质或物质间反应可能包括多步反应,其总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N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SO2:ClO-+SO2+H2O===HClO+HSO3-
- 1 -
B. 水银、水玻璃都是混合物 D. 干冰、可燃冰都是分子晶体
B. Na2S投入水中:S+2H2O
2-
H2S+2OH
3+
-
+
-
C. 向含1 mol AlCl3溶液中投入4 mol Na:Al+4Na+2H2O===AlO2+4Na+2H2↑ D. 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O4沉淀完全:2Al+3SO4+3Ba+6OH===Al(OH)3↓+3BaSO4↓ 【答案】C 【解析】
A.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SO2+H2O=2H+Cl+SO4,A错误;B.Na2S投入水中分步水解,B错误;C.向含1 mol AlCl3溶液中投入4 mol Na,反应生成了偏铝酸根离子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4Na+2H2O=AlO2-+4Na++2H2↑,C正确;D.溶液中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相等,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
+
-
2-
-
+
2-
3+
2-
2+
-
+2 SO42-+2Ba2++4OH-=AlO2-+2H2O+2BaSO4↓,D错误,答案选C。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① ② 实验目的 比较水和乙醇中羟基氢的活泼性强弱 欲证明CH2=CHCHO中含有碳碳双键 操作 用金属钠分别与水和乙醇反应 滴入KMnO4酸性溶液,看紫红色是否褪去 向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③ 欲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滤 ④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NO3)2、Cu(NO3)2的混⑤ 比较确定铜和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合液
- 2 -
⑥
确定碳和硅两元素非金属性强弱 测同温同浓度Na2CO3和Na2SiO3水溶液的pH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①锌与浓、稀硫酸均可反应;②氮气与氢气是可逆反应,有限度;③MnO2只与浓盐酸反应;④铜只与浓硫酸反应;⑤稀硝酸与银可以反应;⑥硫酸与块状石灰石生成的硫酸钙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所以A、②③④⑥,正确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设计、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
4.有机物A是某种药物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为
,关于有机物A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的分子式为C16H16O3
B. A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不可使溴水褪色 C. A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有2种 D. A既可发生氧化反应,又可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有机物含有2个苯环,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含有羧基,具有酸性,可发生中和、酯化反应,含有羟基,可发生取代、氧化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16H14O3,故A错误;
B.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氧化反应,可使酸性KMnO4溶液和溴水褪色,故B错误; C.含有两个苯环,且结构左右不对称,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有4种,故C错误; D.有碳碳双键,可发生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含有羧基、羟基,可发生取代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 3 -
5.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Y与Z同主族,W的最高价含氧酸是同周期元素中最强的无机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钠元素与Y元素可形成化合物Na2Y2 B. 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X C. 简单阴离子的半径:Y<Z<W
D. W元素的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只表现氧化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则离子化合物为硝酸铵,可知X为N;Y与Z同主族,W的最高价含氧酸是同周期元素中最强的无机酸,W为Cl,则Y、Z位于ⅥA族,结合原子序数可知,Y为O,Z为S,以此来解答。
【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N,Y为O,Z为S,W为Cl; A.钠元素与Y元素在加热下反应可形成化合物Na2O2,故A正确;
B.NH3、H2O的分子间均含氢键,但水分子间氢键数目多且氢键的强度大,则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X,故B错误;
C.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简单阴离子的半径:Y<W<Z,故C错误;
D.W元素的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可体现氧化性、还原性,如氯气与水的反应,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6.20mL0.1000mol·L-1氨水用0.1000mol·L-1的盐酸滴定,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4 -
A. 该中和滴定适宜用酚酞作指示剂 B. 两者恰好中和时,溶液的pH=7
C. 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中:c(H)=c(OH)+c(NH3·H2O) D. 当滴入盐酸达30 mL时,溶液中c(NH4)+c(H) 【详解】A.反应终点生成氯化铵,水解显酸性,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10,应选甲基橙作指示剂,故A错误; B.两者恰好中和时生成氯化铵,溶液的pH<7,故B错误; C.物料守恒式为c(NH4)+c(NH3?H2O)=c(Cl),电荷守恒式为c(NH4)+c(H)=c(OH)+c(Cl),则c(H+)=c(OH-)+c(NH3?H2O),故C正确; D.溶液不显电性,遵循电荷守恒,则当滴入盐酸达30mL时,溶液中c(NH4+)+c(H+)=c(OH-)+c(Cl-),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判断电解质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需要把握三种守恒,明确等量关系。①电荷守恒规律,电解质溶液中,无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都是呈电中性,即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如NaHCO3溶液中存在着Na+、H+、HCO3-、CO32-、OH-,存在如下关系:c(Na+)+c(H+)=c(HCO3-)+c(OH-)+2c(CO32-)。②物料守恒规律,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够水解,离子种类增多,但元素总是守恒的。如K2S溶液中S、HS都能水解,故S元素以S、HS、H2S三种形式存在,它们之间有如下守恒关系:c(K)=2c(S)+2c(HS)+2c(H2S)。③质子守恒规律,如Na2S水溶液中质子守恒式可表示:c(H3O+)+2c(H2S)+c(HS-)=c(OH-)或c(H)+2c(H2S)+c(HS)=c(OH)。质子守恒的关系式也可以由电荷守恒式与物料守恒式推导得到。 7.某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5 - + --2--+ 2--2--+ -+ + --+ + - -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