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各数的认识——数的组成和写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80页例题,第80~81页“想想做做”第1-7题)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计数器, 初步认识数位,通过用计数器上的算珠表示数。 2、学习11-20各数的写法,了解11-20各数的组成。
3、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进一步增强数感。 教学重点:
能够熟练地写出20以内的数,说出数的组成,理解数位的概念。 教学难点:
从小棒表示数到计数器表示数的抽象内化。 教学具准备:
每人准备20根小棒、2根皮筋、一个计数器。老师准备作业纸、大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进一步巩固几个十和几个一就是十几,二个十是20)
1、先估一估有多少个桃子。(板书:14、15、16??)
2、把10个先圈起来,一共有多少个桃子,你是怎么看出来的?(一个十和六个一合起来是16。)
3、老师再添4个呢,现在一共有几个?你是怎么看出来的?(2个十是20。) 二、主动探索,体会领悟
1
谈话:上节课学习了11-20的数数和读数,这节课教学11—20各数的组成和写法(贴课题)。
1、“11”的组成和写法
(1)、摆小棒表示11这个数,看谁摆得又对又快?(学生活动,师巡视) 交流:你是怎么摆的?
(2)、介绍计数器:还可以用计数器来表示11.是怎么表示的呢?教师展示计数器。计数器的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右边起第二位叫十位。别的位不看(黑板上画计数器个、十),指名学生再次重复个、十的介绍,齐读两遍:个位、十位。
(3)、11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指小棒:11由一个十和一个1组成。一个十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一颗珠表示,(贴一个珠)十位上的一个珠就表示一个十。一个一就在个位上用一个珠表示,(贴一个珠)个位上的一颗珠就表示一个一。填写()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
(4)、接着我们要对应计数器上的珠子写数,计数器上拨了两个一,先写十位上的“1”表示一个十,再写个位上的“1”表示一个一,一个十和一个一合起来是11。
2、“12”的组成和写法
(1)、摆小棒表示12这个数,看谁摆得又对又快?(学生活动,师巡视) 交流:你是怎么摆的?
2
(2)、12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指名学生说,老师拨珠。)指小棒:12由一个十和二个1组成。一个十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一颗珠表示,(贴一个珠)十位上的一个珠就表示一个十。二个一就在个位上用二个珠表示,(贴二个珠)个位上的二颗珠就表示二个一。填写()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
(3)、对应计数器上的珠子写数,先写十位上的“1”表示一个十,再写个位上的“2”表示二个一,一个十和二个一合起来是12。
3、“19”的组成和写法
(1)、摆小棒表示19这个数,看谁摆得又对又快?(学生活动,师巡视) 交流:你是怎么摆的?
(2)、19在计数器上怎么表示?(指名学生上台贴珠,老师配合解说。)指小棒:19由一个十和九个1组成。一个十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一颗珠表示,(贴一个珠)十位上的一个珠就表示一个十。九个一就在个位上用九个珠表示,(贴九个珠)个位上的九颗珠就表示九个一。填写()个十和()个一合起来是()。
(3)、对应计数器上的珠子写数,先写十位上的“1”表示一个十,再写个位上的“9”表示九个一,一个十和九个一合起来是19。
4、“20”的组成和写数
3
(1)、怎样摆得又对又快?在刚才的19根小棒上再添1根,可是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这里又凑满了10根小棒,又可以捆成一捆了,看一看,有几捆小棒?这说明20里面有几个十?(二个十)
(2)、20怎么拨?2个十就在十位上拨2个珠
(3)、20怎么写?就在十位上写2,个位上写0。“20”个位的0该不该写?为什么?(因为个位的0起着占位的作用,表示个位一个单位也没有)强调个位没有珠子,也要用0占位。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1、完成第1题。
(1)看着算珠图,先读出数。 (2)说说这个数的组成。 (3)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填写。 2、完成第2题。
(1)幻灯片示范,其他学生在书上完成。 (2)集体订正。将这些数字读出来。 3、完成第3题
(1)先说说这些数的组成。 (2)再找学生到前面拨算珠。 (3)让学生在书上画出来。
4、猜数题(自编)指名抢答。这一环节突出了数的排列顺序。 5、完成第5题
(1)、这是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用上面的点表示数,你们看越往右怎么样?请小朋友按照数的排列顺序从左往右填写完整。一起读数,倒过来再读一遍。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