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
第二章 机械波
第一节 机械波的形成与传播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2).明确机械波的产生条件及其传播特征 (3).理解机械波与机械振动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通过探究机械波产生条件的探索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 (2).通过对绳波形成的观察,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3).通过对机械波传播特点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节课从具体的绳波形成出发,归纳出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和传播特点,呈现出从具体直观到抽象概括的认知过程 【重点难点】
1.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分析 2. 机械波的传播特点归纳 3.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的关系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与课件辅助教学、小组讨论与归纳 【教学用具】
软绳、软弹簧、多媒体课件 【教材、学情分析】:
本节知识是教科版高中物理选修3-4第二章《机械波》的第一节。本章属于高考选考部分,常与《机械振动》结合,以选择题形式出现,考察机械波的形成和传播、以及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主要是以波的图像为载体综合考察学生对波的理解、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在上一章《机械振动》中我们学习了受迫振动。而本节课首先以绳波为例,探究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接着以介质各质点做受迫振动为切入点进一步分析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和传播规律。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传播特点。因此,本节课既是对上一章知识的运
用和拓展也是后面学习波动图像的基础。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寻找生活中的波:
1. 耳朵听见的各种声波(如:自然界的虫鸣鸟叫、人的嬉笑怒骂、吹拉弹
唱)
2. 眼睛看到的被石块激起的水波,抖动绳子时的绳波、弹簧的弹簧波 3. 亲生经历过但不愿再遇到的地震波,还如光波、电磁波等等
进行新课:
其实刚才提到的水波、声波以及地震波都是机械波,那么它又是怎么形成
的?
问题探究一: 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是什么?
静止的细绳看不见绳波,平静的水面也看不到涟漪就如不说话的人听不见他的声音一样. “有波就一定有运动”,可是该怎么动? 演示实验:把一条长为10m的细绳一端固定,手握绳的一端拉直:
(1) 如果手迅速的向左振动一次,会看到什么现象呢? (2) 向右振动一次,又会看到什么现象呢?
(3) 如果手持续的左右振动,结果会怎样呢?请画出某时刻软绳形状的
草图 实验现象:
当手向左振动一次时会看到向左凸起的形状沿绳传向另一端;当手向右振动一次时会看到向右凹下的形状沿绳传向另一端;当手持续的左右振动时会看到凹凸相间的形状沿绳传到另一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