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精编 精品说课
八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选录)(2009-04-04 09:21:27)
标签:教学 说课 校园
各位专家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我的第一本书》。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
《我的第一本书》是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这个单元主要讲述的都是名人的人生当中一段难忘的经历,他会让我们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学习这个单元要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意义,了解社会人生。《我的第一本书》是诗人牛汉的一篇随笔。作者通过对他的第一本书的追叙,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活乐趣。这篇课文最大的特点是作者对生活的那一份诗意的感悟。文章似是信笔写来,实际上每一个片段都耐人咀嚼。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能力。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这篇文章更容易引起共鸣;对于城里的孩子来说,可能觉得离自己生活相距甚远,但是可以通过文中所描写的情境,展开想象,去感悟那个时代的生活境况。总之,在教学中,要注重激活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或者创设情境引发体验,使学生读有所感,学有所悟,进而思考生活的苦难对于人生的深刻影响。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重点字词,了解、把握课文内容、品味语言。 2.能力目标:激活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3.情感目标: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品评重点语句,渗透理解作品的人文内涵; 2. 解作者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所以我决定本课采用采用合作探讨的方法,加上老师的适当点拨。
名师精编 精品说课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学习方法:
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在合作交流中完成对课文的解读,引导学生感受文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学生自读,圈点批注。
(四)说教学程序 新课导入:
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书?可能有些同学已经记不清了。可是诗人牛汉却对他的第一本书永志不忘,因为那本书承载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事过几十年后,作者走过了迢迢征途,饱尝了人生甘苦,回首往事,发现那挥之不去的记忆,是一笔终生受用的精神财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新知学习:
1.检查预习,检查有关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整体感知,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然后指名复述课文大致内容,希望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本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涵。。
3.问题探究,让学生将难以理解的语句找出来,合作探讨,解决问题。
4.畅所欲言,设计问题:读了本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难道仅仅是第一本书的故事吗?这是进一步考查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5.布置作业 课文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要点,并检查教学目标是否达标 布置作业
联系电话:13937390983
各位专家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我的母亲》。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来说:
名师精编 精品说课
(一)说教材 教材简析:
《我的母亲》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期第一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选自《胡适自传》中的《四十自述》,作者写的是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之下成长的往事,字里行间突显了母亲对作者深深的爱和严格的教育。本单元所选课文,有的是回忆录,有的是传记。讲述的是作者一段难忘的人生历程。它们会让我们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这五篇课文题材都与生活经历、人生追求有关。容易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便于引发学生对自己的人生、生活的思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及自传的语体特征,把握文章内容。 2.能力目标
速读并列举出写母亲的主要事例,学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品性的写法。 3.情感目标
体验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从而理解和关爱自己的母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概括写母亲的主要事例及其表现的人物品性。 2.品味语言的分寸感,了解自传的语体特征。 (二)说教法 教学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我决定本课采用情境教学、朗读感受、质疑探究和讨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学习方法:
为了贯彻新课程标准上提出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十分重视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
名师精编 精品说课
己的见解,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辨色彩,要让学生。所以教法重点就在探究学习上,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时可采用默读法、圈点勾画法,之后,可采用小组讨论法、仿写法等学法。 (四)说教学程序 新课导入:
在人生道路上,那一个个脚印,铺就你的人生轨迹。现代著名学者胡适先生一生深受母亲的影响,他少小离家,学有所成;但同时也留下了“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劬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的哀痛与遗憾。人到不惑,胡适写下了《四十自述》,我们不妨来看看胡适在这篇自传中是如何回忆自己的母亲的,看看名人背后的伟大女性。 新知学习: 一、深情朗读
1.教师范读或指定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朗读。 2.让学生说说你所了解的本文作者。
3.让学生谈谈你对文章的整体感受。(学生自由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即可。) 二、梳理思路
1.学生默读全文,我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
(1)文章开头三段几乎没有写及“我的母亲”,是否属于跑题? (2)文章第四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3)文章最后一段的中心句是什么? 2.理清行文思路。 三、感受形象
1.让学生跳读写母亲的文字,设计如下问题:
(1)从原文中选择一句话来概括母亲在我心目中的形象。 (2)作者为什么说母亲是“严父”?
(3)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分别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