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糖尿病前期的风险因素包括( B )。
A.居住在乡村。 B.每周吃含糖食物超过五六次。 C.黑人、拉美裔或亚裔美国人。 D.白人女性。
62. 如果已经是糖尿病前期,那么降低2型糖尿病危险的最佳方式是( A ) A.体重至少减轻7%并积极锻炼。 B.定期注射胰岛素。 C.少吃糖。 D.吃好点,多喝水。
63. 降低糖尿病前期和2型糖尿病危险的其他生活方式变化是( B )。 A.每天少吃肉食。 B.每天吃早餐。 C.每晚少睡几个小时。 D.以上各项。 64. 糖尿病前期开始出现的糖尿病症状包括( D ) 。
A.异常口渴。 B.疲劳乏力。 C.双手或双脚刺痛或麻 D.以上各项。
65. 男性,16岁。\三多一少\症状3月。血糖21.7mmol/L,尿糖阳性、尿酮阳性。治疗首先选择: ( E )
A.磺脲类降糖药 B.双胍类降糖药 C.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D.噻唑烷二酮 E.胰岛素
66. 中年女性,肥胖体型,\三多一少\症状不明显。空腹血糖6.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9.2mmol/L,尿糖(-)。治疗首选:( E )
A.口服降血糖药 B.注射胰岛素 C.中药制剂 D.体育锻炼 E.饮食治疗
67. 男性,46岁。糖尿病病程10年,胰岛素治疗。血糖未监测。近3月眼睑及下肢浮肿,尿糖+ +,尿蛋白+ + +,WBC0~3/HP,颗粒管型少许。诊断考虑:( E ) A.胰岛素性水肿 B.肾动脉硬化 C.急性肾盂肾炎
D.急性肾小球肾炎 E.糖尿病肾病变
68. 女性,23岁,1型糖尿病。中断胰岛素治疗3日突发昏迷,血糖30.3mmol/L。、诊断首先考虑: ( A )
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 B.脑血管意外 C.低血糖昏迷 D.冠心病 心衰 E.糖尿病高渗昏迷 69. 下列药物不属于磺脲类药物的是( A )
A.米格列奈 B.优降糖 C.美吡哒 D.亚莫利 70. 吡格列酮口服降糖药是( A )
A.胰岛素增敏剂 B.α糖苷酶抑制剂 C.双胍类药物 D. 磺脲类药物 71. 糖尿病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B )
A.视网膜病变 B.大血管并发症 C.微血管并发症 D. 糖尿病肾病 72. 磺脲类药物的禁忌证是(D )
A.I型糖尿病 B.肝肾功能不全 C.孕妇、需要手术病人 D. 以上均是 73.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副作用,包括( D )
A.体重增加 B.头痛、乏力 C.贫血和红细胞减少 D. 以上均是
74. 作用机制主要是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 ,增加肝脏对于胰岛素的敏感性,可以减少肝葡萄糖的输出的药物是( D )。
A. 磺脲类药物 B. 双胍类药物 C. α糖苷酶抑制剂 D. 胰岛素增敏剂
75. 主要抑制多糖的水解,使葡萄糖的吸收减慢,使餐后血糖曲线较为平稳,从而降低餐后高
5
血糖的药物是( C )。
A. 磺脲类药物 B. 双胍类药物 C. α糖苷酶抑制剂 D. 胰岛素增敏剂
76. 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除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外,理想的血压是(B ) A <140/90 mmHg B <130/80 mmHg C <135/90 mmHg D <130/90 mmHg 77. 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物降糖的机制是( A )
A.刺激胰腺分泌胰岛素 B.抑制肝葡萄糖的合成 C.增加外周肌肉胰岛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 D. 抑制葡萄糖的吸收
78. 世界糖尿病日是( C)
A.11月12日 B.11月13日 C.11月14日 D. 11月15日 79. 鱼精蛋白锌的胰岛素类型是(C )
A.短效(RI) B.中效(NPH) C.长效(PZI) D. 预混(RI+NPH) 80. 下列哪些患者不适宜胰岛素强化治疗(D )
A.已有晚期并发症者 B.精神病或精神迟缓者 C.2岁以下幼儿 D. 以上均是
二、多选题
1、超短效胰岛素包括:( AB )
A 诺和锐 B 优泌乐 C 诺和灵R D 甘精胰岛素 2. 胰岛素注射可以选择的部位:( ACD )
A 腹部 B 大腿内侧 C 臀部 D 手臂 3. 可以引起注射胰岛素疼痛的原因包括:(ABCD ) A 消毒药水过多 B 用消毒棉签擦拭针头 C 注射部位有硬块 D 未及时更换针头 4. 可能发生血糖读数不准的错误是:( ABCD )
A测试技术太差 B 血糖仪的维护不够 C试纸过期 D血糖仪使用前未校准 5. 胰岛素笔芯注射时可以选用(ABCD )
A 40u/ml注射器 B 100 u/ml注射器 C 胰岛素注射笔 D 胰岛素泵 6. 下面哪些人群是糖尿病高危人群:( ABCD ) A.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第一级亲属。
B.曾经患妊娠糖尿病或妊娠葡萄糖受损,但分娩后正常的妇女。 C.有出生巨大婴儿史的妇女。 D.肥胖症,尤其是向心性肥胖。
7. 下面那些人群需应用胰岛素控制高血糖:( ABCD ) A.1型糖尿病 B.妊娠糖尿病
C.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等 D.2型糖尿病口服药失效者
8.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典型改变是( C )
A.循环障碍 B.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C.微血管基底膜增厚 D.微血管瘤形成 9. 口服降血糖药物的适应症( ABCD )
A.2型糖尿病 B.经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2-3个月血糖不能满意下降 C.1型糖尿病在用胰岛素治疗的前提下,可酌情合用
6
D.原因不明的血糖升高
10.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注意事项说法正确的是( ACD ) A.有氧运动为主,运动量逐步增加 B.运动后可以大量饮水
C.运动结束时不要马上停 D.运动量应以第二日不感到疲乏为度循序渐进加强 三、判断题
1.速效胰岛素打完针需要等15分钟才能进食 ( X ) 2.乘飞机的时候胰岛素要随身携带 ( X)
3.胰岛素笔用针头自己使用时可以使用2到3次,不必每次更换 ( X ) 4.低血糖恢复后就可以不用再监测血糖 (X ) 5.糖尿病足可以早起发现并预防 (V ) 6.洗脚后,趾甲较软时修剪趾甲最好。修剪时,请剪平,不要剪得太短,太接近皮肤。不要 将趾甲的边缘修成圆形或有角度。 ( V )
7.对于功能性低血糖的患者,进食低纤维饮食可以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 X ) 8.低血糖的症状或者表现有手抖、心悸、饥饿感、便频和皮肤多汗。 ( V ) 9.补充体液和电解质,应用胰岛素是DKA患者的主要治疗。 (V ) 10.糖化血红蛋白是判断糖尿病控制程度较好的指标。 (V )
第1题(A型题):关于胰岛素耐受性原因描旁分泌作用 述错误的是 E B细胞分泌胰岛素 A严重创伤 答案:A B体内形成胰岛素抗体 C感染
D酮症酸中毒 E以上均不对 答案:E
第2题(A型题):格列齐特(达美康)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促进葡萄糖降解 B拮抗胰高血糖素作用 C刺激胰岛素
D细胞释放胰岛素
E增强肌肉组织糖的无氧酵解 答案:D
第3题(A型题):关于胰岛素细胞分泌的错误描述是
A三种胰岛素各自发挥内分泌作用,互不影响 B 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C 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
D三种激素各自发挥其内分泌作用外,还产生
第4题(A型题):上述哪种情况需要用胰岛
素治疗
A糖尿病的肥胖症患者
B胰岛功能未全部丧失的糖尿病患者 C轻症糖尿病患者
D糖尿病人合并酮症酸中毒 E中度糖尿病患者 答案:D
第5题(X型题):胰岛素的不良反应有 A脂肪萎缩 B过敏反应
C反应性高血压 D血糖过低 E胰岛素耐受性 答案:ABCDE 第6题(X型题):胰岛素中与糖代谢有关的细胞是
A A细胞 B B细胞 C D细胞 D滤泡旁细胞 E壁细胞 答案:ABC
7
第7题(A型题):高渗葡萄糖具有 A利尿作用
B对肾有保护作用 C增加胰岛素的分泌 D升高眼压
E保护心功能作用 答案:A
第8题(A型题):能在无胰岛素情况下代谢成糖原的是 A葡萄糖 B生理盐水
C果糖 D乳酸钠 E林格液 答案:C
第14题(A型题):磺酰脲类降血糖作用环节是
A 直接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使内源性胰岛素增加
B 可增强外源性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 C 增加葡萄糖的转运
D 抑制糖原的分解和异生
E 对胰岛功能完全丧失者也有效 答案:A
第15题(A型题):胰岛素中加鱼精蛋白及微量锌的目的是
A 增加溶解度,提高生物利用度
B 在注射部位形成沉淀,缓慢释放、吸收 C 收缩血管,减慢吸收 D 减少注射部位的刺激性
E 降低排泄速度,延长作用时间
答案:E
第16题(A型题):双胍类降血糖作用机制是 A 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B 刺激胰岛β细胞 C 增强胰岛素的作用 D 促进葡萄糖的排泄
E 抑制糖原异生,促进组织摄取葡萄糖 答案:E
第17题(A型题):患重度感染的重症糖尿病
病人宜选用
A 甲苯磺丁脲 B 格列本脲 C 苯乙双胍 D 胰岛素
E 精蛋白锌胰岛素 答案:D
第18题(A型题):胰岛素与磺酰脲类共同的不良反应是 A 胃肠道反应 B 粒细胞缺乏
C 胆汁淤积性黄疸 D 低血糖 E 过敏反应 答案:D
第19题(A型题):下列关于胰岛素作用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加速葡萄糖的氧化和酵解,促进糖原合成和贮存
B 抑制糖原的分解和异生
C 促进脂肪合成并抑制其分解
D 增加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蛋白质分解 E 减少氨基酸的转运 答案:E
第20题(A型题):下列关于胰岛素急性耐受性产生原因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并发感染 B 高乳酸血症 C 手术 D 严重创伤 E 情绪激动
答案:C
第21题(A型题):关于胰岛素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这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酸性蛋白 B 多由猪、牛胰腺提得 C 口服给药吸收快而完全
D t1/2时间短,但作用维持时间长 E 主要在肝、肾灭活 答案:C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