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线与建筑物边轴线及基础承台或底板外边线的位置关系;
锚杆平面布置标明锚杆编号、锚杆间距及平面位置;
土钉墙(或放坡)平面布置标明建筑物边轴线、基础边承台或底板边线、基坑开挖上边线、下边线及其与建筑物边轴线的位置关系;
内支撑平面布置图标明支撑构件、立柱的定位尺寸,支撑构件与主体地下结构构件之间的平面关系。
11.4基坑支护结构立面图:
排桩立面图标明排桩的布置、冠梁标高、冠梁与上部结构的关系(如土钉墙、砖墙)、锚杆布置及其标高等。
土钉墙立面图标明面层钢筋网、加强筋、土钉的间距及连接方式。 11.5基坑支护结构剖面图及局部大样图:
基坑支护结构剖面图应标明自然地面标高、槽底标高、桩顶桩底标高、周围建构筑物管线等情况。支护桩的竖向、横向截面配筋图,配筋图应标明配筋数量、钢筋布置形式、钢筋类型、级别、保护层厚度等,非对称配筋时应在配筋图上明确标示方向。竖向配筋图应标明自然地面与桩顶标高、桩长;
冠梁施工图包括梁的截面尺寸、梁顶标高、自然地面标高,混凝土强度及配筋图等;
锚杆剖面详图标明锚杆设置标高,锚杆自由段、锚固段长度及总长,锚杆直径、倾角及杆体材料、数量,锚杆与连梁或压板的连接等;
锚杆施工说明应对锚杆浆体材料、配比、浆体设计强度、注浆压力及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等加以说明;对锚杆的基本试验及验收提出具体要求。
9
土钉墙剖面图标明自然地面标高,边坡开挖坡率,各层土钉设置标高,各层土钉直径、长度、倾角、杆体材质及面层混凝土强度、厚度等;
土钉墙施工说明应对土钉浆体材料、配比、浆体设计强度、注浆压力等加以说明。
内支撑剖面图标明支撑构件、立柱的定位尺寸、标高等,支撑构件与主体地下结构构件之间的关系。大样图包括混凝土支撑构件截面尺寸、配筋、钢支撑规格型号及节点构造。立柱大样及与支撑构件连接节点大样。
11.6基坑监测点布置平面图、基坑监测点竖向布置图(如有必要)。 第十五条 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专项施工方案
一、专项方案编制内容:⑴编制依据;⑵工程概况;⑶模板支撑系统选择;⑷模板支撑系统设计方案与施工工艺;⑸施工安全保证措施;⑹应急预案;⑺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图;⑻计算书。
二、审查内容 1. 编制依据
1.1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规范规程; 1.2企业标准; 1.3相关设计图纸;
1.4安全管理法规文件:《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号令)、《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海南省建设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等规定;
1.5 新型模架产品标准及试验检测报告;
1.6其它:施工组织设计、相关施工方案、地质勘查报告等。
10
2.工程概况
2.1工程所在位置及周边环境情况、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概况;
2.2施工平面布置图、相关结构平面、剖面图; 2.3模板支撑系统工程施工的重点、难点、特点。 3.模板支撑系统选择
3.1确定模板支撑系统选型原则,比较优选; 3.2确定模板支撑系统选型。 4.模板支撑系统设计方案与施工工艺
4.1技术参数。按照不同部位及特殊节点,对模板支撑系统形式、尺寸和连接节点进行描述。重点为架体基础的设计、架体设计、架体上部设计、构造拉结设计;安全防护设计,特殊部位的监测设计;
4.2工艺流程。模板支撑系统安装、拆除工艺流程;模板支撑系统安装、使用和拆除中的技术安全要求;
4.3模板支撑系统材料、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控制措施。模板支撑系统采用的所有材料和产品的质量标准,进场检验程序和控制措施;
4.4模板支撑系统安装质量标准及检查验收程序。 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1特种作业人员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置要求;
5.2模板支撑系统安装、使用、拆除过程中,保证架体基础、架体、架体上部、构造拉结等各部位质量、安全的技术措施;
5.3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台风、暴雨等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安全
11
保证措施;
5.4施工过程中的监测监控措施。主要内容:监测方法、监测周期、允许变形值及报警值;明确监测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和精度等级;中间监测结果的反馈和应用;绘制监测点平面布置图;监测监控管理规定。
6.应急预案
主要内容:重点防范部位的概况;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措施;施救措施;应急预案的启动条件。
7.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图
7.1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图主要包括:模板支撑系统布置平面图、立面图;典
型剖面图;基础、构造拉结、架体上部自由端等特殊部位节点详图;
7.2监测点布置平面图;
7.3所有图纸应符合制图规范要求,按图例、按比例、标尺寸,不应采用示意图。
8.计算书
8.1计算依据、计算参数和控制指标; 8.2荷载计算;
8.3 按照传力顺序依次计算各构件:
对于模架项目的计算,竖向结构验算项目一般应包括:
① 面板 —— 次龙骨 ——背楞 —— 对拉螺栓(支撑)强度和刚度计算;
② 吊钩、勾头螺栓等节点强度计算; 水平结构验算项目为: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