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070521 课程性质:专业限选
总学时: 24 学时 其中讲授:16 实践:8 总学分:1.0 开课学期:6 适用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
先修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物理性能、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后续课程:毕业论文
大纲执笔人:王俊波 参加人: 陈龙、吴甜甜 大纲审核人: 郑玉船 编写时间: 2016.1
编写依据: 材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3)年版
一 、课程简介
本课程通过对文献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方法的教学,系统和全面地介绍了各类文献检索工具书及其手检和机检的方法、计算机检索的各种渠道、网上检索和阅览技能以及相关网站。本课程是配合学生的毕业论文和设计工作,以及今后从事科学研究而开设的专业限定选修课程。课程注重对实践检索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如地利用各种图书馆资源和网络资源的能力,为学生准确、快速、全面查找与利用所需科学文献和信息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本课程教学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教学,使同学们掌握一些关于文献检索的基本知识,了解一些国内国际常用的文献检索工具及其使用方法,为学生检索国内外科技资料、撰写稿件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毕业论文设计和走向工作岗位从事本专业科研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本课程教学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
1、从培养学生信息意识、自学意识、自学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出发,通过本课的教学和实习,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信息社会中文献信息检索的重要性及其发展趋势,了解信息与信息检索的基本知识。
3、通过直接面对各种检索课题,以及具体实例分析和实际操作训练,了解掌握常用各种检索工具的结构及使用方法,熟悉本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检索与利用,逐步培养独立分析问题、选择和鉴别信息、获取与处理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1 / 8
4、通过对综合网络资源的介绍,熟练掌握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途径及方法,能利用国内相关数据库迅速获取相关文献信息,鼓励学生将网络运用于学习,提高学生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能力和在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中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四、学生学习本课程应掌握的方法与技能
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和实践,掌握各类化学文献检索工具书、数据库及其手检和机检的方法、计算机检索的各种渠道、网上检索和阅览技能以及相关网站。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作为一门培养自学能力、提高研究素质的科学方法课或工具课,本课程基本独立于其他课程,但为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需要掌握材料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水平,同时还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六、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目的要求
【第一章】文献检索信息概论(共1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文献的定义、类型及特点;
(2)了解文献信息检索基础知识,掌握文献检索的途径、方法与步骤; 2、教学内容:
(1)文献、知识、信息 (2)文献检索基础知识
(3)文献检索的途径、方法与步骤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文献的定义、类型及特点 (2)难点:文献检索的途径、方法与步骤 4、本章思考题: (1)简述文献的特点。
(2)简要说明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的作用。 (3)原始文献按出版形式可分为哪些类型?各自有什么特点? 【第二章】工具书(共1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工具书的定义、特点及编排;
(2)掌握辞典、百科全书、年鉴、名录手册等工具书及相关数据库的使用。 2、教学内容: (1)工具书的特点 (2)工具书的类型; (3)工具书的排检方法; (4)工具书的选介;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百科全书、年鉴、名录手册等工具书及相关数据库的使用 (2)难点:百科全书、年鉴、名录手册等工具书及相关数据库的使用
4、本章思考题(1)请根据《物理化学手册》查出甲烷至丁烷的熔点、沸点和粘度。 (2)什么是类书?试举例说明。
【第三章】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共2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计算机文献检索原理、系统构成及检索方法 (2)了解检索步骤,掌握检索式的编写及检索效果的评价 (3)了解原文获取的各种途径 2、教学内容:
(1)网络信息资源概述 (2)网络信息资源分类 (3)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基本方法 (4)网络信息资源检索基本技术 (5)网络资源检索基本策略 (6)网络资源检索工具-搜索引擎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检索步骤、策略 (2)难点:获取原文的途径 4、本章思考题
(1)简述扩检与缩检的措施;
(2)为什么说主题检索结果为0是不正常的现象?
【第四章】 国外全文数据库检索 (共3学时) 1、教学目的和要求
(1)了解国外全文数据库检索方法; (2)掌握电子期刊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