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第二章 脂类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12:21:4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二章 脂类 Lipids

一、 脂类的概念

不溶于水而能被乙醚、氯仿、苯等非极性有机溶剂抽提出的化合物,统称脂类。脂类包括油脂(甘油三脂)和类脂(磷脂、蜡、萜类、甾类)。

二、 分类

(1)单纯脂:脂肪酸与醇类形成的酯,甘油酯、鞘脂、蜡

(2)复合脂:甘油磷脂、鞘磷脂。

(3)萜类和甾类及其衍生物:不含脂肪酸,都是异戊二烯的衍生物。

(4)衍生脂:上述脂类的水解产物,包括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甘油、鞘氨醇等。 (5)结合脂类:糖脂、脂蛋白

三、 脂类的生物学功能

脂类的生物学功能也多种多样:

①生物膜的结构组分(甘油磷脂和鞘磷脂,胆固醇、糖脂);②能量贮存形式(动物、油料种子的甘油三酯);③激素、维生素和色素的前体(萜类、固醇类);④生长因子;⑤抗氧化剂;⑥ 化学信号(如 );⑦参与信号识别和免疫(糖脂);⑧动物的脂肪组织有保温,防机械压力等保护功能,植物的蜡质可以防止水分的蒸发。

第一节 脂肪酸及其衍生物

一、 脂肪酸

绝大多数的脂肪酸含有偶数个碳原子,形成长而不分支的链(也有分支的或含环的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异物体。但生物体内大多数是顺式结构。

不饱和脂肪酸中,反式双键会造成脂肪酸链弯曲,分子间没有饱和脂肪酸链那样结合紧密。因此,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低。

脂肪酸(主要是豆蔻酸与棕榈酸)可以与蛋白质共价相连,形成脂酰蛋白(acyloted protein),脂酰基团能促进膜蛋白与疏水环境间的相互作用。

1、结构特点:

(1)天然脂肪酸通常偶数碳原子,一般12-22个碳。 (2)脂肪酸有饱和、单不饱和和多不饱和。不饱和双键一个处于C9-C10之间,且为顺式(cis),为反式必须加t(trans)。

植物和细菌可以利用乙酰CoA合成所需的全部脂肪酸。 哺乳动物既可以从食物中获得大部分脂肪酸,也可以合成饱和脂肪酸和一些单不饱和脂肪酸。 但是,哺乳动物不能合成多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和亚麻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亚油酸和亚麻酸必须从植物中获取。花生四烯酸可由亚油酸在体内合成。

亚油酸: 第一个双键离甲基末端6个碳,为ω-6系列。

γ-亚麻酸:第一个双键离甲基末端3个碳,为ω-3系列。 3、皂化值(评估油的质量)

完全皂化1克油脂所需KOH的毫克数,称皂化值(价),用来评估油脂的质量,即三酰甘油(TG)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 1 -

TG平均Mr=﹙3×56×1000﹚/皂化值 4、酸值(酸败程度)

中和1克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消耗的KOH毫克数。 5、碘值(不饱和键的多少)

指100克油脂卤化时所能吸收碘的克数。 6、乙酰值(羟化程度)

指中和从1g乙酰化产物中释放的乙酸所需的KOH的mg数。

二、 类二十烷酸

也称类花生酸(eicosanoid),包括前列腺素类(prostaglandin),凝血恶烷类(thromboxane)和白细胞三烯类(leucotriene)

是一大类由许多哺乳动物组织产生的激素类的物质。它们只在产生的器官中起作用,所以称为自泌调控分子,而不是激素。

大多数的类二十烷酸是花生四烯酸的衍生物。

花生四烯酸也称5,8,11,14-二十碳四烯酸(eicosatetraenoio acid),是由亚油酸合成后加上一个二碳单位、引入两个双键。

1、 前列腺素类

前列腺素类是花生四烯的衍生物。

前列腺素类有一个环戊烷结构,C11、C15位点各有一个-OH。

PGE在C9位上有一个C=O(carbonyl group),PGF在C9上有一个-OH。

角注数学表明分子中双键的数目,PG2类前列腺素是人类中最重要的前列腺素。

前列腺素参与许多生理过程的调节控制,促进炎症反应,参与生殖过程(如排卵、受孕和分娩时子宫的收缩),参与消化。

2、 凝血恶烷类(thromboxanes)

凝血恶烷类也是花生四烯酸的衍生物。

与其他类二十烷酸不同的是凝血恶烷类有环醚的结构。 凝血恶烷A2(TxA2)是该类化合物中最重要的一种,它主要由血小板产生,促进血小板凝聚和平滑肌收缩。

3、 白细胞三烯(leucotriene,LT)

是花生四烯酸的羟基脂肪酸衍生物。

最初是在白细胞中发现的,并且有三烯结构,故名白细胞三烯。

LTC4、LTD4和LTE4是过敏性反应的慢反应物质的组分,在炎症反应起积极作用,促进白细胞趋向破坏组织。

第二节 脂酰甘油

因为不带电荷,有时也称中性脂(neutral fats) 结构:

(一)甘油的sn命名

(1)甘油结构用Fisher投影式表示,C2的-OH写在左边。 (2)三个碳原子顺序编号1.2.3(立体专一编号) 用sn写在化合物名称前面

- 2 -

(二)甘油磷脂一般性质:

(1)纯品为白色蜡状固体,溶于大多数含水非极性溶剂,难溶于无水丙酮。

(2)属于两亲物质,可成膜。P81 图2-1画出脂质几种常见结构单分子层、双分子层、微团、微囊。

(3)被磷脂酶专一水解。

磷脂酶A1,A2,C,D作用甘油磷脂不同位置(P105),如磷脂酶A1,A2,分别专一除去sn-1位和sn-2位上的脂肪酸。

简单三脂酰甘油 混合三脂酰甘油

第三节 磷脂

磷脂是重要的两亲物质,它们是生物膜的重要组分、乳化剂和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是能降低液体,通常是水的,表面张力,沿水表面扩散的物质)。

磷脂有两类:甘油磷脂和鞘氨醇磷脂。

甘油磷脂由甘油、脂肪酸、磷酸和一分子氨基醇(如胆碱、乙醇胺、丝氨酸或肌醇)组成。 鞘氨醇磷脂只是以鞘氨醇代替了甘油。

一、 甘油磷脂

天然存在的甘油磷脂都是L—构型。

1、 结构与分类

(1)磷脂酰胆碱(卵磷脂)(PC)

HO—CH2CH2N+(CH3)3(胆碱)

1,2-二酰基-sn-甘油-3-磷酰胆碱,又称卵磷脂,3-sn-磷脂酰胆碱,为细胞膜中最丰富的脂质。头基胆碱,代谢中一种甲基供体,可归为B族维生素。卵磷脂和胆碱可防止脂肪肝,一般从大豆油和蛋黄中提取。

植物:大豆等,

动物:脑、精液、肾上腺、红细胞,蛋卵黄(8-10%)。 作用:控制肝脂代谢,防止脂肪肝的形成。

(2)磷脂酰乙醇胺(脑磷脂)(PE)

HO—CH2CH2—N+H3(乙醇胺)

参与血液凝结。又称脑磷脂,头基为乙醇胺,又称胆胺。为细胞膜中另一种最丰富的脂质。

(3)磷脂酰丝氨酸(PS)

头基丝氨酸。分子净电荷-1,(PC、PE均为0)。可引起损伤表面凝血酶活化。PC,PE,PS之间在体内可互相转化。

(4)磷脂酰肌醇(PI)

PIP2磷脂酰肌醇-4,5-双磷酸,可将许多细胞外信号转化为细胞内信号。

(5)磷脂酰甘油(PG)

头基为甘油,且常与Lys相连。在细菌细胞膜中常见。

- 3 -

搜索更多关于: 2第二章 脂类 的文档
2第二章 脂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1ghw437du7d82v9y9al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