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事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
致 谢............................................................. 45 参考文献........................................................... 46
V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
第一章 引 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
在全球经济恢复举步艰难的情况下,2009年我国汽车工业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绩,成为全球产销量第一的国家。近年来,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由于人口众多,人均汽车保有量仍然很低,巨大的购买潜力陆续变成拉动我国汽车工业快速增长的动力,汽车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预计我国汽车工业在今后十年里仍将呈现一个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我国目前只能说是全球产销量第一,我们还没有成为全球汽车强国,我国汽车工业在技术开发水平与世界汽车强国还有一些差距。我国传统内燃机汽车产业表面貌似繁华,汽车销量与日俱增,然而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研发不足,大量核心技术仍然由外企控制。汽车产业不仅仅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而且是关系国家长远发展的重要产业。随着我国与世界的接轨,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环保标准陆续出台,国际市场上的兼并重组日益加剧,使得我国自主汽车企业在与国际汽车巨头的竞争中举步维艰。可以说,缺乏核心技术构成了对中国自主汽车产业发展的最大挑战。虽然当前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和有关汽车公司均在加紧研发此种新型汽车技术并有长足进展,但总体而言,我国仍基本上与之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差距不过只有3—5年,并不像传统内燃机技术一样存在20年的巨大差距。在商用化和产业化方面更是如此,某些地方我们还有一定优势。按照国内一些著名经济学家提出的观点,如果一个行业刚起步,大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核心技术的创造和品牌的形成就要容易得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恰恰如此,仅就培育自主开发能力和创建自主品牌而言,与传统汽车技术相比,我国的机遇就大得多,获得成功的几率也高得多。
第二节 写作目的和意义
我国新能源汽车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差距,但在部分领域也处于较为先进的水平。目前我国在混合动力、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方面远远落后与世界先进水平,没有在关键技术研发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在纯电动汽车和二甲醚汽车方面,我国已经成功研发一系列轿车和客车产品,并进行了示范运行和产业化发展尝试,步入了国际领先行列。在产业化应用领域,我国己经开始推广乙醇汽油汽车、生物柴油汽车和天然气汽车,其中乙醇汽油汽车和生物柴油汽车逐步扩大了试点范
1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
围,但受到非粮食生物能源发展滞后的限制,我国在推广乙醇汽油和生物柴油汽车方面仍相对落后;而天然气汽车发展相对顺利,在部分地区已经进行了大规模的推广,应用规模进入世界前列,但是也存在应用地区和应用范围较窄的问题。我国在在产业政策制定方面起步也较晚,近年来在中央政府主导下,我国制定了以法律法规、指导政策、研发和应用体系为主,配合财政税收和其他措施共同形成的产业政策格局。尽管从目前来看中国产业政策的绩效尚难以评估,但是与美国、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产业政策相比较,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仍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因此,从总体上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既有优势又有劣势,既有潜力又有制约,既有相关政策扶持又有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方面的困难。
发展新能源汽车对于我国的政治,经济,环境都有着重要意义;而且是我国汽车产业赶超发达国家的捷径。为了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化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究,分析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社会效益及其竞争力,提出对策建议和政策措施。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本文综合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多种研究方法。另外,本文还运用了对比研究,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和美国、欧洲和日本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体系进行了分析。
2
上海海事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研究
第一章 引 言 提出问题 第二章 理 论 基 础 第三章 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分析 问题 第四章 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社会效益分析 第五章 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力研究 第六章 政策建议 解决问题
图1-1 技术路线图
第四节 本文的主要贡献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
1.通过对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社会效益分析分析,揭示了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重要性和必要性,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与现实基础。
2.通过对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分析,并从正外部性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揭示了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3.根据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结合我国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并借鉴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的经验和产业政策,提出了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建议。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