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小升初 考试 苏教版 科学总复习资料...doc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44: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问答题

1上山的公路为什么弯弯曲曲,盘山而上?

答:因为盘山公路弯弯曲曲属于变形的斜面,这样省力。 2古代的房子和现代的房子有何不同?

答:在大小、形状、用途、建筑材料上各不相同。古代的房子矮小、形状简单、主要是为了居住、草木结构。现在的房子高大、结构复杂、用途广泛、用钢筋水泥构。

3为什么要保护矿物资源?我们能为保护矿物资源做什么?

答:矿物资源是在几百万年的时间里形成的,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过度的开采会形成资源用光,所以我们要保护矿物资源,我们应做到:(1)节约使用矿物资源。(2)回收利用矿物资源。(3)保护好矿物资源,(4)积极开发新资源等等。

5我们可以质疑哪些方面的问题? 答:(1)质疑我们想要探究的问题是否明确可行。(2)质疑推理的过程是否合理。(3)质疑一些流行的说法是否正确。(4)质疑收集证据的方法是否符合探究的规则。

6大小不同的起子拧螺丝,哪个省力?为什么?

答:用大的起子省力。因为起子是利用的轮轴的工作原理,同样的轴,轮越大越省力。

7杠杆和轮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相同点是都利用了杠杆的原理。不同点是杠杆是利用了一个支点和一个可以绕支点转动的棍子,而轮轴是把轮固定在可以转动的轴上。

实验操作题

1. 实验研究杠杆省力的秘密。 实验仪器:支架,平衡尺,勾码 实验过程:

(1) 在支架上支上平尺,使它左右平。(2)左10厘米的地方勾上10克的钩码,右边5厘米的地方需要勾上20克的钩码才能保持平衡,说明力臂越长,需要的力越小,也就越省力。力臂越短,需要的力量就越大,越费力。

2. 研究斜面坡度的大小的小车拉力的影响。 实验材料:测力计,斜面,小车,书本。 实验过程:(1)用测力计勾住小车,垂直测量的力度为2N(2).斜面下垫两本书,用测力计在斜面上拉动小车需要的力伟0.1N。(3)斜面下垫四本书,用测力计来动小车需要的力伟0.2N、(4)斜面下垫六本书在斜面上拉动小车需要的力伟0.4N。(5)实验证明,斜面可以省力,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费力。

3. 轮轴是否省力?

实验材料:轮轴,测力计,勾码

实验过程:(1)用测力计垂直测得两个勾码的力为1N(2)用测力计钩住轮拉动勾码,测得力为0.5N。实验证明轮轴能省一半的力

4探究定滑轮作用

实验材料:定滑轮、细绳子、勾码、测力计。 实验过程:(1)用测力计测得勾码的力为1N,力的方向是向上的。(2)细绳穿过定滑轮吊住勾码,用测力计测得细绳上的力为1N,力的方向是向下的。(3)实验证明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省力。

5探究动滑轮的作用

实验材料:动滑轮、细绳、勾码、测力计。 实验过程:(1)固定细绳的一头,中间穿过挂了勾码的滑轮,另一头用测力计勾住,测得力为0.5N,力的方向是向上的。(2)垂直测的勾码的力为1N,力的方向是向上的。(3)实验证明,动滑轮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但是可以省力。

6探究不同形状纸的承受力

实验材料:A4纸、胶棒、书本。 实验过程:(1)把不同的A4纸卷成不同的形状,有圆筒形、三角形、四边形、六边形等,粘住的边是一样宽的。(2)在纸筒上大同样的书本,看看哪种纸筒的承重力最强。(3)圆筒形的纸承重力最强,三角形的纸筒承重力最弱。因为圆形能均匀的分散重力到每个点上,提高了承重力。

7探究不同形状的支架的承受力。 实验材料:细绳、小棒。

实验过程:用细绳把小棒分别做成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六角形的支架,然后用力往两边拉,发现最不容易变形、最稳固的是三角形,最容易变形的是六边形。

8实验探究桥的形状与承重力的关系。 实验材料:(1)木板做桥墩,卡纸做桥面,做一个平板桥,测得桥的承重力为10N。(2)同样的木块和桥墩之间的距离,加上细绳做一个吊桥,测得桥的承重力为15N。(3)同样的木块和桥墩之间的距离,加上细绳做一个拱桥的承重力最强,因为它把桥面的重量分散了。平板桥的承重力最弱,因为没有支撑力。

9实验探究各种矿物的性质。

实验材料:各种矿物、放大镜、钥匙、小刀、玻璃等。 实验过程:(1)颜色不同:把赤铁矿和石墨在纸上划一下,赤铁矿是棕红色的,石墨色的。(2)透明度不同:冰洲石和小晶是透明的,方解石和白云母是透明的,田黄石和闪锌石是半透明的,褐铁矿和磁铁矿是不透明的。(3)光泽不同:黄铁矿像金属一样,石棉像丝绸一样,水晶像玻璃一样。(4)硬度不同,分别用手指甲、铜钥匙、小刀、玻璃测试,发现矿物硬度不同。(5)形状不同:石英八面六角形,萤石是六个面的立方体。

五年级 上册 科学复习资料

姓名: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1.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影子在(西边);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影子在(北边);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去,影子在(东边)。 2.太阳运动的规律是:(由东向西),太阳高度是(低—高—低)。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由 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 4.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是(低—高—低)。

4.1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半圆周形),我们可以用(竹篾)和(电

筒)来模拟。

5.(早晨、黄昏)时,影子(长),说明太阳(斜射地面),此时温度(低);(正午)时,影子(短),说明太阳(直射地面),此时温度(高)。

6.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日晷)或(太阳钟)。(日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

7.(太阳钟)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8.(日晷)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构成。 9.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 10.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1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昼夜的形成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1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13.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提出“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14.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15.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点,那么,美国应该在(上午),德国应该在(中午),澳大利亚应该在(晚上)收看实况直播。 16.月球圆缺的样子叫做(月相)。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一个月). 17.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月亮本身不会发光。

18.随着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运动,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 19.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20.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一个月)。 21.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

22.(昼夜的交替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23.(白天),郁金香随太阳升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 24.像郁金香这样会随着(昼夜的交替)而变化的植物还有:(牵牛花)、(合欢树)、(昙花)、(夜来香)等。

25.植物不仅会在不同季节里开花,有的还会在一天的固定时刻开放或闭合。瑞典生物学家(林奈)根据这一现象编排了(花钟)。 26.白天活动的动物有:(狗)、(公鸡)、(蝴蝶)、(蜜蜂)等;夜间活动的动物有:(猫头鹰)、(蛾)、(蝙蝠)、(刺猬)、(蜗牛)等。 27.调查夜间小动物的活动时要注意:(1)不伤害小动物。(2)不惊动小动物。(3)留下小动物活动痕迹。(4)收集小动物留下的东西。(5)不尝小动物留下的东西。(6)调查后,恢复小动物原来的生活环境。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

1.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太阳)、(灯泡)、(萤火虫)等是光源;(月亮)、(镜子)不是光源。 3.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萤火虫)是自然光源,(激光)、(蜡

烛)、(电灯)、(篝火)是人造光源

4.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5.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

6.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小孔成的像(左右也颠倒)。 7.当光线照射到(镜子)、(幕墙)、(月亮)的表面后会(返回来),这种现象叫(反射)。

8.几乎每样东西都可以反射光,越(光滑 )的表面,反射效果越好。 9.(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10.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相反)的。 11.两面镜子的夹角(越小),出现的影像就(越多)。 12.可以用两面(平面镜)制作一架潜望镜。

13.(万花筒)和(潜望镜)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 14.(凸面镜)中的影像是(正立)的,(凹面镜)中的影像是(上下颠倒)的。 15.(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16.(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是根据(光的折射)的原理制成的。 17.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凹透镜)。

18.(凸透镜)有(放大)作用;(凹透镜)有(缩小)作用。 19.(凸透镜)能使光线(聚焦),(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 20.(凸透镜)能使物体在屏上成倒立的像;(凹透镜)不能。 21.放大镜和老花镜的镜片都是(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22.(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凸透镜相似,所以是天然的(放大镜)。

23.用一个凹透镜,一个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正像)。 24.用两个度数不同的凸透镜做成的望远镜看到的是(倒像)。 25.彩虹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 26.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折射,形成(彩虹)。我们可以(背对着太阳)喷水制造彩虹。

27.白色的太阳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在一定条件下,七色光又能合成(白色光)。 28.166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暗室中,让阳光(或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到墙上,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 29.阳光可以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30.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如果想得到某种(彩色光),可以用这种颜色的玻璃纸把其他颜色的光(过滤)掉。

31、小孔所成的像左右颠倒吗?为什么?

答:是的,小孔所成的像左右也颠倒,因为物体左侧发出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的右侧,右侧发出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的左侧。 32、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我们还可以用生命方法制造彩虹?

答: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彩虹。我们可以背对着太阳喷水制造彩虹。

小升初 考试 苏教版 科学总复习资料...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1pri0ah1i3sk4u09qt56trx01723y00eyo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