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 学案3 Word版含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1:25: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限时训练

题组一 对点练

1.(2014·山东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4分)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解析:第一首诗中直接描写陈居士的是第一句和第四句:喝酒喝到大醉三日,站在亭角临风寻诗。第二首诗中前三句都直接描写陈居士:饮酒喜欢用天然粗陋的酒器,烦恼时喝酒大睡,醒来推窗赏着月色寻诗。从陈居士喜爱饮酒,可见出其性格中的洒脱;“亭角寻诗”和“推户寻诗”则表现了诗人高雅的志趣。

答案:(1)①行为洒脱;②情趣高雅。(2)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②“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2.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①

司马光

嵩峰远叠千重雪, 伊浦低临一片天。百顷平皋连别馆, 两行疏柳拂清泉。国须柱石扶丕构,人待楼航济巨川。萧相方如左右手, 且于穷僻置闲田③。

注] ①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作者自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至元丰八年(1085),退居洛阳,本诗即作于此段时期。君贶(ku

ng),司马

光的朋友,二人多寄赠唱和之作。潞公,即北宋宰相文彦博,潞国公是其封号。东庄,文彦博洛阳宅第。②丕构:大厦。③名相萧何辅佐汉高祖,曾被视为左右手,殊荣加身,然而终遭猜忌,于是他“置田宅必居穷处”。

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简要描述。 答案:一幅辽阔恬静的田园山水画。(2分)远处嵩山重峦叠嶂,覆盖着皑皑积雪,茫茫的伊水水天相连,浑然一色;近处辽阔平整的土地连接着楼台,低垂的柳枝轻拂着清泉。(5分;答出一联给2分,答出两联给5分;意思对即可)

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野 蚕 〔唐〕于

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无功及生人,何异偷饱暖。 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

春 蚕 〔明〕刘 基

可笑春蚕独苦辛,为谁成茧却焚身①。不如无用蜘蛛网,网尽蜚②虫不畏人。

注] ①焚身:指缫丝时先把茧投入沸水中烧煮。②蜚:通“飞”。 这两首诗中的蚕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于诗中的蚕是甘于牺牲的形象:野蚕采食青桑吐丝成茧,甘愿牺牲自己,衣被生民。(3分)刘诗中的蚕是盲目牺牲的形象:春蚕独自辛苦,却不知为谁吐丝成茧,还要遭受焚身之难。(3分)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5分)

唐多令 邓 剡①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

注] ①邓剡: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时所写。

下阕中的“雁”这一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雁”这一意象的特点:①因季节变化从自己的家园北方南迁;②寒夜里无处可栖,只能伴着清冷的明月,栖于瑟瑟的芦花之上。“雁”的形象寄寓了词人对乱离中有着不幸处境的人民(也包括自己)的无限同情和慨叹。

题组二 综合练

5.阅读下面龚自珍的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漫 感①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己亥杂诗

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聚今朝。

注] ①此诗写于西北边疆动乱及东南沿海一带遭殖民主义者入侵之时。②分:料想。

(1)下面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前诗从诗人心系边疆局势写起,“惘然”二字奠定了全诗低沉悲凉的基调。

B.前诗中的“负尽”和后诗中的“一例消”,都传达出了诗人忧愤悔恨之情。

C.后诗结尾二句写出了诗人归乡之后,百感交集、心潮难平的复杂况味。

D.两首诗中都提到了剑和箫,它们的寓意是一样的,表明诗人希望用这一武一文来实现改革社会的愿望。

E.这两首诗既豪宕激越,又沉郁悲慨,都表达出了诗人深沉炽热的情感。

(2)“剑气箫心”是龚自珍人生的真实写照,从这两首诗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1)解析:B项,前诗中的“负尽”和后诗中的“一例消”,并不能传达出悔恨之情。D项,“它们的寓意是一样的”有误,后诗更侧重于诗人壮志难酬的忧愤与怅惘。

答案:BD

(2)答案:既拥有报国立业的雄心壮志,又饱含忧国伤时之幽情的诗人形象。或:既有情致又有胆识、刚柔相济的诗人形象。(诗人形象包含两方面特征。能结合具体诗句,紧扣诗人形象特征分析,第一点3分,第二点3分。)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对 雪① 杜 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②。

2018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限时训练):专题九 古代诗歌鉴赏 学案3 Word版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1rw69uvrl4ncj33s2bw8iiwn4795r0189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