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自己和所有的朋友们
三十年前,世界本无我,我即从无中来;几十年后,世界已无我,我又归于无!人生就是一段旅程,过于忙碌会忽略路边的风景;一切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占有的多了,就会伤及身体甚至性命!而可传世的唯有看不见的精神。
一个人不能孤立存在,如同独木不成林。一个人的事业再大,也仅仅是一颗树,而不是森林。森林有无尽的力量,可以影响甚至改变气候。 “家”如同森林,“家”是我们每个人真正的事业。
家文化所涵盖的内容超过了任何一个行业,无处不在。家是人之本,文化是家之根,有了家文化,幸福连万家。
在许多人的认识里,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结婚了,就被“成家了”。而在现实生活中,有时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虽然被“组合”在了一块,但家的感觉却荡然无存。正如<<围城>>里的台词:婚姻像一座围城,城里的人想冲出去,城外的人想攻进来。想攻进“城”里的人是好奇“城里的生活”;想冲出“城外”的人是害怕了城里的生活。于是男人和女人在“攻进”和“冲出”中矛盾着、纠结着、烦恼着、痛苦着。究其原因是没有弄明白家的概念,错把“男女组合”当成了家。
一个完整鲜活的人离不开“精”、“气”、“神”。“精”代表肉体,“神”代表思想,“气”代表贯穿连带“精”和“神”的“桥梁”。有了
“气”,“精”和“神”才有了实质意义,否则就成了一具尸体和一个灵魂,而不是一个活生生有思想的人。
“家”不仅仅是一所房子和房子里面的摆设,这些东西宾馆、旅店都有,左邻右舍也有,但那不是你的家。因为,能让“心灵回归的地方”是一种心与心交融的情绪而不是物质的堆积。
“家”不是物质的房子,也不是精神的男女,而是贯连房子与男女之间的“心灵交融”。当心灵交融合二为一后,便有了安定感。男人和女人有了安定感,便有了家的感觉,不会出现<<围城>>里的“攻进来”和“冲出去”。
没有“家文化”的家庭,充其量是一套房子和两个男女,无论男女多有钱多漂亮,都会成为这所房子里的囚徒,慢慢地老去,死亡,终究不会幸福。他们的儿女因为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如同他们一样重复着他们的错误,悲哀地变老,死去。
当我们不再为衣食担忧,追求生活质量、渴望家庭幸福的时候,必须得搞明白,什么是“家”,什么是“家文化,什么是“幸福家庭”。
家是心灵的交融,在红尘世界里,“身体我”的人们把房子当成了家,是能吃饭,能睡觉的地方。于是,一男一女结婚了,生孩子了。但很快男人厌烦回家,因为孩子吵,老婆闹,心烦,于是找各种理由推迟回家的时间。如果这种情况不断恶化,最终会离婚。房子还在,但不是家了。因此,家的概念绝不是一套房子、一对男女、外加一个孩子和家具,这只是家的基础部分,而不是家的全部。
一个人除了“身体我”还有“心灵我”,后者需求的是一份感觉。在物质的房子里面,还需要精神的寄托。这种感觉是一种气场,比如温馨的布臵,简单却很舒服;情感的融洽,眷恋却不占有。进得房间里只想静静第闭上眼,用心灵触摸另一个心灵,彼此的“心灵我”合二为一,这就是“家”。
当男女双方明白房子不是家只是基础部分,心灵的归属感才是家的重点,两者都有之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家。因此,仅仅停留在房子、车子、孩子的物质占有上,这个家永远是飘移的,随时都有坠落、粉碎的危险,只有让心灵交融后才能使家落地。当心灵回归了,房子就变成家了。
明白了以上道理,男女双方应该努力的不是把小房子换成大房子,更不是把普通家具换成豪华家具,而是要真正用心去感悟另一颗心,心心相印之后,家才能名符其实。
“家”是什么?家是一种感觉,一种牵挂,一种力量,一种安定。真正的家是让心灵回归的地方。
在红尘世界里,除了金钱与权利,情感是最能让人痴迷的东西。无论男女,对情感的追求如同贪嘴的猫,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人在旅途,沿路的景色迷人,尤其是争奇斗艳的鲜花,当你俯身采摘时,会滞留你前进的步伐。而且采摘的越多浪费的时间越多,一而再再而三地错过更美的景色。因此,将鲜花摘下来插到自家的花瓶里,还不到一周花就凋零了,于是又去摘下一朵认为更美的花,结果同样保持不了多久,而开在田野里的花一个比一个美丽。鲜花一旦离开了土壤,只是一枝生命短暂的无根之花,无论你如何珍藏都改变不了其凋零的命运。
鲜花只有在田野里才最美最长久,最好的东西不是用来占有的,而是用来欣赏的。如果每个人都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就不会贪心地千方百计去得到,更不会损人不利己地去占有。其实生活中很多美好的东西,欣赏比占有更让人心旷神怡。
修行是让自己的心不要到处乱跑,迷失回家的路。当一个人把贪心收回到静的状态时,人的头脑才是清醒和智慧的,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心中明明白白。
只有当人的心静下来的时候,人才会有正确的判断力。走在错误的路上,不会有对的事;走在正确的路上,结果不会错。方向选择对了做事才有意义。
冒然前进,不如停下来思考,方向不对努力白费。退是一种前进。 一个人一出家门就开始奔跑,在他的心目中认为只要努力就会收获。跑到天黑时,这个人认为已经跑了很远很远,于是决定找一个地标测量所跑的路程,结果惊讶地发现,离他不足百米的地方就是自家门口!原来,他跑了一天只是绕了个很大的圈子,并非直线路程。
生活中的许多人就像这个人一样,只是忙,却没忙出好的结果来,原因是自我定位不准确和目标不明确。所有的问题出在不知道“自己是谁”和“能做什么”上,许多人不明白“能做什么”和“喜欢做什么”的区别。如果不懂其中的道理,再多的努力都徒劳无功。万事源于点,“点”就是自己。起什么样的原点,就会得什么样的果。“我能做什么”是指自己明白自身的能力,而“我喜欢做什么”是指自己的爱好,与能力无关。如果一个人只注重喜好而忽略了能力,只会事与愿违、背道而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