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湖南省益阳市2019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5 18:47:3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益阳市2019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通常我们阅读文学作品,如果觉得其中某个人物具有生活实感,就会说他很“典型”。我们还会认为这样的人物一定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一类人的集中和概括,所以才生动逼真。“典型”并不意味着概念化。我们平常讲“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里的“典型”,是指从人物生存环境到人物本身,既不会在现实生活中重复,也不会在他人作品中重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灵创造,是作家一次性的、崭新的艺术呈现。

一部作品既然是“创造”,就必然有其独创性,换个角度说,如果这个创造出来的世界跟人们脑子里早有的世界完全一样,那这个“世界”就不是“典型”,而只是一个“概念”,这个创作就失败了。真正意义上的杰出作品,并不急于与读者一拍即合,而往往具备一定的陌生化和摩擦力。因为只要是杰作,就应当让读者在阅读中实现个人经验的扩大和延伸,如果只觉得随处符合自己的日常经验,那么这只会是第二流的作品。有时候,恰恰是一些概念化的表述才“畅通无阻”,因为它们能够较为便捷和快速地满足读者的个人经验,但是,真正的杰作一定会强有力地突破读者原有经验范畴。

我们提倡“写现实”,认为这是更有难度的写作。为了说得明白,我把写作过程比喻成酿酒。生活跟文学的关系就像粮食和酒的关系,总说生活是文学的源泉和基础,问题是怎样理解这个“源泉”和这个“基础”、怎样用生活的“粮食”来“酿造”。许多人认为就是将现实生活剪裁组合一番,把更有戏剧性、冲突性的部分集中到一起,略加改造甚至直接照搬下来就行,只要做得巧妙,便是成功的文学作品了。这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从现实生活到文学作品,它们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怎样发生的,需要认真研究。这其实不过是写作

学的基本问题,是并不深奥的朴素道理。还从酿造说起,经过考察我们即会发现:这个过程中粮食已经发生了“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变化”。所以现实生活的粮食,经历的绝不仅仅是什么“剪裁组合”的工作,也不仅是“归纳和选择”的工作。如果现实生活是粮食,作家就是一个酿酒器。现实生活进入作家这个酿酒器之后经过一番复杂的酿造而发生化学变化,再倒出来就是芬芳的酒液。酿造技术不同,酒的成色也就不同,于是就有了杰作与劣作的区别。一切没有经过作家这个酿酒器、没有发生化学转化的现实生活,无论如何都不会成为文学。真正有追求的文学未必要写出人人熟稔的故事,它是一次全新的个人交付:让阅读进入永不雷同的“我的”世界。这个世界是酿造过的酒,它再也不是现实生活的粮食颗粒,不是那样的固体了。

(摘编自张炜《从“粮食”到“酿造”》)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典型是作家的心灵创造,具有独创性,并能让读者在阅读中扩大和延伸个人经验。 B. 不会在现实生活和他人作品中重复的人物本身和人物生存环境不一定是“典型”。 C. 概念化表述虽不是全新的个人交付,但因其与读者一拍即合,故能给人生活实感。 D. 许多人认为巧妙地对现实生活进行剪裁组合和归纳选择,便是成功的文学作品了。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二段在对“概念”和“典型”的比较性的阐释中,突出了“典型”的特色 B. 文章第三段引用古语批评了“生活是文学的源泉和基础”这一错误理解。 C. 文章采用比喻的论证手法,形象地说明了从现实生活到文学作品的写作过程。 D. 文章说明真正有追求的文学会让读者品尝“芬芳的酒液”,进入独创性的世界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之所以生动逼真,是因为它集中概括了现实生活中的某类人。 B. 杰作如果能消除与读者之间的“陌生化和摩擦力”,就会比畅通无阻的作品影响深远。 C. 生活和文学之间就好像粮食和酒的关系,决定了写作过程只能是写作学的基本问题。 D. 有了文学的酿造过程,并不能保证一定会出杰作;但没有这个过程,一定不会有文学。 【答案】1. C 2. B 3. D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

C项,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因果颠倒,“能给人生活实感”是因,“与读者一拍即合”是果。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B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生活是文学的源泉和基础”此观点本身没错,理解有误,“许多人认为就是将现实生活剪裁组合一番……便是成功的文学作品了”。这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故选B。 【3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

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

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A项,无中生有,文中并未说及“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生动逼真的原因”,讲述“我们”的阅读经验只是为了引出对“典型”内涵的解析;B项,首先,前后句之间不存在条件关系;另外,“影响深远”于文无据;C项,强加关系,“生活和文学的关系”与“写作过程和写作学的关系”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它们是毫不相干的两个领域。D项说法正确。故选D。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8年3月13日上午,国务委员王勇就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做了说明。王勇称,为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医保制度,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确保医保资金合理使用、安全可控,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更好保障病有所医。方案提出,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职责,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简称“国家卫计委”)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职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国家发改委”)的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职责,民政部的医疗救助职责进行整合,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作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王勇称,国家医疗保障局的主要职责是,拟定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基金,完善国家异地就医管理和费用结算平台,组织制定和调整药品、医疗服务价格和收费标准,制定药品和医用耗材的招标采购政策并监督实施,监督管理纳入医保范围内的医疗机构相关服务行业和医疗费用等。

(摘编自“澎湃新闻百家号”2018年3月13日)

材料二

的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说:“医保基金是人民的救命钱,是我们医保工作中的意要任务。我们要当好‘孙悟空”,绝不让医保基金成为“唐僧肉”,要继续打击欺许骗保,巩固高压态势。”

目前医保基金存在的浪费问题不容小觑。国家先后启动抗癌药准入谈判、11城市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谈判以及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等措施。这些政策落地,让医保基金发挥最大效率,还需要各地医保部门、医疗机构负责尽责。

针对医保基金的犯罪屡禁不止2018年9以来,北京市公安局环食药旅总队联合北京市医保局、北京市卫健委、北京市食药稽查总队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内深化开展打击欺诈骗取医疗保障基金专项行动,期间打掉涉案团伙10个,刑事拘留103人,涉案金额5000余万元。

(摘编自“央视新闻”2019年1月l3日)

材料三

数据显示,2018年1~1l月,医疗保险基金收入为18062.8亿元,医疗保险基金支出为14749.9亿元。医保基金收入增速达14.9%,支出增速达19.9%,支出增速高于收入增速5个百分点。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由单纯按照项目付费向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型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已经开始试点试行。

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管理司司长熊先军说:“原来按项目付费的时候,医生使用更多的项目,就能得到更多的收益。现在按照一个病种来付费,在治疗这个疾病的时候,一开始就知道了最后能够得到多少钱,相应的医生就会主动节约成本,一些不该用的药,一些不该进行的检查,他就会尽量减少。”

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范围。2018年跨省异地结算132万人次,是2017年的6.3倍,结算金额达到189亿,是2017年的6.7倍。今年,国家医保局要求各地继续扩大医疗机构异地直接结算报销的覆盖范围,对外出就业人员进一步简化手续。

将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国家医保局还将完善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待遇清单。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发挥医疗保障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托底作用,发挥医保战略购买者作用,将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

(摘编自“央视新闻客户端”)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把多项职能融合到国家医疗保障局的优点是管理权统一,有助于提高医疗保障水平,避免过去多部门管理的衔接和落实不利等问题。

B. 国务院将原来分属各部委管理的“三保”职责、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职责、医疗救助职责统一划归新组建的由其直属的国家医疗保障管理局。

C. 国家针对医保基金使用中出现的浪费问题打出了一套政策“组合拳”,这些措施能否“尽显威力”,取

决于各地医保部门、医疗机构是否负责尽责

D. 我国的医保正面临收入增速低于支出增速的问题,在此情况下,探索新方式,将相关职责进行统一整合,确保医保资金合理使用等成为医保工作的重要内容。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国家医疗保障局的成立有望加速开启城乡医保制度的整合之路,统筹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提供更实惠的医疗服务。

B. 骗保问题在医疗保险中由来已久,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胡静林强调要营造出高压态势,打击欺诈骗保行为,绝不让医保基金成为“唐僧肉”。

C. 由单纯按照项目付费向以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型医保支付方式的推进,可以调动医生主动节约成本的积极性、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

D. 医保基金是人民的救命钱,在加强对医保基金监管的同时,面对其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积极研究解决对策。

6. 目前我国政府在监管医疗保险基金方面有哪些作为?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B

6. ①组建国家医疗保障局,对职责进行整合;②打击欺诈骗保,巩固高压态势;③出台措施,治理医保基金存在的浪费问题;④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⑤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范围;⑥将更多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医保。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C项,“取决于各地医保部门、医疗机构是否负责尽责”错。“取决于”强调的是唯一条件;文中使用的是“需要”,说明只是条件之一。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B项,“营造高压态势”错,文中是“巩固高压态势”。故选B。 【6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分析提炼能力。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內容都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湖南省益阳市2019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1xeb7mv4v9uewu2s0h44x67j2pwcn01e6r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