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小升初文言文阅读50篇(含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人有负盐负薪者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①重担息树阴。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②之物。惠③遣争者出,顾州纪纲④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⑤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⑥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
【注释】① 释:放下。② 藉:垫衬。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③ 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县满城一带)人,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本篇选自 《北史·李惠传》。④顾州纪纲:回头看着州府的主簿。州纪纲,州府的主簿。⑤ 群下:部下,属员。⑥ 实:事实,真相。
【译文】有负盐的和负柴的,两个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阴下休息。要走的时候,争一张羊皮,都说是自己坐卧和披背用的东西。李惠让他们出去,对主簿说:“敲打这张羊皮能够查出它的主人吗?”部下都没有回答。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席上面,用杖敲打,见到有一些盐末,就说:“得到实情了!”再让争吵的双方进来看,负柴的人才承认了罪过。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加黑的词语。 ⑴藉背( 垫、衬 ) ⑵顾州纪风( 回头看 ) ..
⑶咸无答者( 都 ) ⑷得其实矣( 结果、事实 ) ..2、翻译下列的句子。 ⑴同释重担息树阴。
一同放下重重的担子在树阴下面休息。 ⑵以杖击之,见少盐屑。
用手杖(棍子)击打羊皮,看见有少量的盐屑。 3、评价一下李惠。
聪明机智,生活常识丰富、经验多。
4、你还读过像李惠这样智者的故事吗?试讲述一例。 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狄人杰审案等等。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2:杨万里忧国 由此不见用。韩侂胄④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⑤。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之日也。侂胄专僭⑥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⑦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⑧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日:“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⑨,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选自《宋史?杨万里传》[注释]①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力主抗金。
②偏:固执。③孝宗:指宋孝宗赵昚(s hèn)。④韩侂(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⑤掖垣:泛指高官。⑥僭(jiàn):超越本分。⑦邸(d ǐ):此指官府。⑧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⑨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
[文言知识]说“见”。“见”是个多义词。一、指“看见”。这是古今相
同的。二、指“召见”、“拜见”。如“秦王见韩非”、“韩非见秦王”。三、指“被”。
上文“由此不见用”,意为由于这原因不被重用。四、指代“我”,如“见赠”,即赠送给我。五、同“现”。《敕勒川》:“风吹草低见牛羊。”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善 ②用事 ③属 ④恚 ⑤怏怏 ⑥遽 ⑦亟 ⑧社稷 ⑨言 2.翻译:①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
【译文】杨万里为人刚正而固执。宋孝宗当初爱惜他的才干,向周必大打听杨万里的情况,周必大没有说杨万里的好处,因此他没有被起用。韩侂胄专权之后,想要网罗四方的知名人士做他的羽翼,有一次修筑了南园。嘱咐杨万里为南园写一篇记,答应让杨万里做高官。杨万里曰:“官可以不做,记是不能写的。”侂胄山峰生气,改叫他人去写。杨万里在家闲居十五年,都是韩侂胄专权的日子。韩侂胄日益专权了,杨万里心中忧愤,怏怏不乐,终于病倒了。家人知他是忧新国事情,凡是和时政有关的事情都不告诉他。有一天宗族里有个年轻人族子忽然从外面回来了,说起韩侂胄用兵的事情。杨万里失声痛苦,急忙叫拿来纸写道:“韩侂胄奸臣,擅自专权,目无无皇上,大动干戈,残害人民,图谋危害国家,我这么大岁数了,没有办法报效国家,只有愤愤不平!”又写下了十四个字告别妻子儿女,写罢就去世了
【参考答案】1.①好②掌权③托④忿恨⑤心里不快⑥立刻⑦立刻⑧国家⑨字 2.①想搜罗四面八方的知名人士来辅助他;②都是韩※胄掌权的日子;③专权无视皇上。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3:郑人买履 ①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②之其坐,至之③市,而忘操④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⑤。”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选自《韩非子》) 【注】①履(lǚ):鞋。②置:放置,搁在。③之:到……去,往。④操:携带。⑤度(dù):量好的尺码。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先自度其足( ) (2)宁信度( ) ..2.翻译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何不试之以足?
3.从文中找出郑人最可笑的言行。
4.从这篇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译文
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带量好的尺码。他已经挑好了鞋子,才说:“我
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返回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1) duó (2) nìng
2.(1)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2)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
3.宁信度,无自信也。
4.要正确认识实际问题,要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4: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1),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2)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dài](3),辄[zhé]以水沃面(4);食不给[jǐ],啖[dàn](5)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chán]受贬(6),由参知政事谪[zhé]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7)。”
【译文】(1)孤:幼年丧父;(2)每:常常;(3)或夜昏怠:有时晚上昏睡懈怠;或:有时;(4)辄以水沃面: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沃:洗。(6)乃至被谗受贬: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谗:说别人坏话;(7)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译文】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把治理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决心努力刻苦读书,有时读书读到夜晚疲惫困倦,就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使自己头脑清醒。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阅读训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的点。 ①啖粥而读。( 吃 ) ②辄以水沃面。( 往往,总是 ) ..
③食不给。( 供应 ) ④乃至被谗受贬。( 说别人坏话 ) ..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B ) A. 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 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 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 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有时夜里疲惫困倦,常常用冷水洗脸。 ②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 ③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仅自足罢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