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A 全距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标准差糸数
11、已知本学期甲、乙班学生《统计学原理》的考试成绩的标准差分别为6分和5分,则哪一个班学生成绩相对均衡些( )
A 甲班 B 乙班 C 无法判断 D 一样 三、多项选择题
1、某地区年末统计结果显示:该地区共有工业企业850家,从业人员45万,工业总产值52亿元,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1556元。资料中出现有( )
A 总量指标 B 相对指标 C 平均指标 D 总体标志总量 E质量指标
2、相对指标中,分子和分母可以互换的有( ) A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 B 动态相对指标
C 比较相对指标 D 比例相对指标 E 结构相对指标
3、某企业2000年产品成本计划降低8%,实际降低了1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企业成本的计划完成程度为10%/8%=125% B 该企业成本实际比计划多降低了2个百分点
C 该企业成本的计划完成程度为90%/92%=97.83%
D 该企业未完成成本降低计划任务 E 该企业超额完成成本降低计划任务 4、下列现象哪些应采用算术平均数公式计算平均数( ) A 已知粮食总产量及播种面积,求亩产量
B 已知计划完成百分比及实际销售额,求销售额的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 C 已知某厂1995-2000年的工业产值,求产值的平均发展速度
D 已知甲、乙两个市场的某商品的销售价格及销售量,求该商品的平均价格 E 已知甲、乙、丙三种产品的合格率,求这三种产品平均合格率
5、下列关于平均指标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把某一数量标志在总体各单位之间的数量差异抽象化
B 反映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一般水平,是个代表性数值 C现象总体的同质性是计算和应用平均数的前提条件 D 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之间的差异
E 反映总体各单位变量值分布的集中趋势 6、标志变异指标可以说明( )
A 分布数列中各单位标志值的集中趋势 B 分布数列中变量值的离中趋势
C 分布数列中各单位标志值之间的差异程度 D 分布数列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动范围 E 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分布特征 四、简答题
1、统计上的相对指标包括哪些?计算和应用这些相对指标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如何理解权数的意义?在什么情况下应用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
结果是一致的?
3、什么是标志变异指标?它有何作用?
4、甲、乙两个企业职工的月平均工资分别为1000元和1200元,工资的标准差分别为150元和160元,是否可以认为甲企业职工工资的离散程度小于乙企业?为什么? 五、计算题
1、某企业1999年计划产值3200万元,其实际产值完成情况如下:
计算该企业
一季度 二季度 三季度 四1999年全年产
季度 时间 值的计划完成
10月 11月 12月 程度和提前完
产值(万元) 680 830 950 350 390 390 成计划的时间。
2、已知如下资
6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料: 产量计划完成 程度(%) 96 100 115 合计 第三季度实际产值(万元) 企业数 3 5 4 12 计划产量 (吨) 30 40 50 120 计算12家企业产品产量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3、某市有三个企业,资料如下。试分析其经济运行效果 第 四 季 度 计划企业 增长(%) 计 划 产值(万元) 实 际 第四季度为上季的第四季度费用额(万元) 80 110 150 产值费用率(%)
计划完成程度产值 比重以A为(%) (万元) (%) 1之比 122 150 240 比重 (%) (%) A B C 合计 115 133 232 120 150
245
要求:1。填写表内空格 2。用文字分析全市及三个企业运行状况(200字以上) 4、甲、乙两个菜市某一种蔬菜价格及销售资料如下:
试比较两个菜市的平均价格高低,并说明原因。
品 价格 甲菜市 乙菜市 5、某居民有一笔存款拟存入银行10年,按复利计种 (元/斤) 销售额 销售量 息,前4年的年利率为11%,后6年的年利率为7%。
(元) (斤) 请计算该笔银行存款的平均年利率。
6、有甲、乙两个班学生参加统计学考试,甲班平均A 1.2 12000 20000 成绩为80分,成绩标准差为12分;乙班考试成绩B 1.4 28000 10000 资料如下: C 1.5 15000 10000 要求:(1)计算乙班学生平均
按成绩分组 学生人数 合计 - 55000 40000 成绩和成绩的标准差; (分) (人) (2)比较甲、乙两
4 个班考试成绩的分散程度。 60以下 10 第60~70 四章 时间数列
70~80 16 一、填空题 1、绝对数时间数列按指80~90 标值所属的时间状况不同,分12 为__________90~100 和 。 8 2、增长量由于计算的基合计 期不同可分为 50 和 。 3、测定季节变动常计算 。
4、各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等于 。
5、某企业1月1日工人数为100人,2月1日工人数为105人,3月1日工人数为102人,4月1日工人数为108人,则第一季度该企业平均职工人数为 。
6、某企业1月份计划产值为50万元,刚好完成计划,2月份计划产值为70万元,超额完成3%,3月份实际产值93.5万元,超额完成计划4%,则第一季度产值平均计划完成
7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程度为 。
7、某地区1995年粮食总产量为4000万吨,到本世纪末计划达到6000万吨,则从1995年到2000年必须保持 的年平均增长速度。
8、已知某产品2000年与1999年相比增长了20万吨,增长速度为5%,增长百分之一的水平值为 。 二、单项选择题
1、下面四个时间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是( )
A 历年招生人数时间数列 B 历年增加在校生人数时间数列 C 历年在校生人数时间数列 D 历年毕业生人数时间数列
2、已知某地区2000年财政收入比1995年增长了1倍,比1990年增长了1.5倍,那么1995年财政收入比1990年增长了( )
A 0.5倍 B 2.5倍 C 1.25倍 D 1.5倍
3、已知一个数列的环比增长速度分别为3%,5%,8%,则该数列的定基增长速度为( )
A 3%?5%?8% B 103%?105%?108% C (3%?5%?8%)+1 D (103%?105%?108% )-1
4、某地区1975年粮食亩产350公斤,2000年亩产为600公斤,求1976年至2000年的粮食亩产的平均增长速度应开( )方。
A 24次 B 25次 C 26次 D 23次
5、某地1980年工农业总产值为6800万元,计划以后每年按6%的增长速度增长,到2000年年末的工农业总产值为( )
A 21808.5万元 B 144160万元 C 8160万元 D 7208万元
6、某地区粮食产量的环比增长速度,1998年为3%,1999年为5%,则1998~1999年该地区的粮食产量共增长了( )
A 2% B 8% C 8.15% D 15%
7、某地1995-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800、860、900、950、1100、1500万元,则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量为( )
A 116.7万元 B 140.0万元 C 128.0万元 D 120.0万元
8、某企业销售额1993-1995年三年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106%,1996-2000年五年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108%,则八年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
A
81.06?1.08 B 81.063?1.085
35C 1.06?1.08 D 1.06?1.08 三、多项选择题
1、一个时间数列的基本要素包括( )
A 变量 B 次数 C 现象所属的时间 D 现象所属的地点 E 反映现象的统计指标值 2、按统计指标表现形式不同,时间数列可以分为( ) A 绝对数时间数列 B 相对数时间数列
C 平均数时间数列 D 时期数列 E 时点数列 3、增长百分之一的水平值是( )
A 表示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绝对量 B 表示每增加一个百分点所增加的相对量
C 等于前期水平除以100 D 等于前期水平除以100% E 等于环比增长量除以环比增长速度 4、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
A 定基发展速度减1 B 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C 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D 环比增长速度加1后连乘积再减1 E 定基增长量除以基期水平 四、简答题
8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什么是时间数列?编制时间数列应注意哪些问题? 2、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有哪些区别?
3、进行时间数列的水平分析和速度分析分别运用哪些指标? 4、什么是长期趋势?测定长期趋势的方法有哪些? 五、计算题
1、某工厂2001年某产品的库存资料如下:
时 间 库存额(万元) 1月31日 2月28日 3月31日 4月30日 220 252 294 326 已知上年末库存额为250万元。
要求:计算该厂一季度平均每月的产品
库存额。
2、某企业第二季度有关资料如下: 月 份 4月 5月 6月 计划产值(万元) 实际产值(万元) 月初工人数(人) 105 105 50 105 110 50 110 115 52 7月 112 120 46 要求计算:(1)第二季度月
平均实际产值;(2)第二季度月平均工人数;
(3)第二季度产值平均计划完成程度;(4)第二季度平均每人
月产值和季产值。
3、某市1995~2000年粮食产量资料如下: 年 份 1995 1996 1997 粮食产量(万吨) 200.0 110.0 累计增长量(万吨) - 环比发展速度(%) - 31.0 1998 40.0 1999 105.0 2000 93.0 要求:(1)根据时间数列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计算表中所缺的数字; (2)计算1996~2000年间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增长量和平均增长速度。
4、1982年我国人口数为10.1亿人,1990年我国人口数为11.3亿人。问在这期间我国人口平均增长率为多少?如果按这个平均增长速度发展下去,到2005年年末我国人口数将达到多少亿?
5、已知某产品历年的销售资料如下: 年 份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合计 销售额(万元) 25 35 30 40 45 60 235 要求:(1)根据以上资料作销售额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折线图); (2)配合时间与销售额之间的趋势直线方程,并预测2003年的销售额。
第五章 统计指数
一、填空题
1、从狭义上来说,统计指数是指用来反映___________的多个事物构成的现象总体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2、统计指数按其所反映的指标性质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指数和__________指数。
3、已知某产品去年的单位成本为120元,经过技术改造,今年该产品的单位成本降低为108元,则该产品的单位成本指数为________。
4、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应以_______________作为同度量因素;而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则应以________________作为同度量因素。 5、已知三种产品总销售额今年与去年相比增加15% ,而它们的销售价格却下降了5%,则这三种产品的销售量总指数为__________。
6、平均数指数是一种通过对___________来计算的加权算术平均数或加权调和平均数的总指数。
7、总指数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计算形式。 一、 单项选择题
9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按统计指数所包含的事物多少不同,可分为( )
A 质量指标指数和数量指标指数 B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C 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D 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2、一般地,在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应以(
A 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B 基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C 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D 基期的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3、在编制销售量总指数时,采用的同度量因素是( )
A 销售量 B 销售额 C 单位产品成本 D 单位产品价格
4、某商店销售的100种主要商品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销售额增长了12%,价格下降了4%,则商品的销售量总指数为( )
A 112% B 16.7% C 116.7% D 107.7%
5、某企业生产的三种产品报告期与基期相比产量持平,单位成本总指数为105% ,则这三种产品的总成本( )
A 上涨了5% B 上涨了105% C 下降了5% D 下降了10%
6、某地居民以相同的金额在2001年购买的商品数量比2000年少5%,则该地的物价指数为( )
A 95.00% B 100.00% C 105.26% D 110.20%
7、若已知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基本公式的分子资料时,要计算总指数应采用( ) A 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 B 加权调和平均数公式
C 几何平均数公式 D 平均指标指数公式 三、多项选择题
1、在编制统计指数时,选择同度量因素应遵守的一般原则是( )
A 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以基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B 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以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C 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以基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D 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以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E 编制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时,都以基期的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2、甲产品今年的销售量为去年的112%,这个相对数是( ) A 总指数 B 个体指数 C 数量指标指数 D 质量指标指数 E 平均指标指数
3、某企业四种产品今年的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5% ,出厂价格下降了5% ,则这四种产品的( )
A 总产值指数为109.25% B 总产值指数为9.25%
C 总产值增长了9.25% D总产值下降了8% E 价格总指数为95%
4、某类产品的生产总费用报告期为20万元,比基期多4000元,产品的单位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5% ,则该类产品( )。
A 生产总费用总指数为125% B 生产总费用总指数为102%
C 单位成本总指数为95% D 产量总指数为107.4% E 产量总指数为7.4%
5、在一个具有等量关系的指数体系中,各指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 )
A 总变动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积 B 总变动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和
C 总变动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之比 D 总变动指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差额等于各因素指数的分子与分母差额之和 E总变动指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差额等于各因素指数的分子与分母差额之积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统计指数?它有哪些作用?
2、什么是同度量因素?编制总指数时,如何确定同度量因素?
3、什么是指数体系?在一个具有等量关系的指数体系中,各指数之间有何关系? 五、计算题
1、 已知三种产品的销售资料为:
10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