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原因。 (5)、比较(2)、和(3)的标准差有何变化,并解释其原因。 (6)、如果该班的男女学生各占一半,全班学生中考试成绩在64.5分- 90.5分的人数大概有多少?
12、已知某地区农民家庭按年人均收入分组的资料如下: 按人均收入分组(元) 家庭户数占总户数比重(%) 100以下 2.3 100 - 200 13.7 200 - 300 19.7 300 - 400 15.2 400 - 500 15.1 500 - 600 20.0 600以上 14.0 合计 100 要求:计算该地区平均每户人均收入的中位数、均值及标准差。 13、对10名成年人和10名幼儿的身高(单位:cm)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成年166 169 172 177 180 170 172 174 168 173 组 68 69 68 70 71 73 72 73 74 75 幼儿组 要求:(1)要比较成年组和幼儿组的身高差异,应采用什么样的指标测度值?为什么?
(2)比较分析哪一组的身高差异大。
14、根据下表资料,计算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 按完成某一作业所需时间分组(分) 工人数(人) 10 - 20 6 20 - 30 25 30 - 40 32 40 - 50 23 50 - 60 7 60 - 70 5 70\\ - 80 2 合计 100 15、某地区3000农户年纯收入分组数据如下: 按年收入分组(元) 农户数 5000~6000 240 6000~7000 480 7000~8000 1050 8000~9000 600 9000~10000 27
9
10000~11000 210 11000~12000 150
要求:计算农户年纯收入的中位数、均值和标准差。
16、从幼儿和成年人中各抽出10人,测得其身高数据如下: 幼儿身高(㎝) 成年人身高(㎝)
73 172 74 174 75 168 68 173 69 166 68 169 70 172 71 177 73 180 72 170
要求:比较他们的身高差异程度。
17、一种产品需要人工组装,现有三种可供选择的组装方法。为检验哪种方法更好,随机抽取15个工人,让他们分别用三种方法组装。15个工人分别用三种方法在相同的时间内组装的产品数量数据如下(单位:个): 方法A 方法B 方法C 164 129 125 167 130 126 168 129 126 165 130 127 170 131 126 165 130 128 164 129 127 168 127 126 164 128 127 162 128 127 163 127 125 166 128 126 167 128 116 166 125 126 165 132 125 (1)、你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来评价组装方法的优劣?
(2)、如果让你选择一种方法,你会作出怎样的选择?试说明理由。
第十一章 时间序列分析
一、 选择题: 1、某企业产量年平均发展速度:1997~1999年为107%,2000~2001年为105%,则1997~2001年该企业产量年平均发展速度为( )
10
A、51.07?1.05 B、1.073?1.052 C、1.07?1.05 D、
51.073?1.052
2、某农贸市场土豆价格2月份比1月份上升5%,3月份比2月份下降2%,则3月份土豆价格与1月份相比()
A、提高2.9% B、提高3% C、下降3% D、下降2% 3、根据月度时间数列资料,各月季节比率之和应为( ) A、1 B、0 C、4 D、12
4、已知环比增长速度为8.12%、6.42%、5.91%、5.13%,则定基增长速度为( )
A、8.12%×6.42%×5.91%×5.13% B、8.12%×6.42%×5.91%×5.13%-100%
C、1.0812×1.0642×1.0591×1.0513 D、1.0812×1.0642×1.0591×1.0513
-100%
?5、用最小平方法拟合直线趋势方程 yt= a+ bt,若 b为负数,则该现象
趋势为( )
A上升趋势 B下降趋势 C水平趋势 D不能确定
6、某企业某年各月月末库存额资料如下(单位:万元)4.8,4.4,3.6,3.2,3.0,4.0,3.6,3.4,4.2,4.6,5.0,5.6;又知上年末库存额为5.2。则全年平均库存额为( )
A、5.2 B、4.1 C、4.133 D、5
7、某商品销售量去年比前年增长10%,今年比去年增长20%,则两年平均增长( )
A、14.14% B、30% C、15% D、14.89% 8、某企业利税总额2000年比1995年增长1.1倍,2003年又比2000年增长1.5倍,则该企业利税总额这几年间共增长( )
A、(1.1+1.5)-1 B、(2.1×2.5)-1 C、(
52.1×
32.5)-1 D、(1.1×1.5)-1
9、已知某地粮食产量的环比发展速度2000年为103.5%,2001年为104%,2003年为105%,2003年对于1999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16.4%,则2002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 )
A、103% B、101% C、104.5% D、113%
10、某地区连续五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7.8%、8.6%、9.4%和8.5%,则该地区经济的年平均增长率为( )
11
55A、1.09?1.078?1.086?1.094?1.085-1 B、0.09?0.078?0.086?0.094?0.085 5C、1.09?1.078?1.086?1.094?1.085 D、(9%+7.8%+8.6%+9.4%+8.5%)÷5
11、某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1994年比1993年增长8%,1995年比1994年增长7%,2003年比1995年增长56%,则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
103A、0.08?0.07?0.56-1 B、1.08?1.07?1.56-1 1081.08?1.07?1.561.08?1.07?1.56C、-1 D、-1
312、下列指标中,属于序时平均数的是( )
A、某地区某年人口自然增长率 B、某地区某年人口增长量 C、某地区“八五”期间年均人口递增率 D、某地区人口死亡率
13、某银行1月1日存款余额为102万元,1月2日为108万元,1月3日为119万元,则三天平均存款余额为( )
A、102/2+108+119/2 B、(102+108+119)÷3 C、(102/2+108+119/2)÷3 D、102+108+119 14、要通过移动平均法消除季节变动,则移动平均项数N( ) A、应选择奇数 B、应选择偶数 C、应和季节周期长度一致 D、可任意取值
15、用原资料平均法求季节比率,第一步计算各年同期(月或季)平均数,是为了消除( )
A、长期趋势 B、季节变动 C、循环变动 D、不规则变动 16、某产品单位成本从1990年到2001年的平均发展速度为98.5%,说明该产品单位成本( )
A、平均每年降低1.5% B、平均每年增长1.5% C、2001年是1990年的98.5% D、2001年比1990年降低98.5% 17、时间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可以直接相加的是( )
A、时期数列 B、时点数列 C、相对数时间数列 D、平均数时间数列 18、某地区198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50亿元,至2003年达到200亿元,则2003年在1983年的基础上( )
A、翻了四番 B、翻了三 C、增长了三倍 D、增长了四倍 19、根据近几年数据计算所得,某种商品2季度销售量季节比率为1.6,表明该商品2季度销售( )
A、处于旺季 B、处于淡季 C、增长了60% D、增长了160% 20、某县2002~2003年两年中农民纯收入增长了7.1%,2002年增长速度为2%,2003年农民纯收入增长速度为()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