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数学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2:33:5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3)4名学生排成队,按要求变化方向。你发现了什么?和原来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面朝北时,1号在最前面,3号在最后面;面朝南时,1号在最后面,3号在最前面。) (4)质疑:为什么1号一会儿在最前面,一会儿在最后面?小组展开讨论。 4、小结:我们要说一个人或物体在前面还是后面也要看它和谁比,和不同的人或物体比,前后位置也就不同了。方向不同,所指的位置关系也不同。 5、让同桌相互说说自己的前面有哪些同学,后面又有哪些同学。 6、找几位同学让他们分别说说自己的上面有什么,再找几位同学让他们举几个例子,什么比什么的在上面,又和什么比在下面。 四、联系实际 回家后,观察一下自己的卧室(如右图),把你卧室内物体的位置说给爸爸妈妈听。第二天回到学校,向同桌介绍一下自己的卧室。 板书设计 略 第二课时 左 右 学习目标: 1.以生活中有关“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学生参与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建立“左、右”方位感的过程。 3.能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条,体验其相对性。 4.培养学生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以及观察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5.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安全教育。 教学重、难点: 正确辨别左、右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感知自身的左右 1.创设问题情境。 师:小朋友们会念拍手歌吗?喜欢玩吗?谁能来表演一下? 问:小朋友们,刚才他们是用什么拍掌的? 2.体验左、右。

(1)师:请伸出你的右手,再伸出你的左手。 (2)看一看。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自己灵巧的小手。

(3)说一说。师:谁来告诉大家:在生活中,你常用右手做什么?左手做什么呢?

(4)师小结:左手、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可以做许许多多的事情,小朋友们瞧瞧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好朋友吗? (5)揭示课题。

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举左手,举右手;举右手,举左手。左手摸左耳朵,右手摸右耳朵。 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 4、拍一拍:

在身体的上面、下面、前面、后面、左面、右面各拍两下掌。 二、感知群体中的左边、右边,建立方位感 1.找一找。

(1)第一横排坐在最左边的是谁?最右边的又是谁?

(2)第二横排中,从左往右数,第__个同学是谁?从右往左数,第__个同学又是谁?

师小结:同一个人,从不同的方向去数,顺序也就不同。 (3)你的左边是哪个同学?右边又是哪个同学? (4)同桌互相说一说。你的左面、右面都有哪些同学? (5)全班交流。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创设问题情境:一只小猪找不到回家的路,请小朋友用学到的前、后、左、右的知识帮小猪找家。 (2)学生展开讨论。 (3)计算机演示结果。

(4)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教育。 三、体验左右的相对性,加强理解 1.创设问题情境。

(1)师:老师和你们是面对面站的。请你判断:老师举得是哪只手呢? (2)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3)全班交流、验证。

师小结:两个人面对面站的时候,左、右刚好相反。 2.游戏巩固认识。

(1)师生齐举左手。(2)师与生演示。

老师的右手搭在同学的哪只肩上?老师的左手搭在同学的哪只肩上? 学生的右手搭在老师的右肩上。学生的左手搭在老师的左肩上。 (3)两生演示。 伸出右手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自己的右手褡在对面同学的右肩上。 自己的左手搭在对面同学的左肩上。 (4)全班齐做。 四、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拓展运用 1.自己用前、后 左、右的知识介绍自己的卧室 2.学生运用前、后、左、右的知识介绍生活中的情境。 3.师小结,全课结束。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10课时) 第一课时:1-5的认识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 3. 4.教学重点: 1~5基数含义的理解。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初步学会写数字和建立数感。 教学流程: 一、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谈话:观察第14、15页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数一数有几个? 2.跟周围的小伙伴交流,同时教师到各组共同交流并指导。 3.学生汇报。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教师根据汇报情况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1.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2.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3.同桌之间考一考。 三、出示计数器

1、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1、2、3、4、5 四、数的顺序

1、次感知1~5的顺序。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2.

五 、全班齐读:正、反读

教师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1、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请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 (1)

2.猜数游戏。

提问:这个数比2大,可能是几?

4小,可能是几?

3

大而且比5小,可能是几?只有这一种可能吗?

3.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同伴说说分别用了几个学具。小组活动。 六、学习写数:

1. 这些数你会写吗,谁愿意上来写一写? 2. 你认为写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3. 师示范,生学写。

六、小结:你学到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 1 2 3 4 5

(2)汇报。

5个排排

第二时:比多少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2.使学生知道用“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建立符号感。 3.培养学生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德。 4.培养学生初步判断、分析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同时知道这三种符号的读法和作用。

教学难点:认识“<”“>”“=”这三种符号及其含义,建立符号感。 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图片:9只小猴、4个梨、3个桃、2根香蕉;1~5数字卡片;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一)认读1~5

(二)排序1.教师报数字请学生拿:2、5、3、1、4列。

二、探究新知

(一)观察主题图,回答问题 要求:看图听故事。

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他们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兴了!到了中午,他们又累又渴,于是他们跑到花果山上采了许多水果,来到草坪上吃。可是,在分水果时出现了小小的问题,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猴们分水果吗? 提问:1.图上有哪些水果?分别是多少?

2.图上有几只猴子?如果每只猴子吃1个梨、1个桃、1根香蕉,够不够? (二)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学习“>”“<”和“=” 1.教学“=”(猴和桃比)

2. 4、2、5、1、3,请学生把以上几个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完整数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254033fvr6h1tx45d7638ccg96mxg0071h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