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10题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先说图上有……要求的是……) (2) 第7题:黄的○有( 3)个,○有( 7)个合起来是10 让学生列式,说说你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4、根据算式,编应用题练习第12题。让学生体会一个加法算式可以表示不同的内容相加。花;人;鸟、石子 5、根据算式,找找生活中的例子。 6、挑战聪明题:P64
7、小结:这节课我们有增长了哪些本领? 板书设计:
第九课时:“在括号内填数”
学习目标:
1、知道括号的意义与用法;掌握在括号内填写未知数的方法,能用多种方法来解题
2、能熟练在括号里的数 ,能用在括号里填数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括号内填写未知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参与:
1、课件展示:小猴子冲冲巷把书上结的又大又红的 桃子装在盒子里送给自己的好朋友。瞧,他已经装好了一些了,盒子里还没有满。冲冲决定再上山去采一些把盒子装满,你愿意帮助小猴子算一算应该再采几个桃子吗?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盒子里已经装了几个桃子,一共要采几个桃子,列出含有未知加数的算式:8+()=10 二、自主探究,体验合作:
1、教师:刚才很多小朋友以下子说出了应该再采2个桃子,你们异地功能有自己的好办法,想和你小组中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想法吗?
2、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由小组长统计有几种不同的想法。 3、讨论结束以后,组织全班家六,小组进行汇报,学生可能出现的想法有:(1)通过观察,发现盒子里还有两个空格,就知道要放2个进去了。 (2)联系前面学习的数的分合的知识,10可以分成8和2,就知道应该再采2个桃子。
(3)联系加法,知道10减8等于2,就知道还要再采2个桃子。
4、交流后,课件中出现冲冲的 话:谢谢小朋友,我这就把盒子装满了送礼物去。
三、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1.课件展示,冲冲带着礼物来到大河边,河山个的五彩桥是由许多块大石头拼成的,现在小桥只有半边了,只有染两块石头上的数字相加的得数是10,才能拼好小桥走过去。
1、小游戏:找朋友。交换司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不同的数字卡片。出示如:7+( )=10这样的算式,教师执7问,我的朋友在那里,执3的同学就举3说,我的朋友在这里。反复联系。
2、教师:刚才一直是老师出题,小朋友想自己出题考考大家吗?咱们来个小组间的竞赛好吗?小组中先商量怎样出题,交换解答,最后展示出的题和答案,全班交流评价。
3、开放题:课件演示:小猴子过了桥,他的朋友就在里面,城堡上各有三把大锁,如:()+()=9,六把大锁上各有一些数字,你能帮它选好钥匙吗? 4、练习 63页 6题
四、课后练习:练习十三,第9、10 、13题。 板书设计
第十、十一课时:连加连减
学习目标:
1、鼓励在具体、鲜明的情景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能按照图的有序排列,找出规律,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
教学难点:按照图意,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老师手持两束气球进教室,一手:蓝黄蓝红;一手:红蓝红红。
师:今天老师特地带来了一些气球,奖给表现最好的小组。特别是上课听得认真,发言积极响亮的同学。这些气球漂亮吗?谁告诉大家有几只?
生:8只。
你是怎么知道的? 4+4 3+1+4 2、师肯定学生的说法,给予鼓励。 3、机动方案:
4、(1)生说出加法算式,则教师板书如上,提出3+1+4这个加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么计算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来研究的。 5、(2)生没有说算式,则引入喂小鸡的情境。 二、新知探索: (一)教学连加:
1、出示喂小鸡的情景,教师分步操作,学生观察: 操作1:5小鸡在吃食,又跑来了2只。 师:看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7只小鸡 谁会列式?口头 操作2:又来了1只。
师:这下你又想告诉大家什么?生:又来了1只。。。。。。
谁会列式?生说,教师板演 5+2+1=8
该怎么运算呢?生同桌交流,汇报:强调加了几次。 你会读这个算式吗?5加2再加1等于8
2、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叫连加,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的得数记在心理,再用记在心里的得数加上地三个数,算出结果。 (这个连加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你能用小棒当作小鸡来摆一摆,说一说吗?) 3、练习;
做一做:左边第一题:先根据图意思摆好小棒,边同桌讨论,边把算式写完整。
(二)连减教学:
1、连接上面的情景,让学生猜想,小鸡吃完食物会怎么样? 生:又去玩了,走开了。。。。。。
2、直接出示书上的连减图片:让学生看图同桌说说图意。请学生上台来指着图说说。有8只小鸡吃完食物后走了2只,后来又走了2只,还剩下4只。
3、列式:8-2-2=4,这里的8、2、2、4各表示什么意思。读读这个算式;8减2再减2等于4。
4、练习:做一做 右边一题,看图列式说图意。不摆。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减去可以用划去或圈出来表示
反馈:你的算式是。。。。。,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算?学生相互评价。
5、小结;像这样连着减的算式叫连减。。。。。。 三、巩固深化:
1、完成练习十四第1、2、5 2、游戏;体育课玩游戏:
三个学生先包来3个,2个。5个;用完了放回去;减4、2、4 四、课外延伸:
1、生活中连加连减的例子。
2、 气球破了2只,老师又去买3只,怎么列式。----加减混合。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时:加减混合
学习目标:
1、鼓励在具体、鲜明的情景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加减混合的含义,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2、能按照图的有序排列,找出规律,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说出加减混合的含义。
教学难点:按照图意,找出规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说一说计算的顺序。 3+2+1= 5+3+2= 8-2-3= 10-5-3=
计算后先让学生说说计算5+3+2和10-5-3时分别先计算什么,后计算什么? 二、新课引入
1、在复习题后面的两道题的旁边出事如下两个算式:
5+3-2 10-5+3 引导学生观察,并用复习题中的后两题和上面两题作比较,看他们有什么不同。
2、教师谈话:上面这两题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我们把这样的计算叫做加减混合计算。这节课就来学习这样的计算。 3、板书课题:加减混合 三、学习新知识
1、学习例1。
(1)在屏幕上出现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的场面。 教师:屏幕上反映了什么内容,你能从屏幕上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湖里有4只天鹅,又飞来3只天鹅。可以提出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的问题。
教师:要湖里一共有几只天鹅的问题。要怎样列式 教师板书:4+3
(2)屏幕上出现湖里有7只天鹅飞走两只的场面。教师:湖里天鹅的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还有几只天鹅?
教师配合学生的回答4+3的后面加写-2 ,把算式写完整。 教师:为什么要在4加3的后面在减2?
(3)引导学生结合屏幕上出现的画面,说说算是所表示的意义。
(4)学习4+3-2的计算顺序:引导学生讨论:结合屏幕上反映的湖里天鹅只数的变化过程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混报交流讨论,并说出计算顺序。根据学生的叙述过程在屏幕上的算式4+3-2中表明的计算顺序依次表示出这两部分。 教师:第2步是几减2,为什么是这个数减2? 3、学习例2:
(1)在屏幕上出现反映“湖里有4只天鹅,飞走了2只后,又飞来了3只”连续变化过程的画面。
(2)引导学生根据屏幕上显示的内容,教师结合学生的叙述在黑板上板书:4-2+3=
教师:上面的算是应该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学生:先算减法再算加法,教师在配合学生的叙述板书。 师:为什么要先算减法?
学生:因为只有用减法先算出4只天鹅飞走2只湖里还剩下几只天鹅后,才能算出又飞来3只后湖里现在还有几只天鹅。 教师:第2步是那两个数相加。
学生:第二步是用第一步的得数2和3相加。
(3)引导学生总结夹剪混合计算的计算过程,谁能说说他们的计算顺序。学生:我们都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算的。 四、巩固练习。
1、完成67页做一做的练习。
(1)小鸭子戏水,水潭里有6根小棒只小鸭,有来了3只。然后又走了4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