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让学生根据鸭子来去的的过程把算式填写完整,并在最后的方框里填上得数.
(3)让学生结合鸭子来去的过程说说算式7-3+4=8的意义和计算顺序。 2、计算: 5-2+3= 8-7+8=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计算顺序和第2步分别是几加几。 五、课堂作业:
1、完成练习十五的第一题。
(1)学生分别观察第1题的插图,并说一说画面上反映的内容,重点说出小呀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的过程。
(2)让学生根据画面的内容独立填写算式,并计算出得数 (3)学生交流计算过程。
2、完成练习十五的第二题。让学生观察插图,明确要求,然后用线把算式和得数连起来。
3、完成练习十五的第三题。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检查指导学生写算式的格式。 板书设计:
第十三课时:练习课
学习目标:
1、通过练习集中巩固加强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方法的掌握,促进加减、连加连减之间联系。
2、联系生活实际,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分析生活中的情景。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巩固计算:
1、回忆上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本领?这样的两步计算的题我们学习了那几种?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2、出示练习十五第3题,请学生在书上直接写出得数。
集体校对,选择三道题,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小结这样的题我们可以按照怎样的计算顺序来计算?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从左往右计算,第一步计算后的得数要记在脑子里,继续计算。 二、联系生活,拓展思维。
1、想一想,说说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现象要用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计算?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讨论,用什么方法来求?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3、根据学生提供的信息,整理成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题。 4、小结:鼓励同学们用明亮的眼睛观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综合练习,加强应用。
1、引入:刚才同学们都很好,我们已经这些知识结成了好朋友,知道什么的情况下要用到这些知识,下面我们一起和它们来做游戏。 出示练习第4题。横行,竖行上的三个数相加,各得多少?
在联系中你发现了什么?第1个图中,得数都是8,为什么?你能设计这样的题给同学们练练吗?第2个图呢?
第2个图还可以斜着计算。
2、第5题,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请同学们自己观察,去发现。有困难那的可以小组讨论。
反馈,交流得出游戏的规则。在书上模拟游戏,两人一组:5+3=8我跳8,8-2=6我跳6……
3、挑战聪明题;要拿出8角钱,你能想出集中拿法?比一比,谁想到的方法多。(7种结果)
四、学习小结:这节课你又长了什么本领? 板书设计
第十四课时: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的整理和复习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的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的联系和差异。
2、整理复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整理知识。
1、谈话:秋天到了,苹果成熟了,今天我们到数学乐园里去采红苹果……。游戏开始:课件展示游戏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明确活动任务和要求。
生:选篮子,记录在纸上。 2、复习10以内数的顺序及序数。
课件展示:有10只篮子装苹果,让学生自己任意选一只。 3、走迷宫:按1、2、3……,9的顺序走数字迷宫。(教材P82) 3、过桥:选择你喜欢的一
4、师:小朋友拎着篮子到小河边,河上的桥只剩一半,只有让两块石头上的数相加得( )才能搭好桥走过去。 个数填写数的组成。
(9) (8) 6 3 二、活动探究
情境:到达数学乐园,在墙壁的加法表格中寻找金钥匙,打开大门。 1、出示书加法表 先研究加法算式是怎样排列的?小组讨论交流找规律。 反馈集体交流:课件闪动学生的发现,增强直观效果。跳出红苹果以示鼓励。 三、自主建构
3、减法算式的表格不完整,找到规律填写。说出你为什么这样填。 4、口算比赛:看表中的算式很快说出得数。课件点击,放大算式。 5、在表上补充有关0的加、减法算式。 四、活动总结: 板书设计:
第十五课时:练习十六
学习目标:
通过练习进一步复习巩固10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使学生能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水平。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提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通过练习检查自己学习的情况。比比谁学的好!、二、应用题练习:
1、练习第1题,复习9和10的组成,口答3式。
2、看图写出算式:出示课本练习十六第3题的蜻蜓图。师:从这副图中你可以知道什么?在草稿本上列式。
反馈:学生列出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这个算式求的是什么?
3、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板书 5 4 5 ?
? 5+4=9 4+5=9 9-5=4
4、第5题,列式计算,并说出你是怎么想的?(从图上我们可以知道…要求的问题是…用算式…来计算。)独立计算练习
1、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练习第2题、4题两题。
2、挑战聪明题:P72 7题,独立做,小组交流想法,再汇报。你先填哪个数,为什么?你是怎么计算的?
三、综合活动:
1、先独立观察,书上第6题的图,小动物们在干什么?观察小鸟在干什么?小动物他们在做什么游戏?我们也去参加。你如果知道就帮动物说出答案,写在书上。
2、小火车计算比赛:选出3名裁判,其余的5人一组,由老师给第一个同学一个数,听老师发令+1或+2或-2,往下开,比比那组同学最团结,最能干。
四、练习小结:宣布获得优胜的小组,发给红苹果。小结这节课表现进步的
同学,并结合9+2=?8+3=?等题,延伸到下节课的教学。 板书设计
第七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
(共4课时)
第一课时:11~20各数的认识
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1~20之间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教学重、难点: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 教学过程:
一、复习0~10,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前面我们学习了0~10,会数吗?请小朋友们从小到大数一数,从大到小数一数。生按要求数数。
师:你还知道比10大的数吗?(生举例)你们真了不起,还知道这么多比10大的数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1~20。(板书课题:认识11-20)
二、新授: (一)、教学数数:
1、师:(出示主题图)从这幅图上你看到了些什么?2、出示直尺,开火车读数。
3、P76第5题。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连线画图的游戏,请你从1到20,按顺序把点连起来。比一比谁连得又快又好。
展示连好的作品,全班一起按顺序读,检查。是什么呀? (二)、数的组成:
师:大家都有小棒,和老师一起边数边摆10根小棒。(师摆在黑板上) 1、教学计数单位“一”。
一根小棒表示1个“一”,两根小棒表示2个“一”,那么,三根小棒呢?师继续出示4.5.6…… 2、教学计数单位“十”。
请你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10个“一”就组成一个“十”。 3、摆一摆、说一说
师:11是由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师示范出示小棒。 那么13呢?请你用小棒摆一摆。一生演示。
师:那20又该怎么摆呢?(学生有可能说一捆和10根,先肯定,再和摆两捆的方法进行比较)(板书:( )个十是20,20里有( )个十) 反馈:学生提问,学生答。 (三)巩固拓展
1、P76 第2题。请你用小棒摆一摆。反馈时一边摆,一边说。
2、P76 1题 先不数,估一估一共有几只?(板书学生估计的数)数后一起评价学生的估计。怎样能很快知道有几只蜜蜂呢?(演示把10个只蜜蜂圈起来)再数出有多少只蜻蜓。
3、口述各数的组成。开火车练习。 二、应用:
今天我们认识了11~20这些数,你在生活中见过这些数吗?谁来举例。 三、小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11—20各数的读、写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