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经典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9/30 13:29: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①心壁:肌肉组织构成(收缩力强) ②心腔:左右心房,左右心室 ③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P68图)

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P69图)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瓣膜,这些瓣膜单向开放的,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3、人体的体循环(P70图)

体循环途径:血液由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血液变化:鲜红的动脉血→暗红的静脉血。

意义:为身体提供氧和营养物质,并将代谢废物运走。 4、人体的肺循环

肺循环途径:血液由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血液变化:暗红的静脉血→鲜红的动脉血

意义:肺泡中的氧扩散到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被输送到全身各处,血夜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继而被呼出体外。

5、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1、1900年,奥地利的兰德斯坦纳发现了ABO血型,即血液分A、B、AB、O四型。 2、输血、血型和无偿献血输血是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P76表)。 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 发生生命危险

﹥800~1000毫升 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 ﹥400毫升 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短期内会恢复正常。

3、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身体。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

1、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2、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输尿管、膀胱和尿管是排尿的通道,膀胱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P80) 3、尿液的形成和排出过程。(P81图)(P82图)

①尿液的形成: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液的形成主要经过滤过和重吸收两个连续过程。 ②尿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单位有关系。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壁起滤过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人体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约150升。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

③尿的排出: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排尿不仅可以排出废物,还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作用。 4、排泄:二氧化碳、尿素、多余水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遗:粪便排出体外的过程。 5、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P80图):

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

5

6、尿的形成过程及排出 ①过滤 ②重吸收

*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1.5升,尿的形成是连续的,排尿是间歇的。

第二节 人粪尿的处理

1、人粪尿的价值

①人粪尿的主要成分:水、有机物和各类无机盐

②人粪尿的特点:来源广、养分全、肥料持久、能够改良土壤、成本低 2、人粪尿的无公害处理

人粪尿无害化处理的原理:微生物呼吸作用的原理 ①建立沼气池 ②高温堆肥 3、生态厕所

4、高温堆肥是生产农家肥料的重要方式(P86)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1、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眼球的结构:角膜、巩膜、虹膜、视网膜、晶状体、玻璃体。

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了视觉。

2、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成像于视网膜─→视觉神经─→大脑某区域─→产生视觉

3、近视眼:①病因: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使物象落在视网膜前方②矫正:戴凹透镜 4、耳的结构: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半规管和前庭 5、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道→鼓膜→内耳─→耳蜗内的感觉细胞→听觉神经─→大脑─→听觉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组成。

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神经中枢

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和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神经:由脊髓发出的神经叫脊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由脑发出的神经叫脑神经,大都分布到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

2、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体上有许多突起,突起有两种:长的突起(轴突)和短的突起(树突) 神经元的组成 细胞体 较短的

突起 长的+鞘─→神经纤维──→神经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反射弧的结构: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6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简单反射,以及望梅止渴、谈虎色变等复杂反射。望梅止渴等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复杂反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反射弧的结构: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3、神经调节

①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②反射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来完成。

第四节 激素调节

1、人体内几种激素的作用:

①生长激素的作用:侏儒症患者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身材矮小。巨人症患者幼年时

期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所引起的身材过高。

②甲状腺激素:缺碘会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幼年缺碘会引起呆小症。 ③胰岛素(胰岛分泌)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引起糖尿病,治疗方法:注射胰岛素。

2、技能训练:见上年级下册课本P109页

3、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不通过导管,直接进入到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部。

4、垂体:分泌生长激素 促进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异常:幼年过多,巨人症;幼年过少,侏儒症 5、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促进生物的发育。异常:幼年不足,发育迟缓,呆小症;成年过少,导致大脖子病。缺乏时可以通过食用含碘的食物来治疗。如海带

6、胰岛:分布于胰腺中,分泌胰岛素等 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和消化等。缺乏胰岛素,导致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减弱,形成糖尿。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 7、卵巢:分泌雌性激素等 8、睾丸:分泌雄性激素等

9、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主要是神经调节,同时也受激素的调节 10、激素调节①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不足:侏儒症;过多:巨人症)

②胰岛:分泌胰岛素调节人体内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缺乏症:糖尿病)

*在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激素通过血液循环也参与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概括的说,人的生

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1、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

①乱砍滥伐,开垦草原,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重,还会引起沙尘暴。

②被称为“空中死神”的酸雨(二氧化硫+水蒸气→酸雨)使土壤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河流湖泊

酸化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碳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

③水污染会破坏水域生态系统,长期食用含汞的鱼虾会使人手脚麻木,运动失灵,患水俣(yu)病。

控制废电池危害的根本措施是禁止生产和销售危害性大的电池。 ④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危害本地生物。人类活动也会改善生态环境。

7

搜索更多关于: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经典 的文档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经典.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26uf1l5c56zh7s4fk5j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