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6 (3)5、6或2、3、5
(丰台二模)19.(1)CaCO3 +2HCl === CaCl2 +H2O +CO2 ↑
(2)将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3)c比a先变红,b、d不变红 20.(1)比较高锰酸钾和碘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2)碘在酒精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的好 21.(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2)氧气 22.(1)硫酸铜溶液
(2)①中无明显现象 ②中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23.(1)红色溶液变成无色 (2)6HCl + Fe2O3 ===2FeCl3 +3H2O
(3)在孔穴6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将稀盐酸挤入孔穴3。
(房山二模)18.(1)CaCO3+2HCl==CaCl2 + H2O + CO2↑ (2)紫色石蕊纸鹤由下至...
上依次变红 ...
19.
19-A 探究水的组成 (1)带火星的木条 (2)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20.(1)③④⑤ (2)B
21.(1)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 (顺序颠倒不给分) ......(2)A中有气泡产生,B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2.(1)Fe+CuSO4 ===== Cu+FeSO4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位于铁后,不能置换出硫酸亚铁溶液中的铁 ............ 或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
(3)A中铁表面有红色固体生成,B中铜表面有银白色固体生成 ............
或B中铜表面有银白色固体生成,C中铜表面无明显变化 .............(B中固体颜色写白色、灰白色、灰色、银灰色、灰黑色均可)
(顺义二模)19.(1)HCl、CaCO3 /Na2CO3等
(2)反应生成CO2排除烧杯内的空气,使蜡烛与氧气隔绝
19-B 探究分子的性质 (1)浓氨水不变色,无色酚酞溶液变为红色 (2)分子在不断运动 ....20.(1)锌片表面有红色固体出现,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2)ZnCu FeCu
21.(1)(取下试管)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证明是O2 (2)火柴(自左向右依次)燃烧;温度达到着火点是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
22.(1)BD (2)Ca(OH)2+Na2CO3= CaCO3↓+2NaOH (3)C中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
(石景山二模)20.(1)2H2O2 2H2O + O2↑ (2)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21.(1)2和4 (2)紫色石蕊溶液 22.(1)加快固体的溶解 (2)BCD 23.(1)不饱和 (2)B和E
(3)在℃,10mL(或相同体积)溶剂中,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性比在酒精中好 .20..................24.(1)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2)白磷燃烧消耗试管内氧气,燃烧后温度也逐渐降低,使试管内压强减小 ...................(门头沟二模)
(平谷二模)19.(2分)请从20-A或20-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20-A计分。
20-A 20-B (1)2KMnO4 K2MnO4 + MnO2 + (1)CaCO3 + 2HCl CaCl2 + CO2↑+ H2O O2↑ (2) O2不易溶于水 20.(2分)请从20-A或20-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20-A计分。
20-A (1)② (2)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③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0-B (2)CO2密度比空气大 21.(2分)(1)P1>P3 > P2(2)氧气未被完全消耗,P3气压较大。
22.(3分)(1) 集气瓶内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2)氢氧化钠溶液将CO2完全吸收 23.(2分)(1)①中无现象,②中有现象(2)金属活动顺序是:Fe>Cu>Ag
(昌平二模)19.(2分)
(1)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2)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20.(2分) (1)氧气 (2)2H2O 2H2↑+ O2↑ 21.(3分) (1)导热
(2)烧杯中的水倒吸入瓶中,瓶中液面上升到刻度1处
(3)温度达到着火点,理由是加热铜丝,一段时间后,白磷燃烧。(氧气达到一定浓度,理由是白磷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
22.(4分) (1)1、3、4
(2)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3)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4)无色酚酞 23.(3分)
(1)H2O + CO2 === H2CO3
(2)第一种:③比①先变红 第二种:矮蜡烛先熄灭,高蜡烛后熄灭 (怀柔二模)18.(3分) (1)B
(2)E中红色溶液变为无色 NaOH+HCl=NaCl+H2O
19.(3分)
(1)烧杯内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
(2)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放热,使饱和石灰水温度升高,造成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氢氧
化钙固体析出。
(3)排除NaOH固体溶于水放热的干扰。 20.(4分)
(1)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 没有使锥形瓶冷却便进行称量,导致因白磷燃烧
放热而使气球鼓起引起的浮力造成天平指针向右偏。
(2)防止气体逸出 生成的氧化镁形成白烟散发到空气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