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门头沟区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一模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B.要想在一棵苹果树上结出多种品种的苹果,采取的方式是嫁接 C.青蛙的生殖是体内受精,发育是完全变态发育
D.人的精子和卵细胞融合的场所是输卵管,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都是子宫 【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可根据植物的生殖、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人的生殖过程等知识综合分析解答。 【详解】
A.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是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方式,如嫁接、扦插、压条、组织培养等。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A正确。
B.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因此要想让一棵苹果树上可以结出多种品种的苹果,就可以用几种不同品种的苹果树的枝或芽做接穗,嫁接到一棵苹果树上,B正确。
C.青蛙的生殖是体外受精,雄蛙把精子、雌蛙把卵细胞产在水里,在水里形成受精卵;青蛙的发育要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时期,属于变态发育,C错误。
D.人的生殖过程是: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内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的移动到子宫中,继续进行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在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因此胚胎和胎儿都在子宫内发育,D正确。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植物的生殖、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人的生殖过程等知识,注意综合掌握,学会比较。
2.大豆种子的形成和萌发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受精卵在子房的胚珠里形成 B.大豆种子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于① C.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幼体 D.大豆种子萌发不需要光
【答案】B
【解析】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的珠孔,将精子输送到胚珠内一颗与卵细胞在胚珠中结合,形成受精卵,故A正确;珠被发育成①种皮,大豆种子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于子叶,故B错误;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组成,在种子萌发初期,胚根生长最快,突破种皮向地生长,并发育成根,随后胚轴伸长,胚芽突破种皮背地生长,发育成茎和叶,所以能发育新植物体的是胚,故C正确;种子有无阳光都能萌发,因此种子萌发不需要的环境条件是阳光,故D正确。故选B。 3.动物多样性不包括的是( ) A.遗传多样性 B.数量多样性 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详解】
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钟类(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性,如人类已鉴定出的物种,大约有170多万个,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即物种水平的生物多样性及其变化。基因的多样性是指物种的种内个体或种群间的基因变化,不同物种(兔和小麦)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生物的性状千差万别,表明组成生物的基因也成千上万,同种生物如兔之间(有白的、黑的、灰的等)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及其生态过程的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环境差异、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是指生物所生存的生态环境类型的多样性等。
可见,生物多样性不包括的是生物数量的多样性,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内涵。
4.数百年前我国黄土高原有茂密的森林和无边的草原,现在却消失了,到处是沟壑纵横,荒山秃岭。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寒流长期侵袭,植被无法生存 B.人类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
C.地壳的频繁运动 D.长期干旱,植被死亡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受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影响,有一定的限度;
(2)黄土高原由于人们对当地的植被过度的开发,使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造成生态平衡失调,才变成荒山秃岭的,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
北方寒流的侵袭不是导致黄土高原变成荒山秃岭的主要原因,A错误;
黄土高原因人们对植被的过度开垦,使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导致自我调节能力下降,才变成荒山秃岭的,B正确;
地壳的频繁运动,不是造成黄土高原荒山秃岭的主要原因,C错误; 黄土高原没有出现长年旱灾,植被死亡的现象,D错误。 【点睛】
知道人类的活动可以使当地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受到影响,从而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5.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池塘水时发现水中有一种再生能力较强的喇叭虫。为了验证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储存的场所和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同学们将它切成了如图①、②、③、④四部分,则预期一段时间后会再生成喇叭虫的是( )
A.① 【答案】C 【解析】 【分析】
B.② C.③ D.④
生物细胞的细胞核是控制生物新陈代谢和遗传变异的控制中心,对于再生能力较强的喇叭虫来说,再生能力应位于细胞核。 【详解】
ABD.选项所包括的部分无细胞核,不具有再生能力,ABD错误。
C.该项包含了喇叭虫的细胞核,而细胞核是控制生物新陈代谢和遗传变异的控制中心,具有再生能力,
C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的细胞核功能,让学生明确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6.如图是人体心脏与某种血管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血由c流向a,则该血管流的是静脉血 B.若血由a流向c,则该血管是主动脉
C.若b处为抽血时针刺入部位,则血是由c流向a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如图所示: 血管类功能 型 把心脏中的血液输动脉 送到全身各处 毛细血进行物质交换 管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静脉 送回心脏 【详解】
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静脉,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A错误;若血液由a向c流动,则该血管是动脉,可能是主动脉,也可能是肺动脉,B错误;静脉血管是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抽血或者输血时选静脉血管,所以,若b处为抽血时针刺入部位,则血是由c流向a,C正确。 【点睛】
解答此题需明确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血流的方向,理解肺动脉流静脉血、肺静脉流动脉血。 7.观察下图,从生物体结构层次上分析,与其他三幅图不同的是
的分布较浅 有的分布较深,有较薄,弹性小 较大 慢 数量多,分布广 皮细胞构成 呈单行通过 较深的部位 非常薄,只有一层上很小,只允许红细胞最慢 大多分布在身体较厚、弹性大 较小 快 分布 管壁特点 管腔特点 度 血流速A、
B、
C、
D、
A. 【答案】D 【解析】
B. C. D.
试题分析:A是消化系统;B泌尿系统;C是呼吸系统;D眼是器官,可见A、B、C是一类,D与其它三幅图不同。故选D。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人体结构层次, 难度一般,属于理解层次要求。
8.下面是几种植物、动物(水绵、桫椤、菊、蜜蜂、蛔虫、野兔、麻雀)的分类表解图,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的特点是体外有角质层 B.图中②、⑥分别代表蜜蜂和桫椤 C.④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消费者的角色 D.图中甲处应填写胎生,乙处应为分裂生殖 【答案】D 【解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