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
(2)师提问引导:不会叫的狗会是怎样的?外形、习性等方面会有怎样的特点?尤其是心情会有什么不同?
3.学生读第一至第九自然段。
师:你有没有得到答案?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狗? 随机认读”讨厌”“发怒”“批评”等生字新词。 4.学生大胆预测:接下来将发生什么?理由是什么? 预设一:小狗被批评了也无所谓。
预设二:小狗被批评了会努力学习怎么叫。 二、自读课文,预测故事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以旁批的形式简要写下预测的内容。师提醒:记得要根据后面的内容及时修正自己的预测。
2.小组合作,整理填表。 (1)填写预测的内容和依据。
(2)倾听、讨论小组其他同学预测的内容和依据。 3.选择典型案例全班讨论 (1)为什么这样预测?
(2)这样的预测有道理吗?(预设)
4.回顾情节。 学生交流:《不会叫的狗》究竟写了些什么?与你之前的预测一致吗?板书故事情节框架。(小公鸡,狐狸;杜鹃,猎人)
三、合理预测故事结局
1.师提问:”狗跑啊,跑啊……”结果会怎么样呢? 2.选择典型案例全班讨论。
(1)你预测的故事结局会是怎样的?为什么会这样想? (2)这样的预测有道理吗? (预设)
70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
3.出示课文中3种不完整的结局。
师提问:你觉得最有可能发生的结局是哪一个?你能根据提示,展开合理预测,把这个结局补充完整并说明你的理由吗?(选择其中一个结局预测)
(1)小组合作,交流预测的内容和理由。
(2)小组讨论,推荐一位预测最为合理的同学在全班交流。 4.全班交流依次交流3种结局。(以第一种结局为例,预设如下)
(1)一生讲述预测内容和预测的依据。 (2)一生补充预测内容和预测的依据。 (3)出示原文,比较相同和不同之处。 四、小结拓展
1.小结;预测不是胡思乱想,是根据题目、插图、故事内容里的线索,结合生活经验和常识等做出的合理推测。
2.拓展:学生选择一本同学不熟悉的故事书,读给同学听。一边读,一边请同学预测故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71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
口语交际
名字里的故事
教材解析
本次口语交际从交流学生自己的名字含义或来历开始,引向交流家人的名字再到名人的名字, 感受名字中的文化内涵和长辈的关爱期待。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
教材第一部分引出交际话题。首先要求学生回家向长辈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或来历,激起学生探究自己名字由来的兴趣,继而以两个泡泡将交际内容从自我扩展到家人、名人。本次口语交际话题中的”故事”,不是平常所说的”故事”,内涵非常宽泛,只要跟名字有关的都可以。比如,有的同学叫张鹏,是父母希望他能够”鲲鹏展翅”。
教材第二部分提出交际任务一和同学交流自己、家人、名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并要求学生对感兴趣或不理解的内容做进一步了解,还让学生回家后将从同学的讲述中得来的信息讲给家人听。
小贴士明确提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学习重点 “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和”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要礼貌地回应”。前几册有一些关于”讲清楚”的要求,如”按照顺序说”(二年级上册)、”清楚地表达想法,简单说明理由”(二年级下册),本次的”讲清楚”要引导学生把收集到的信息说明白,一是说清要介绍什么名字;二是有条理、有顺序地把这个名字的含义或来历等讲清楚。 前几册有一些关于 “礼貌地回应”的要求,如”有礼貌地提问”(二年级上册)、”对感兴趣的内容多问一问”(二年级下册)。因此,在交际过程中,如果有感兴趣的或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在合适的时机 (如对方说话的间歇处、停顿处),采用恰当的方式(如使用礼貌用语、运用恰当的语气),提出自己想进一步了解的内容。在聆听过程中,为了表示对讲述者的尊重、欣赏,还应该以微笑点头、眼神赞许等方式来回应。
教学目标
1.能了解自己或他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把了解到的信息讲清楚。 2.听别人讲话的时候,能有礼貌地回应。 3.能向家人讲述同学名字里的故事。
教学建议
一、注重与单元语文要素的关联
本次口语交际,是”预测”策略单元整体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学的把握上,要区别于其他单元的口语交际。特别要注意让学生在口语交际学习中,迁移运用在本单元课文中学到的”预测”策略。
比如,在教学之初,可先让学生回顾《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课后题第二题,勾连阅读学习内容与口语交际学习内容;再从熟悉的人物出发,让学生试着运用学到的”预测”策略,猜一猜本班同学或老师名字的含义或来历;然后让被猜名字的同学或老师说一说是否猜对了。通过猜与答的游戏,让学生自然地实现口语交际的过程,猜得对不对并不重要。
二、重视课前资料的搜集
本次口语交际,要重视指导学生课前搜集相关的资料。一是建议学生向家人了解自己名字、家人名字的含义或来历。二是建议学生通过上网浏览或是查阅报刊、书籍,了解中外名人名字中的含义和文化意蕴。
由于学生年纪尚小,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遗忘。为便于资料的记忆与保存,可建议学生做简单记录,设计如下调查表。 名字 名字的含义 名字的来历 我的名字 家人的名字 名人的名字 三、重视交际目标的勾连与融合
72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
“讲清楚”与”礼貌地回应”是本次口语交际的学习重点,但这样的要求对于学生而言过于抽象、笼统,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交际目标进行细化与融合。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本次交际目标与已有经验进行勾连。在学生讲述自己名字及含义时 , 可设计如下问题:”刚才这几位同学讲述自己名字及由来,你们觉得讲清楚了吗?”“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帮助他们讲得更清楚?”在学生自悟、同桌商讨等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讲清楚”与二年级上册”按照顺序说”二年级下册”清楚地表达想法,简单说明理由”等要点进行勾连,从而明确, 可先说明白自己要介绍的名字,再有条理、有顺序地讲清这个名字的含义或来历。
同样的道理,在落实”礼貌地回应”这一交际目标时,也可设置”在同学讲的过程中,听的同学要注意什么”的讨论点,引导学生回忆旧知,将二年级上册”有礼貌地提问”、二年级下册”对感兴趣的内容多问一问”等要点进行勾连。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交际过程中,还会有”不提问,只倾听”的情形。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又该如何做出回应?在学生充分探讨后,教师帮助梳理、提升一微笑赞许、眼神鼓励等也是”礼貌地回应”的方式。
四、创设多样化的交际情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多样化的交际情境,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提升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课始,教师可将全班学生的名字展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名字及由来,在这样的过程中介绍自己,了解他人。
课中,教师可创设更多的交际情境。可以是个体学生面对全班同学的交际,可以是同桌两人之间的交际,也可以是学习小组之间的交际,让听众对讲述的同学进行评价,将 “小群体交际”与 “全班交际”结合起来。
课后,可让学生将获得的信息讲给家长听,又一次将交际情境转化到生活中,使交际为生活服务。
教师要通过多样化活动化的情境,使交际重点不断落实、巩固、强化。
习作
续写故事
教材解析
本次习作内容是看图发挥想象,续写故事,意在引导学生依据插图和泡泡提示的线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故事的发展做出合理、多元的推想,从而把故事写完。
教材第一部分提出习作的任务:了解插图讲了一件什么事,再想象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把故事写完。
教材第二部分用插图和泡泡提示的线索,讲述了故事的前半部分。插图一,一对同桌在讲述自己过生日的情形,吸引了大家的关注。一人强调”生日蛋糕”,一人强调”全家人一起过”。李晓明也在其中,从神态可以看出他的心情相比其他同学有些复杂。插图二只有李晓明一人,情绪低落,自言自语。插图三 ,一对同桌正在商量如何为李晓明过生日。此后,一个大大的问号提示学生思考故事后面会怎么发展。
教材第三部分提出习作完成后修改、交流的要求。”小声读”有两层意思,一是读有助于发现习作中的明显错误,如漏字、多字、语句不通顺;二是声音小不影响他人。”用学过的修改符号把有明显错误的地方改过来”,这是让学生自觉地运用学过的改正、增补、删除等修改符号,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内容。教材还要求学生与同学一起交流习作,表达自己的感受。这一环节旨在强化推想的合理性,学生分享自己习作的同时,也应该说明自己这样推想的理由。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插图和提示续写故事,把故事写完整。
2.能运用改正、增补、删除的修改符号,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内容。
73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教学参考)
教学建议
一、整体了解图文内容,推想人物关系
看懂图意,了解插图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续写故事的基础。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依次观察插图和泡泡中提示的内容,从整体上推想并简单描述故事内容。比如:一对同桌正在兴致勃勃地谈论各自的生日,吸引了其他同学的关注。李晓明想到了自己即将到来的生日,可是他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他不知道自己的生日会是什么样子。那对同桌知道了这个情况,正在商量可以为李晓明做些什么。
3幅插图共有6个人物,显然都是同学。其中一对是同桌,只有一个人物有姓名,即李晓明。 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前后信息推测:谁是”李晓明”?其次,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插图中的其他人物是否也需要取名。一般来说,为了叙述的需要,那一对同桌可以取名,如小红、小强,其余人物可以用大家、同学们等代称。
二、关注插图细节,推想人物的想法 在整体浏览图文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关注插图中的相关细节。插图一中李晓明与其他人相比,显得心事重重。可引导学生联系后面的插图想一想:他的心情怎么样?(有些羡慕、难过或者其他的感受)他在想什么?为什么这么想?插图二中的李晓明呆坐着,情绪低落,愁眉不展。他的心情通过泡泡展示了一部分,还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他还会想什么?为什么这么想?泡泡未说完的话有多种可能,比如,爸爸妈妈不会回来的,也不可能有生日蛋糕了;又如,可以向爸爸妈妈说明自己的愿望,希望他们能回来;再如,还是悄悄地过生日算了。要注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推想。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关注班级里与李晓明类似情况的学生,照顾其心理感受。
三、提示多个推想故事的角度
要引导学生朝不同的角度推想故事的发展和结局。比如,可能是同学们在学校或李晓明的家里一起为李晓明过生日,让李晓明感受到同学情谊;可能是同学们一起为李晓明过生日的时候,他的爸爸妈妈也赶回来了;可能是爸爸妈妈通过视频通话为李晓明送上生日祝福;也可能有快递送来生日礼物。要打开学生的思路,鼓励他们有创意地续写。
在推想故事发展和结局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充分说明这样推想的理由,并对这些理由做切实的辨析。可以演一演当时的情景,设计当时的语言、动作等,在一边表演一边评议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推想的内容。
四、培养修改、交流分享习作的习惯
完成习作后?可引导学生回顾改正、增补、删除这3种修改符号的用法,再小声地读自己的习作,运用改符号修改有明显错误的地方。要提醒学生,除了有错误的地方也可以改自己觉得可以改进的语句。
交流互评环节,”说说你更喜欢谁写的故事”可以从以下两点引导:首先,是情感、态度的正确引导,续写的内容是否反映了同学之间的真挚友谊,或者班集体的温暖,或者爸爸妈妈的关爱等;其次,从故事发展、结局的合理性和独特性方面予以引导,续写的内容应该符合生活经验和生活常识,也要避免雷同,最好能体现自己的独特性。
语文园地
教材解析
本单元语文园地安排了4个板块的内容。 “交流平台”围绕预测这一学习重点编排,旨在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的学习体会,交流一边读一边预测带来的阅读新体验,知道在课外阅读中要自觉地运用预测这一策略。
“识字加油站”安排了”字典、基础”等6个词语,引导学生运用查字典的方法自主认识”典、 基”等7个生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3项内容。第一题提供了4组含有多音字的词语,让学生运用据义定音的方式读准”假、几”等多音字在不同语境中的读音; 第二题编排了 “百发百中”“四面八方”“七上八下”等3组并列式成语,引导学生发现这类成语构词的特点并说出类似的成语。第三题引导学生发现引用人物所说的话可以有3种不同的形式,并仿照其中一种形式写句子。
7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