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1.010高三生物随堂练习(内环境与稳态和水、无机盐的调节)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1 0:53: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生物随堂练习⑴——内环境与稳态、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1.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的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分别是

①血液和组织液 ②血浆和组织液 ③淋巴和血浆 ④淋巴和组织液

A.①④ B. ②③ C.②④ D.①③ 2.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A.血浆和组织液 B.血浆和小肠液 C.组织液 D.组织液和小肠液 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血红蛋白 B.葡萄糖 C.二氧化碳和氧气 D.乙酰胆碱 4.人体血液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纤维蛋白原 B.激素 C.淀粉酶 D.淋巴细胞 5 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

A.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 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 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 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6.人体发生花粉过敏反应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渗出,会造成局部A.血浆量增加 B.组织液减少 C.组织液增加 D.淋巴减少 7.血液中每一对缓冲物质的组成都是

A.一种强酸和相应的一种弱碱盐 B.一种强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 C.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弱碱盐 D.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 8.关于内环境的各项生理指标中,不正确的是

A.血液pH值为7.35-7.45之间 B.血糖含量在空腹时超过130mg/dL C.人体体温昼夜变化范围在36.4-37.4℃ D.饭后某人血糖含量超过120 mg/dL 9.人在静脉注射时所用生理盐水的浓度必需与血浆浓度基本相同,其原因是

A.维持渗透压的稳定 B.使体内增加水分

C.使体内增加无机盐 D.使体内营养物质维持稳定 10.人剧烈运动后,释放大量的乳酸,但pH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

A.乳酸在血浆中很快分解成CO2 和H2O,并排出CO2 B.NaHCO3与乳酸反应,调节pH

C.H2CO3抑制乳酸的酸性,并通过呼吸系统排出CO2 D.乳酸酸性弱,不易引起酸中毒

11.由于轻微创伤使小腿某处皮下青紫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A.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增高 B.毛细淋巴管破裂淋巴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 C.毛细血管收缩血液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 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含量减少

12.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

A.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 B.组织间隙积聚液体

C.不能消化脂肪 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升高 13.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和卵受精 B.牛奶喝进胃里

C.注射胰岛素 D.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

1

14.高等动物细胞从外界环境中获得氧气的途径是

A.体外→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内环境→细胞 B.体外→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内环境→细胞 C.体外→呼吸系统→内环境→循环系统→细胞 D.体外→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细胞 15.关于稳态的实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以调节血浆的酸碱度

B.肾脏不断的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尿素.无机盐等 C.细胞不断进行有氧呼吸

D.肝脏储存的肝糖元在血糖浓度下降时不断的分解成葡萄糖释放入血液中。 16.肌肉注射时,药液进入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C.组织液

淋巴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17.下图表示正常人肝组织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的液体成分。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肝细胞中含有胰岛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 B.液体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

C.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中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D.图中①②④构成了人体肝细胞的内环境 18.调节人体水和无机盐平衡的重要器官是

A.汗腺 B.肾脏 C.大肠 D.肺

19.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细胞外液中无机盐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 20.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抗利尿激素使肾小管细胞重吸收能力减弱 C.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抗利尿激素使肾小管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21.下列关于水和无机盐平衡和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钾含量降低或血钠含量升高时,醛固酮分泌增加

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减少 C.酷暑季节,室外工作人员要多补充水分

D.长期不能进食的病人,应注意适当补充钾盐 22.钾是生物的重要化学元素,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钾是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之一 B.植物体的幼嫩器官中钾含量比老器官高 C.人体含钾过低会引起心律失常 D.醛固酮能够促进肾小管对钾离子的重吸收

2

23.肾小管与其周围毛细血管之间水分的交换是通过渗透作用完成的,如果流经肾小管的

原尿中葡萄糖浓度明显增加,并且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那么最终排出的尿量将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能确定

24.某位体检者的血浆、肾小管及输尿管中的液体里有E、F两种物质,其浓度分别如下

表所示,请判断E和F分别是

E F E F A.葡萄糖 蛋白质 B.葡萄糖 尿 素 C.尿 素 蛋白质 D. 尿 素 葡萄糖

25.正常情况下,肾小球的出球小动脉与入球小动脉相比,高分子物质的浓度

A.高 B.低 C.一致 D.不能确定

26.大面积烧伤病人由于严重脱水,使血钾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血液中

A.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减少 B.抗利尿激素浓度减少,醛固酮浓度增加 C.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增加 D.抗利尿激素浓度减少,醛固酮浓度减少 27.(2002年高考卷)下列各类人群中,一段时期内人体摄入和排出的氮量基本相等的是

A.健康儿童 B.重创伤恢复期病人 C.健康成年男子 D.禁食期病人

+

28.将狗的双侧肾上腺切除,当其出现症状后注射某激素,接着测定随液排出的Na、

+

K量,结果如下图。注射的激素是 A.抗利尿激素 B.肾上腺素 C.醛固酮 D.促肾上腺素

29.临床医学上使用甘露醇(一种肾小球能够滤出而不能

重吸收的药物),由静脉注射入血液,以达到( )的目的

A.增加原尿量 B.增加终尿量 C.减少原尿量 D.减少终尿量 30.下列生理过程与线粒体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

A.肾小管与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B.人体小肠对养分的吸收

C.胰岛B细胞合成并分泌胰岛素 D.植物根毛细胞的吸收功能

31.一个成年人每24小时从外界吸收2200ml的水,但每天的排出量为2500ml,下列有关

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成年人的肾小管重吸收能力减弱,导致体内的水分进出失衡

B.该成年人的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使肾小管、集合管无法重吸收水分 C.只要从外界多饮入300ml的水,即可保持平衡

D.该成年人体内的水分进出是平衡的,因为物质代谢也可产生水

32.对某实验动物血液的某种激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发现:A:当注射与血浆等渗的KCL溶

液20ml,该激素的含量上升;B:一段时间后,注射2.5%NaCl溶液20ml后,其含量下降,分析:

⑴该激素是 ,其功能是 ; ⑵科学研究中,要研究该激素的缺乏症,可采取的措施有( )

3

A.切除实验动物的垂体后叶 B.食物中长期缺碘

C.切除实验动物的肾上腺 D.切除实验动物的肾脏

⑶在题述相同实验条件下,该实验动物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如何变化?请说明理由 。 34.右图为抗利尿激素作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⑴当吃食物过咸时,就会引起A ,使B 受到刺激。

⑵渴觉的产生是由于下丘脑中的B 把兴奋传至 产生的。

⑶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的并由C 释放D 促进了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减少尿的排出。

⑷当人丢失钠盐太多时,E 下降,就会减少对D 的释放。

35.实验研究喝1L水和喝1L0.96%的盐水对于A.B两组

男性尿液产生量的影响,实验前要求实验对象排空膀胱内的尿液,实验过程中,尿液没30分钟收集一次,结果如下表(表中时间为小时,饮入的是水或盐水) 时间(h)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尿量 A组 0 40 40 350 500 150 50 90 60 30 40 cm3/30min) B组 0 40 40 50 90 60 50 40 40 40 40 ⑴为什么实验前要求实验对象排空膀胱内的尿液?

。 ⑵A、B中哪一组喝的是盐水? ;

⑶根据表中的数据,说明A、B两组喝水或喝盐水后相同的反应是 ,不同的反应及原因是: 。 ⑷如果正常人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如12小时)没有喝水,尿量有何变化?为什么? , 。

4

随堂练习参考答案——内环境与稳态、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C C A C A C D B A B A B C A C C A B C D D C

A D A C C C B A D

33.⑴醛固酮,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和对钾离子的分泌; ⑵C ;⑶①注射与血浆等渗的KCL溶液,细胞外液渗透压不变,抗利尿激素分泌基本不变; ②注射2.5%NaCl溶液,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增加。

34.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⑵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渴觉中枢;⑶垂体,抗利尿激素;⑷细胞外液渗透压,抗利尿激素。

35.⑴为保证尿液输出量是喝水或喝盐水的结果; ⑵B; ⑶在喝水或盐水后,两者尿液量都是开始时增加,2小时后尿量达到最大,后来减少, 喝盐水与喝水相比,产生的尿量少,这是由于肾小管重吸收水的量较大,稀释血液中的盐分,维持内环境稳态; ⑷尿还会产生,但尿量减少。 因为体内不断产生尿素,尿素是有毒的,必须溶解在水中随尿液排出。

5

1.010高三生物随堂练习(内环境与稳态和水、无机盐的调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35va5tvxo0daes3z45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