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教育
一、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保持教室环境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良好习惯。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饭菜、不喝生水、不吃“三无”小零食。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第一关。 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伴随呕吐、发热。 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
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3、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特别是饭前便后勤洗手,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不吃变质剩饭菜,少吃、不吃冷饮。 二、目前是秋冬季肠道传染病高发时期,同学们要统一认识,提高意识,重视饮食卫生,谨防“病从口入”。肠道传染病预防方法: 1、搞好饮食卫生,谨防病从口入,做到:洗干净你手,水果要洗净削皮后食用,煮熟食物,尤其是水产品鱼、虾、贝类等要煮熟、煮透再吃,不喝生水。
2、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手。
1 / 16
3、搞好环境卫生,垃圾要按时定点清倒。 4、暴露空气中熟食一定要做好防传播疾病媒介。
5、不要到卫生条件差饮食店就餐,更不要光顾街边饮食摊点,特别不吃“三无”小食品。
6、如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剧烈腹泻,呕吐,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
通过向全小学生及其家长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他们食品安全知识水平,树立安全消费良好风尚,引导每个家庭形成科学、安全、合理饮食习惯。
2008.3
2 / 16
小学生食品卫生安全知识教育
一、食物中毒分类特点有哪些? 1、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1)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常伴有发热,其潜伏期相对于化学性较大。
(2)真菌毒素与真菌食品中毒,特点:中毒发生主要通过被真菌污染食品;用一般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物中真菌毒素;没有传染性和免疫性,真菌毒素,一般都是小分子化学物,对机体不产生抗体;真菌生长繁殖及产生毒素需要一定温度和湿度,因此中毒往往有较明确季节性和地区性。
2、化学性食物中毒,特点:发病与进食时间,食用量有关;发病快,潜伏期短,多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常有群体性,病人有相同临床表现;中毒程度严重,病程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季节性和地区性均不明显,中毒食物无特异性;剩余食品、呕吐物、血和尿等样品中可以检测出有关化学毒物;误食混有强毒化学物质或食入被有毒化学物污染食物;临床表现因毒性物质不同而多样化,一般不伴有发热。二、个人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1、饭前便后要洗手;
2、煮熟后放置2小时以上食品,重新加热到70℃以上再食用;
3 /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