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刑事政策下“三类罪犯”的教育和管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5 11:06:4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以上,普遍社会阅历较深,职务犯罪类罪犯平均年龄较大,世界观、价值观早已成形;涉黑罪犯长期厮混在社会上,擅长“江湖”那一套处事方式,信奉和依靠暴力解决问题,心理和行为上具有冲动性,做事不计后果;金融诈骗类罪犯能说会道,狡辩能力较强。目前笔者所在单位30岁以下青年民警占40%左右,大多从社会院校或警校毕业直接参加工作,从未踏足社会,阅历较浅,说服教育“三类罪犯”难度较大。

四、提出几点思考及新想法

(一)政策调控的思考

1.刑事政策制定要环环相扣。2008年以来,刑事政策变动次数频繁,有减刑假释政策的调整,如《XX省办理减刑、案件假释若干规定(试行)》(X高法〔2008〕171号)、《2010年XX地区审理减刑假释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X中法〔2010〕73号)、《XX省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实施细则》(X高法〔2012〕186号)、《XX监狱提请减刑假释工作流程(试行)》(浙乔监〔2013〕157号)等等;有《考核奖惩办法》的调整,如《罪犯考核奖惩办法(试行)》、《XX监狱罪犯考核奖惩办法补充办法(试行)》(2008年8月1日执行)、《罪犯考核奖惩办法》(X高法〔2012〕377号)、《XX监狱罪犯考核奖惩办法补充办法》(2013年3月26日执行)、《XX监狱罪犯考核奖惩实施细则》(2014年4月26日执行)等等。有个别条款存在明显漏洞或太过简单,办法下发又需要制定补充规定,补充规定下发又需要进一步解释,造成在押罪犯绝大多数想学习政策都得“摸着石头过河”,往往每次政策有变动,监区管理民警都要在解释政策上做大量的工作,不利于罪犯制定长期的改造规划,造成犯群中产生恐慌心理,甚至对改造失去信心。

5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科学立法。②笔者认为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办法制度、细则规定上要保持政策出台的稳定性,各项政策之间需要紧密结合,环环相扣,不能因一个事件或个案产生而盲目的出台政策,容易让罪犯产生政策出台不严肃、政策制定不严谨的想法,不利于依法治监推动、不利于民警的日常执法。

2.减刑假释政策要宽严相济。目前各级呈报部门已对案件的社会影响、犯罪角色、罚金等作为减刑假释案件办理的重要依据进行考虑,但往往监狱、法院、检察院都有自己的一套内部规定,最后造成每级均“卡”一点,最终的裁定结果让罪犯不敢面对现实,让监区管理民警的教育管理难度加大。例如:X监区罪犯王XX,杭州市人,受贿罪,有期徒刑14年,已减刑1年4个月,刑期2009年5月26日至2022年1月25日,累积分368.45元,2012年度监狱级记功,2013年度监狱级改造积极分子, 赃款人民币667000元及美元12000元退缴人民币100000元,没收财产100000元履行700元,监狱提请减刑九个月。检察监督意见:根据其财产刑履行和违法所得退赔情况,同意对其减刑六个月。

笔者认为减刑假释案件审理把握尺度上需要进一步体现出宽严相济,根据案件实际情况,结合社会影响、犯罪角色、罚金等依据慎重扣减,减少扣减的随意性或不确定性,用规范的制度来降低监狱民警教育管理的难度,稳定罪犯的思想情绪。

(二)分管分押形式的思考

1.以监区为单位分管分押。此种形式可以最大化的有效防止罪犯的相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6

互比较,加剧服刑心理压力,又可避免“三类罪犯”受到他犯的“取笑”,同时又有利于民警在日常执法中探索管理经验,更有的放矢的进行管理教育活动。一是入监教育时,针对新政出台后“三类罪犯”的特殊性,采用民警授课和小组讨论的形式,让罪犯围绕犯罪原因剖析、量刑是否适度、忏悔罪行、改造规划等主题进行大讨论,让“三类罪犯”逐渐认罪悔罪、提高行为养成意识,增强改造自觉性,通过心理量表测试,结合危险性评估,筛选出危险分子,有针对性的加强心理辅导。二是中期教育时,发挥警示教育的惩戒作用,通过警示教育会、现身说法会等对“三类罪犯”中漠视监规纪律、行为养成差或“软对抗”的罪犯进行强化矫治,惩前毖后,同时邀请社会大学老师进监授课,用知识净化“三类罪犯”心灵。三是出监教育时,引导罪犯回顾改造历程,总结犯罪教训,强化法纪观念,巩固改造成果,对社会保障类法规给予一定地系统讲解,增强回归谋生能力,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

2.以小组为单位分管分押。努力在监管改造上创导一种“安全上可控,又相对轻松”的改造氛围。因地制宜的开展分管分押工作,与其它犯罪类型罪犯区别对待。一是制定《“三类罪犯”考核办法》,突出从严管理,实行一人一策、一人一案的犯情收集和个别教育模式,建立“三类罪犯”的改造进度档案,细致到每一天的情绪、饮食、言行、睡眠等情况记录。二是实行积分处遇制度,对“三类罪犯”改造表现中未以实际考核分体现的情形,以虚拟积分形式进行考核,并以一定的虚拟积分来换取某种处遇奖励。三是充分发挥“三类罪犯”的服刑优势,如文化程度高,领悟能力强,智商情商高,交际能力强。对认罪悔罪好、行为养成好等真心改造的“三类罪犯”委以“重任”,担任一定的事务犯或教员,以优促劣,以优促优,能进一步提升整个监区的改造氛围,形成服刑改造良性循环。

7

(三)教育和管理中的新想法

1.传统文化教育。为什么做坏事的人应当受到惩罚?多数人的朴素回答是“应当受到惩罚”或者“刑罚是对他们造成的危害的报答”。这是人类根深蒂固的社会主义公正感情,报应主义者提出哲学理由:侵犯了他人权利的人应当承担道义责任,受惩罚就是承担责任,刑罚恢复被破坏了的道德秩序。③针对“三类罪犯”群体的特点,在认罪悔罪教育中突出传统文化教育的功效,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熏陶和约束作用,积极教育引导“三类罪犯”从加强道德修养入手,修正自己的言行,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服刑改造的全过程。有计划地开展兴趣小组活动,通过阅读和背诵传统文化经典书籍,习练书法、绘画,提高审美情趣,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同时通过阅读《弟子规》、《庄子》等传统经典名著让“三类罪犯”对自我进行深刻反省,得到思想和道德认识的提高,激发罪犯主动改造的内驱力,达到尚荣知耻、弃恶扬善的教育改造目的,为此带动其他教育改造活动的开展。

2. 特色主题教育。开展主题鲜明的特色主题教育活动,紧扣社会时事热点,采取直播和录播的形式,组织“三类罪犯”收看《感动中国》、《走基层》、《最美女教师》等反映社会真善美的纪录片,并通过举办各种演讲比赛、辩论赛、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从正面对“三类罪犯”加以正确引导,弘扬改造正气。为渴望施展才华的“三类罪犯”搭建平台,很多均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涉及多个领域和部门,可以因人而宜的委任护监员、罪犯教员、小组长等岗位,同时开设书法赏析讲座、文化学习班等,不仅可以弥补民警师资不足,也可以实现其存在价值,在互动中实现“双赢”。

《美国刑法》北京大学出版社(第四版)第251页。

8

3. 感恩感化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改造活动,激发教育改造的活力。一是开展团体辅导与个别咨询,在心理层面进行预防和干预,为感化教育的开展做好铺垫;二是开展法律咨询活动,解决社囚、亲囚等因法律纠纷而产生的矛盾,及时消除不利于改造的因素,为感化教育的开展扫清外部障碍;三是开展“红歌”比赛,强化爱国情怀,激发“三类罪犯”的参与积极性,实现了感化教育由“知”到“行”的深化;四是继续打好亲情牌,通过亲情电话、会见帮教、进监帮教、专程家访等形式让双方加深亲情、改善关系,真正感化罪犯;五是组织“三类罪犯”参加阅读名人名言、心灵寄语等活动,结合实际谈体会谈感悟,用感恩文字煲好“心灵鸡汤”。

9

新刑事政策下“三类罪犯”的教育和管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38s37gi7c2xzhv2l5dr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