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批判学派中包含了哪些主要流派或理论?各有什么特点?
(1)政治经济学派。其关心的一个焦点问题是现代媒介高度集中和垄断的趋势及其带来的社会后果。这种高度的独占和集中正是垄断资本控制着文化生产和流通的明证,大众传媒的活动最终是为了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意识形态和统治权力。政治经济学派学者主要从所有制关系和经济结构上来揭示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的内在矛盾和制度的非合理性,对于传播内容本身没有给予更多的关注。 (2)“文化研究”。该学派主张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出发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播。简单地来说,“文化研究”学者的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大众传播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众传播可以分为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文化产品的消费过程两个部分;讯息符号是与一定的价值体系或意义体系结合在一起的;受众的符号解读过程不完全被动,由于符号的多样性和受众社会背景的多样性,受众可能对文本讯息作出多种多样的理解。
(3)意识形态“霸权”理论。支配阶级实现“霸权”的手段不是通过直接的高压政策,而是通过决定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方向,使被支配阶级对现有权力结构和社会关系产生认同或从属意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大众传播制度就是重要的意识形态“霸权装置”之一,大众传媒通过日常的新闻报道、宣传和广告活动,把支配阶级特殊利益描述为社会的“普遍利益”,其目的是操作形成“同意”或“社会合意”。
(4)哈伯马斯的批判理论。哈伯马斯提出通过改善“传播的合理性”来实现社会变革的观点。哈伯马斯反对导致人的异化的片面追求“工具合理性”的立场,提倡“综合的合理性”,即主张通过扩展“没有支配和强制的传播关系”来改革社会,建立基于“理性合意”的新型社会关系。他的传播观中带有明显的“普遍主义”和“伦理主义”的色彩。
第十五章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 1、简述几种主要的随机抽样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
原理与掷骰子或抽签相同,能保证对象总体中的每个单位都有被选中的同等概率机会。一般用于小规模的调查。
(2)系统抽样
也称等距抽样。简单省力,但对象总体中各构成单位的排列必须是随机的。 (3)分层抽样
也称分类抽样。使大规模抽样变得容易,提高推断的精确度,便于数据处理阶段对不同属性的群体进行分析比较。
(4)多级抽样
也称多阶段抽样。在大规模调查中经常使用。
2、什么是内容分析?它有哪些特点或原则?
内容分析,是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作为一种实证方法,内容分析是与具有一定客观性的调查程序联系在一起的。
内容分析有客观性、系统性和普遍性三个特点。a.客观性(必有明确的客观规则,保证不同的分析者分析同一素材能得出相同结论);b.系统性(讯息内容或类型的取舍选择要有首尾一贯的标准,防止分析者选择支持自己见解的材料);c.普遍性(应将讯息属性和传播者、受传者的特征联系起来,以便获得具有科学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结果,而非纯粹的“描述性”信息)。
3、传播学中的控制实验主要关注哪些条件? 信源的条件
信息内容的条件 传播方法和技巧的条件 受传者的社会条件 受传者的个性条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