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2 真空下降的处理:发现凝汽器真空下降时应对照就地真空表、低压缸排汽 温度及凝结水温度,并检查热工信号报警情况,分析、判断真空下降原因,进行 下列处理:
7.4.2.1 检查当时机组有无影响真空下降的操作,如有应立即停止。 7.4.2.2 检查循环水有否断水或减水现象,并进行下列操作: a.如循环水断水,应迅速减荷,并根据真空下降程度,
随时准备不破坏真空故障停机。停机后关闭循环水进水门,一般应待低压缸排汽 温度下降至50℃左右时,再向凝汽器内进循环水。另外还要检查汽轮机的自动 排汽门是否动作。
b.如虹吸作用破坏,应增加循环水量或启动备用射水泵和射水抽气器,恢复 虹吸作用。
c.如真空逐渐下降,循环水温升增大,应增加循环水量,恢复正常真空。 d.由于循环水进口滤网堵塞,循环水系统运行方式不当或切换时误操作,以 及没有排尽管段中存贮的空气,均会发生循环水断水或减水现象,应注意检查防 止。 7.4.2.3 检查轴封汽压,汽压过低应及时调整,并检查各轴封供汽,使之正常。 如轴封配汽联箱汽温过低,原因可能是除氧器满水,此时应降低除氧器水位,并 开启有关轴封汽管、轴封配汽联箱的疏水门进行充分疏水。
7.4.2.4 检查运行射水泵和射水抽气器工作是否正常,根据情况启动备用射水泵 和射水抽气器。
7.4.2.5 检查凝汽器水位是否升高,根据水位升高情况启动备用凝结水泵。分析 水位升高的原因,针对不同原因及时处理。
7.4.2.6 由于空气漏入凝汽器汽侧和真空下运行的管道引起的真空下降,一般较 为缓慢,应启动备用射水泵和射水抽气器,并分析真空下降的原因,针对不同原 因及时处理。
7.5 油系统运行失常
7.5.1 油压、油温失常时的处理要点见表16。
表16
7.5.2 油系统运行失常的具体处理方法如下:
7.5.2.1 运行中主油泵的声音失常,但油系统中的油压正常时,应仔细倾听主油 泵及各有关部件的声音,注意油压变化,将不正常情况汇报班长、值长。必要时 应破坏真空事故停机。
7.5.2.2 油箱油位和油压同时下降时应检查压力油管道及冷油器是否漏油。如发 现漏油应设法在运行中消除,并根据油箱油位进行加油。
7.5.2.3 油箱油位下降,油压不变时应检查从油箱引出的油管道及回油管道、冷 油器、油泵轴封是否漏油。如发现漏油应设法在运行中消除,并根据油箱油位进 行加油。
7.5.2.4 油压下降,油箱油位不变时应检查油箱内、轴承室内的压力油管道是否 漏油,油系统滤网是否堵塞,主油泵及注油器工作是否正常,备用油泵逆止门是 否严密,疏油门是否误动作。如发现上述不正常情况应设法消除,必要时可启动 备用油泵。如调节系统油管道漏油,还应注意调节系统工作是否正常。
7.5.2.5 油箱油位升高时应进行油箱底部放水。必要时化验油中水成分,并分析 原因进行调整或处理。
7.5.2.6 油温升高时作如下处理:
a.如各轴承油杯回油温度普遍升高,应增加冷油器冷却水流量。必要时可对 冷油器冷却水室排放空气,清洗冷却水滤网及冷油器水侧。
b.如个别轴承油杯回油温度升高,应检查油压、油流是否正常。如轴封漏汽 引起异常,应严密监视并采取适当措施。如有脏物进入轴承油管或轴瓦故障,引 起出口油温急剧升高,甚至使轴承断油冒烟。应按规定进行破坏真空事故停机。 c.运行中任一点推力瓦块温度上升,应分析原因,必要时可减低负荷或适当 调整抽汽运行方式,并检查轴向位移、推力轴承工作面与非工作面回油温度差是 否正常。
7.5.3 备用油泵运行失常时的处理方法如下:
7.5.3.1 汽轮机在启动过程中如转速在2000r/min及以上,调节油泵故障且自动主 汽门未关闭时,应立即启动交流润滑油泵,并迅速升至全速。否则,应立即停 机。 7.5.3.2 正常停机前发现各备用油泵均有故障,应立即修复一台油泵后停机。 7.5.3.3 汽轮机在启动过程中如转速在2000r/min以下,或在停机过程中,如发现 任一备用油泵故障,应尽可能保持轴承在有润滑油条件下进行停机。 7.6 汽轮机转子轴向位移增大
7.6.1 轴向位移增大一般有下列原因: 7.6.1.1 负荷或蒸汽流量增加。
7.6.1.2 抽汽运行方式变化使抽汽压差上升。 7.6.1.3 通流部分损坏。 7.6.1.4 汽轮机水冲击。
7.6.1.5 蒸汽温度、压力下降。 7.6.1.6 电网频率下降。 7.6.1.7 叶片结垢严重。 7.6.1.8 凝汽器真空下降。 7.6.1.9 推力瓦块磨损。 7.6.1.10 发电机转子串动。
7.6.2 轴向位移增大的处理方法如下: 7.6.2.1 发现转子轴向位移增大时,应特别注意推力瓦块温度和推力轴承油杯回 油温度,并加强检查汽轮机运行情况,倾听机组有无异声,测量振动是否上升。
7.6.2.2 当转子轴向位移上升至报警值时,应汇报班长、值长,采取减低负荷或 适当调整抽汽运行方式,使转子轴向位移下降至正常。
7.6.2.3 如转子轴向位移上升并伴有不正常的响声,剧烈振动,应破坏真空事故 停机。
7.6.2.4 转子轴向位移上升至极限值,应破坏真空事故停机。 7.7 汽轮机水冲击
7.7.1 水冲击的现象有:
7.7.1.1 主蒸汽或再热蒸汽温度急剧下降。
7.7.1.2 从蒸汽管道法兰、阀门密封圈、汽轮机轴封、汽缸结合面处冒出白色的 湿汽或溅出水滴。
7.7.1.3 清楚地听到蒸汽管道或汽轮机内有水击声。
7.7.1.4 推力瓦块温度和推力轴承油杯回油温度上升;轴向位移增大; 金属温度突然下降;胀差往负方向变化;机组振动剧烈。 以上现象不一定同时出现。 7.7.2 水冲击的处理方法如下:
7.7.2.1 发现水冲击时,必须迅速果断地进行破坏真空紧急停机。并应开启汽轮 机本体及有关蒸汽管道疏水门进行充分疏水。如由于加热器或除氧器满水引起水 冲击,还应立即停用该加热器或除氧器,并待其从系统中切除后放水。 7.7.2.2 记录惰走时间。惰走时仔细倾听汽轮机内部声音。
7.7.2.3 如在惰走时未听出异声,又未察觉转动部分有摩擦声音,且惰走时间、 推力瓦块温度、推力轴承油杯回油温度和轴向位移均正常,同时机组符合热态启 动条件,可进行启动。但汽轮机本体及蒸汽管道应充分疏水。冲转、升速时应特 别小心,并仔细倾听汽轮机内部声音。
如汽轮机启动正常,可以带上负荷。带上负荷时,应随时检查轴向位移、推 力瓦块温度、推力轴承油杯回油温度、胀差和机组振动数值。
如汽轮机启动时,发现汽轮机内部有异声或转动部分发生摩擦,应破坏真空 事故停机,揭缸检查。 7.7.2.4 水冲击时,如轴向位移增大至极限值或推力瓦块温度和推力轴承油杯回 油温度上升,或惰走时间较正常破坏真空停机时缩短,应停机检查推力轴承,并 根据推力轴承的情况,决定是否揭缸检查。 7.8 不正常的振动和异声 7.8.1 机组突然发生强烈振动,或汽轮机内部发生明显金属声音时,应破坏真空 事故停机,并注意惰走时间,倾听汽轮机内部声音。
7.8.2 机组轴承振动值较正常运行值增加0.03mm以上,应减荷或停机。 7.8.3 当机组的振动值增加或发生不正常声音时,根据需要减荷直到振动减小至 正常为止。同时分析原因并设法消除,还应作下列检查: 7.8.3.1 润滑油压是否下降。
7.8.3.2 冷油器出油温度是否过高或过低。 7.8.3.3 轴承油杯回油温度是否过高。 7.8.3.4 蒸汽温度是否骤变。
7.8.3.5 高、中压自动主汽门及调节汽门开启是否正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