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3 螺纹连接的密封填料应均匀附着在管道的螺纹部分;拧紧螺纹时,不得将填料挤入管道内;连接后,应将连接处外部清理干净。 ? ? ?检查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5处。 ? ? ?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法兰连接可采用焊接法兰或螺纹法兰。焊接法兰焊接处应做防腐处理,并宜重新镀锌后再连接。焊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5、《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6的有关规定。螺纹法兰连接应预测对接位置,清除外露密封填料后再紧固、连接。 ? ? ? 检查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5处。 ? ? ?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Ⅱ?一般项目
管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管道的中心线与梁、柱、楼板等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的规定。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00mm的管道其距离顶板、墙面的安装距离不宜小于200mm。
? ? ? 检查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5处。 ? ? ? 检查方法:尺量检查。
管道支架、吊架、防晃支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 ? ? 1 管道应固定牢固;管道支架或吊架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表表的规定。
? ? ? 检查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5处。 ? ? ? 检查方法:尺量检查。
? ? ? 2 管道支架、吊架、防晃支架的型式、材质、加工尺寸及焊接质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 ? ? 3 管道支架、吊架的安装位置不应妨碍喷头的喷水效果;管道支架、吊架与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300mm;与末端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750mm。 ? ? ? 检查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5处。 ? ? ? 检查方法:尺量检查。
? ? ? 4 配水支管上每一直管段、相邻两喷头之间的管段设置的吊架均不宜少于1个,吊架的间距不宜大于。
? ? ? 检查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5处。 ? ? ?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尺量检查。
? ? ? 5 当管道的公称直径等于或大于50mm时,每段配水干管或配水管设置防晃支架不应少于1个,且防晃支架的间距不宜大于15m;当管道改变方向时,应增设防晃支架。
? ? ?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 ? ?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尺量检查。
? ? ? 6 竖直安装的配水干管除中间用管卡固定外,还应在其始端和终端设防晃支架或采用管卡固定,其安装位置距地面或楼面的距离宜为~。 ? ? ?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 ? ?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尺量检查。
管道穿过建筑物的变形缝时,应采取抗变形措施。穿过墙体或楼板时应加设套管,套管长度不得小于墙体厚度,穿过楼板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穿过卫生间或厨房楼板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且套管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套管与管道的间隙应采用不燃材料填塞密实。
? ? ? 检查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5处。 ? ? ?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尺量检查。
管道横向安装宜设2‰~5‰的坡度,且应坡向排水管;当局部区域难以利用排水管将水排净时,应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当喷头数量小于或等于5只时,可在管道低凹处加设堵头;当喷头数量大于5只时,宜装设带阀门的排水管。 ? ? ?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 ? ?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水平尺和尺量检查。
配水干管、配水管应做红色或红色环圈标志。红色环圈标志,宽度不应小于20mm,间隔不宜大于4m,在一个独立的单元内环圈不宜少于2处。 ? ? ? 检查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5处。 ? ? ?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和尺量检查。 管网在安装中断时,应将管道的敞口封闭。 ? ? ?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 ? ?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涂覆钢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 ? ? 1 涂覆钢管严禁剧烈撞击或与尖锐物品碰触,不得抛、摔、滚、拖; ? ? ? 2 不得在现场进行焊接操作;
? ? ? 3 涂覆钢管与铜管、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连接时应采用专用过渡接头。 不锈钢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 ? ? 1 薄壁不锈钢管与其他材料的管材、管件和附件相连接时,应有防止电化学腐蚀的措施。
? ? ? 2 公称直径为DN25~50的薄壁不锈钢管道与其他材料的管道连接时,应采用专用螺纹转换连接件(如环压或卡压式不锈钢管的螺纹转换接头)连接。
? ? ? 3 公称直径为DN65~100的薄壁不锈钢管道与其他材料的管道连接时,宜采用专用法兰转换连接件连接。
? ? ? 4 公称直径DN≥125的薄壁不锈钢管道与其他材料的管道连接时,宜采用沟槽式管件连接或法兰连接。
铜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 ? ? 1 硬钎焊可用于各种规格铜管与管件的连接;对管径不大于DN50、需拆卸的铜管可
采用卡套连接;管径不大于DN50的铜管可采用卡压连接;管径不小于DN50的铜管可采用沟槽连接。
? ? ? 2 管道支承件宜采用铜合金制品。当采用钢件支架时,管道与支架之间应设软性隔垫,隔垫不得对管道产生腐蚀。
? ? ? 3 当沟槽连接件为非铜材质时,其接触面应采取必要的防腐措施。 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的安装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 ? ? 1 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材与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件的连接应采用承插式粘接连接;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材与法兰式管道、阀门及管件的连接,应采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法兰与其他材质法兰对接连接;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材与螺纹式管道、阀门及管件的连接应采用内丝接头的注塑管件螺纹连接;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材与沟槽式(卡箍)管道、阀门及管件的连接,应采用沟槽(卡箍)注塑管件连接。
? ? ? 2 粘接连接应选用与管材、管件相兼容的粘接剂,粘接连接宜在4℃~38℃的环境温度下操作,接头粘接不得在雨中或水中施工,并应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射。 消防洒水软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 ? ? 1 消防洒水软管出水口的螺纹应和喷头的螺纹标准一致。 ? ? ? 2 消防洒水软管安装弯曲时应大于软管标记的最小弯曲半径。
? ? ? 3 消防洒水软管应安装相应的支架系统进行固定,确保连接喷头处锁紧。 ? ? ? 4 消防洒水软管波纹段与接头处60mm之内不得弯曲。
? ? ? 5 应用在洁净室区域的消防洒水软管应采用全不锈钢材料制作的编织网型式焊接软管,不得采用橡胶圈密封的组装型式的软管。
? ? ? 6 应用在风烟管道处的消防洒水软管应采用全不锈钢材料制作的编织网型式焊接型软管,且应安装配套防火底座和与喷头响应温度对应的自熔密封塑料袋。
喷头安装
Ⅰ?主控项目
喷头安装必须在系统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 ? ? ?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 ? ? 检查方法:检查系统试压、冲洗记录表。
喷头安装时,不应对喷头进行拆装、改动,并严禁给喷头、隐蔽式喷头的装饰盖板附加任何装饰性涂层。
? ? ?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 ? ?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喷头安装应使用专用扳手,严禁利用喷头的框架施拧;喷头的框架、溅水盘产生变形或释放原件损伤时,应采用规格、型号相同的喷头更换。 ? ? ?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 ? ?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安装在易受机械损伤处的喷头,应加设喷头防护罩。
? ? ?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 ? ?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喷头安装时,溅水盘与吊顶、门、窗、洞口或障碍物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 ? ? 检查数量:抽查20%,且不得少于5处。 ? ? ? 检查方法:对照图纸,尺量检查。
安装前检查喷头的型号、规格、使用场所应符合设计要求。系统采用隐蔽式喷头时,配水支管的标高和吊顶的开口尺寸应准确控制。 ? ? ?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 ? ? 检查方法:对照图纸,观察检查。
Ⅱ 一般项目
当喷头的公称直径小于10mm时,应在配水干管或配水管上安装过滤器。 ? ? ?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 ? ?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当喷头溅水盘高于附近梁底或高于宽度小于的通风管道、排管、桥架腹面时,喷头溅水盘高于梁底、通风管道、排管、桥架腹面的最大垂直距离应符合表表的规定(见图)。 ? ? ?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 ? ? 检查方法:尺量检查。
当梁、通风管道、排管、桥架宽度大于时,增设的喷头应安装在其腹面以下部位。 ? ? ?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 ? ?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当喷头安装在不到顶的隔断附近时,喷头与隔断的水平距离和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表的规定(见图)。
? ? ?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 ? ? 检查方法:尺量检查。
下垂式早期抑制快速响应(ESFR)喷头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应为150mm~360mm。直立式早期抑制快速响应(ESFR)喷头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应为100mm~150mm。
顶板处的障碍物与任何喷头的相对位置,应使喷头到障碍物底部的垂直距离(H)以及到障碍物边缘的水平距离(L)满足图所示的要求。当无法满足要求时,应满足下列要求之一。
? ? ? 1 当顶板处实体障碍物宽度不大于时,应在障碍物的两侧都安装喷头,且两侧喷头到该障碍物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所要求喷头间距的一半。
? ? ? 2 对顶板处非实体的建筑构件,喷头与构件侧缘应保持不小于的水平距离。 早期抑制快速响应(ESFR)喷头与喷头下障碍物的距离应满足本规范图所示的要求。当无法满足要求时,喷头下障碍物的宽度与位置应满足本规范表的规定。
直立式早期抑制快速响应(ESFR)喷头下的障碍物,满足下列任一要求时,可以忽略不计。 ? ? ? 1 腹部通透的屋面托架或桁架,其下弦宽度或直径不大于10cm。 ? ? ? 2 其他单独的建筑构件,其宽度或直径不大于10cm。
? ? ? 3 单独的管道或线槽等,其宽度或直径不大于10cm,或者多根管道或线槽,总宽度不大于10cm。
报警阀组安装
主控项目
报警阀组的安装应在供水管网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安装时应先安装水源控制阀、报警阀,然后进行报警阀辅助管道的连接。水源控制阀、报警阀与配水干管的连接,应使水流方向一致。报警阀组安装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报警阀组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明显位置,距室内地面高度宜为;两侧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正面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报警阀组凸出部位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安装报警阀组的室内地面应有排水设施,排水能力应满足报警阀调试、验收和利用试水阀门泄空系统管道的要求。 ? ? ?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 ? ? 检查方法:检查系统试压、冲洗记录表,观察检查和尺量检查。 报警阀组附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 ? ? 1 压力表应安装在报警阀上便于观测的位置。 ? ? ?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 ? ?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 ? ? 2 排水管和试验阀应安装在便于操作的位置。 ? ? ?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