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新2019-2020年人教版小学3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9:14: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少,是怎样想出来的。 2.时间的计算。 (1)(多媒体出示教材第5页例2的情境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说说从中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自由发言: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 (2)提问: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①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②小组讨论、交流。 ③方法一:观察钟面分针从数字6走到数字9,走了3个大格,是15分。 方法二:因为都是7时多,我直接用45-30=15(分)。 方法三:用到校的时刻减去离家时刻就是经过的时间:7:45-7:30=15(分)。 方法四:7:30过15分钟就是7:45,因此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 师:同学们的计算方法都非常好,计算经过的时间有多种方法,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3)请一两名学生说说自己离家的时刻和到校的时刻,然后让其他学生帮忙算一算在路上走了多长时间。 三、反馈完善 1.填空。 (1)分针从数字2走到数字6经过了( )分;时针从数字9走到数字12经过了( )时。 (2)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1时。 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结合实际情况填写,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指名汇报,并说说第1小题的解题思路。 [答案](1)20 3 (2)40 10 10 2.提问:汽车从石家庄开往北京,9:10发车,下午1:45分到达,路上用了多长时间? (1)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2)小组代表汇报成果,教师适当点拨。让学生上前讲讲解答过程。(可以列式计算,也可以动手拨动指针。) [答案]4小时35分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教后反思】

课题 单元 第一单元 课型 练习 练习一 课时 第1课时 总第 课时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并会正确地换算。 教学目标 2.能正确地求出经过的时间。 3.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会灵活地计算经过的时间和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时、分、秒”,大家了解了有关时间的哪些知识?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 1.小组合作,整理这一单元所学的知识。 2.请每一小组的组长汇报小组整理的结果。 生1: 1时=60分 1分=60秒 60 60 生2: 时 分 秒 …… 二、互动新授 1.体验1分钟的长短。(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题。) (1)课件出示秒表,一起感受1分钟有多长。 (2)播放录音:《登鹳雀楼》和《广播体操》,判断所用时间的长短。 2.掌握常用的时间单位。(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2题。) 师:时间就在我们的身边,根据生活实际情况,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让学生独立填写。 (2)班内交流。 3.比较大小。(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在小组内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比较方法。 (3)集体订正。 4.计算结束时间与经过时间。(出示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11题。) 修改调整 (1)让学生观察蓝天小学作息时间表(上午),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小组交流、讨论。 (3)选出代表,班内汇报。 师归纳: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 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结束时刻 (4)提问: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答? 如:①中午11:30同学们在做什么? ②第一节课课间休息多长时间? ③同学们做眼保健操用了多长时间? ……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8题。 先说说钟面上的时刻,然后填写时刻并计算出两表之间经过的时间。 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9题。 先让学生读一读题,说一说题意,然后解答。 3.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第10题。 让学生先认一认秒表,然后通过时间的比较,判断谁跑得快,谁跑得慢。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补》 【教后反思】

课题 单元 教学目标 第二单元 课型 两位数加两位数 新授 课时 第1课时 总第 课时 1.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2.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情况选择恰当的解题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引出问题: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我国上海举行。有一所学校的学生正要准备乘汽车去“世博会”参观。大家请看(出示教材第9页主题图):同学们来到操场排好队,看到开来的一辆辆大巴,兴奋地喊:“我们要去参观世博会喽!”。 请大家认真观察画面,说说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 生1:全校一共有六个年级,每个年级各有两个班。 生2:一(1)班有35人,一(2)班有34人;二(1)班有39人,二(2)班有44人。 生3:三(1)班有33人,三(2)班有36人;四(1)班有36人,四(2)班有38人。 生4:五(1)班有41人,五(2)班有42人;六(1)班有39人,六(2)班有43人。 生5:三(2)班的学生人数和四(1)班的学生人数相同。 生6:一(1)班的学生人数比一(2)班的学生人数多……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主要信息板书。 二、互动新授 1.教学教材例1。 提问:(出示教材第10页例1情境图)大巴车开来了,大家需要持票上车,请问: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学生独立思考列式,指名回答,教师板书:35+34= 师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要想求出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票,就要先算出一年级两个班去参观的一共有多少人。) 质疑:那么35+34应怎样口算呢?独自思考后把你的计算方法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修改调整

最新2019-2020年人教版小学3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23g4l2fi7y06i7k4fff923x6i11g5t00rrw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